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15780字)

周荣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等会,再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把保总量、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稳”。经济运行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非税收入占比下降到28.7%;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9.9%;城镇新增就业9.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盘县继续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和西部十强县,百强县排名上升到第74位。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继续稳定在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二是“新”。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50.3∶40.2;轻工业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工业新产品20种,智能终端企业从无到有,1—11月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0.71亿元、增长128.5%。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重点改革事项90个,“三变”改革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六盘水海关开关运行,新增外贸备案企业55户。争取支持实现新突破,我市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枝特区获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盘县获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水城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钟山区获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79.57亿元。三是“好”。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向好,建成沪昆客专境内段、盘兴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月照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3万人,开工建设1座中型水库和7座小型水库。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向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粮经比调整为32:68,一产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2位。山地旅游发展持续向好,打造了一批新业态,建成了一批新景区,4个县区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脱贫攻坚持续向好,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1.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39个百分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2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五大任务,主动坚决“去”,扎实有效“降”,精准发力“补”。以降成本为突破口,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电、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大力实施“百企改造”工程,实施改造工程项目16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户。坚决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压减粗钢150万吨,关闭煤矿16处、化解过剩产能589万吨。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完成“六化”矿井建设30个、机械化矿井建设10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9%。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43%。“3155工程”种植补植提标120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园区3个,分别新增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8家和25家。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旅游资源1864处,完成10个省级重点景区投资38亿元,新增国家4***级景区2个;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2%、68%。
    
    (二)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启动“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创建,建成“扶贫云”“三变”数据库等平台,实现7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0个贫困村出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规划建设安置点44个,实施两批次易地扶贫搬迁6533户25274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在21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店,6.61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完成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大力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贫困群众新农合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创新“211”集团帮扶等社会帮扶模式。
    
    (三)狠抓有效投资和融资保障。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5个,获得中央资金18.6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基金项目2批48个,获批基金31.78亿元。实施省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549个、完成投资1058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466个、完成投资895亿元,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1.9%。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交通投资110亿元、水利投资61.1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6.58亿元、信息基础建设投资11.91亿元。大力实施PPP项目,录入财政部全国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256个、总投资1509亿元;实施PPP项目26个。设立400亿元规模的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引入金融机构2家,设立产业基金3支、规模45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4支、规模69亿元。
    
    (四)狠抓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1.5公里,在全国10个试点城市综合评价考核中名列第二。建成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完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告别“望气兴叹”的历史。深入推进“四创”,创卫工作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评估。成功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启动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21个,完成“8+X”项目57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六枝郎岱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申报示范创建点20个。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24个,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
    
    (五)狠抓改革开放创新。整市推进“三变”改革,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建成市级和3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9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实施“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完成交易项目726个、交易金额352.6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实施。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67个百分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等重大活动。积极组织跨境招商、重点招商和专项招商,引进500强企业6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74.0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90.13亿元),盘县、水城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中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2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市场主体户数增长1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6.9%。
    
    (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问责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150.6万亩,全省排名第1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56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56.52平方公里,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区域455.43万亩。大力实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十二件实事”,开工建设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污水管网61.4公里。淘汰黄标车8894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06%。截至11月底,全市***QI优良率达到97.95%,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七)狠抓民生保障和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68.79亿元,占年投资计划115.7%。统筹推进“新两基”,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普十五”教育通过省级验收,实施各类教育项目246个,完成投资27.61亿元。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基本建成凉都医院,实现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凉都大剧院建成投用,《云上凉都》剧目首演成功。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和18.63%。建成保障性住房5581套,实施棚户区改造78328户、农村危房改造26596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立“222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六盘水市安全云”通过省级验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3个极贫乡镇攻坚任务繁重,精准脱贫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产业扶贫带动能力还不够强,贫困户参与“三变”全覆盖效果没有全面显现。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农产品加工率低,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度不高;二产“一煤独大”,结构单一,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处在低端。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防范。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市县两级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风险显现,防范和应对能力不足,一些PPP项目不完善、不规范。四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比如,截至11月底,全市工业贷款余额262.49亿元、下降4.99%,其中采矿业贷款余额142.49亿元、下降11.23%。五是民生保障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
    
    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变”改革全覆盖;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市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第一,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继续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重点在“去”和“降”上下功夫。去产能方面。要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列出清单,制定措施,明确时限,确保完成。对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要加强跟踪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杜绝死灰复燃。同时,要妥善做好职工培训、转岗和安置工作。去库存方面。各县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地施策、多措并举,确保取得突破。要把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空置商品房消化等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存量商品房信息平台,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健康发展。去杠杆方面。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成本方面。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煤电联动、水火互济运行新机制,完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长效机制。要用足用好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和省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税费、制度性交易等成本。
    
    第二,要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总体思路,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两条腿”走路,切实发挥好我市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要大力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把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建立“统”的机制、创新“聚”的方法、完善“变”的平台,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市县两级都要按照目标化、项目化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继续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加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循环发展,建成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企业。二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以“循环+”“大数据+”“三变+”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积极申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实现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这项工作已上报到国家层面,西南地区只有一个指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实现全市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高度,全力以赴争取。要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加快“六化”矿井建设,确保正常生产矿井集团化集约化达到100%、机械化达到78%以上、绿色化全覆盖、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要探索建立煤电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支持煤电联营和“煤电+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电煤供应保障,做强做大行业品牌。要加快推进煤气一体化向纵深拓展,完成煤层气抽采量13.6亿立方米、利用率45%。要支持在建矿井、技改矿井建成投产,对证件齐全、安全达标的煤矿,要一对一排查,一矿一策,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作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要站在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高度,对煤炭行业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抓住国家“十三五”期间限制煤矿新增产能的机遇,加快现有煤矿技改步伐,提高单井产能。同时,加快化乐、新华、马依西一号、发耳二矿等矿井建设,形成大煤保大电格局。要推动金融支持优强煤矿企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要素成本。要大力实施“百企改造”“百企引进”的“双百”工程,深入推进“双培育”计划,凡享受降成本优惠政策的企业,必须限期拿出技术改造方案。开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100个,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家以上。大力实施“125”培育工程,新增33户引领型小微企业、67户培育型小微企业、167户成长型小微企业。要全力支持首钢水钢集团发展非钢产业,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稳定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三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突出抓好康养融合,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健康养老产业,打造一批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新型建筑建材基地建设,加快玄武岩、碳纤维等新产品研发,鼓励开发石材新品种,支持建材企业兼并重组、改造提升、做强做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凉都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矿山成套装备制造、煤层气装备制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四要大力推动产业园区集群发展。推动投产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帮助开拓市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目前,园区企业运行情况不理想,各县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力争入园一家、投产一家、达产一家。推动建成企业投产达产,增强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率。推动落地企业加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推动优势产业上下游联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比如,要帮助百纳威、乐洲、垦鑫达、欧拓等智能终端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配套90%以上,打造真正的产业基地。加强园区企业招商引资,通过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专项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确保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有力有效推动标准厂房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利用率、降低空置率,提高标准厂房单位产出率。建立园区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严格项目准入门槛,拒绝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一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