赵思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全文3177字)

赵思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做好新时期云南“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围绕着规划《建议》,“十四五”时期云南省“三农”工作需要着力做好四项重点任务:

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截至2020年11月,云南省8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胜,千百年来困扰云南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总书记在给独龙族群众回信中强调:“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云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将翻开新篇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两大新时代“三农”领域的庄严使命,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此规划《建议》作出明确部署,主要是明确后续帮扶机制,包括在政策、资金、机制继续给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个人认为,我们在实际推进工作中需要做到四个衔接:一是政策衔接,自2021年开始的后脱贫时代,除了针对个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过渡期扶持政策需保持一段时间外,我国扶贫政策将由近年来针对绝对贫困问题的“特惠性”政策转向未来针对长期相对贫困问题的“普惠性”政策。这需要我们必须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二是体制机制衔接,应全面总结精准扶贫经验和教训,将既要扶贫也要扶志扶智,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转化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更好地解决乡村振兴“地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这”三大问题;三是规划衔接,从规划的安排上,需要解决好规划“两张皮”、安排不衔接、实施效率低的问题,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统筹规划机制,做到规划设计一张图、一盘棋,搞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观念衔接,“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精准扶贫之所以很有成效,就是坚决贯彻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下一步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样也需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县委书记必须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

第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规划《建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其中,特别强调要强化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