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参考:解读七年知青岁月(全文12895字)

         
         解读《***的七年知青岁月》
         
    
    人的一生充满各种偶然性,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但是,人内在的意志力,人对精神世界的积极追求,又蕴含着很大的必然性。我们讲一个杰出的人物甚至一个伟大的人物,应该重点讲他的成长过程,讲他遇到的困境,讲他付出的努力,看看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只有过程才能真正给人启迪,给人感悟。
    ***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养下、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是从黄土高原最基层的农村一线党支部书记干起、一步步历练成长起来的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爱戴的领袖。
    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这些重要岗位的历练,这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总书记在总结七年知青岁月时的感言。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是他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七年。
    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还原那段历史,再现***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助于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更加全面、历史地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全面、历史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基于这样的初衷,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故事。
     2015年2月13日,***到陕西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40多年前插队待了 7年的地方——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他在同梁家河父老乡亲谈心的时候,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1969年年初,15岁的***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为往后成为伟大领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联系QQ3231169,加入公文圈子,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7年的知青岁月中,他经历了“3个最”: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地方最苦)四十多年前,进梁家河的那道沟是一条很难走的土路。两山夹一川的狭窄地方,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往深山里。那条路窄到什么程度呢?两个轮的架子车都没法通过。可见梁家河村当年有多偏远、多闭塞。(时间最长)最初,北京知青们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不少人都想离开。而且很多知青也确实早早地就离开了。他们离开的时间差别很大,有的来这里几个月就返城了,有的一年两年,也通过招工、参军等方式陆陆续续走了。到1975年末,当初来延安的26200名北京知青只剩590人。***总书记插队的梁家河,到1974年10月就只剩他一个知青了。这“三个最”与现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党的领袖的“三个最”有着跨越时空的内在联系,当年梁家河的“三个最”中已经蕴含着当今大国大党领袖“三个最”的初始密码。
    从不适应到融入,总有一个过程。尽管淳朴的陕北人民敞开胸怀,把知青当作毛主席身边的孩子来爱护,在生活、劳动各方面给予他们照顾,但一下子从京城来到贫穷封闭的黄土高原小山村,心理落差可想而知。知青们身上被跳蚤咬出了大包,又疼又痒;刚开始学着做饭的时候,经常吃夹生饭;不适应农具,肩膀常常被扁担磨出血泡;穿着泳裤在水井边冲凉,被村民笑话,凡此等等,思想上不可能没有疙瘩。一两年之内,或招工或当兵,不少知青离开了。但对于知青***来说,随着他与农民接触的增多,特别是经过亲人的引导,他逐渐转变了观念。
     ***一行1969年1月13日从北京动身,1月16日到了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一个距离北京1060公里的40多年前的北方贫瘠的黄土高坡农村。
    
     ***到达梁家河的时候带来了什么?
    一个老式的棕箱、一个皮箱。王宪平:他们好几个知青都带了书来,都在一起看,他们的书大部分是文化教材,有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还有一部分是外国文学名著,也有中国作家的小说。那个时候,近平十五六岁,我十七八岁,我们都是在上学的年纪就到农村来了,对知识非常渴求。那个年代,我们偏远的山村没有电,更谈不上现在的电视、互联网,那时候啥都没有。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有通过书籍,而当时的农村,书也很难找到。
 ***到梁家河最先干了什么?
    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但是习总书记没有受那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汲取知识。那时候,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近平在劳动之余读书,也是一种充实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时光的好办法。
   40多年前的梁家河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我这个人喜欢写写画画,在村里经常干一些农村“文化人”的活儿,所以我和近平之间就更容易沟通,我也喜欢去他住的地方串门,白天我们一起劳动,晚上我就去他们住的窑洞找他拉话。聊天:通过聊天,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了解了梁家河这个山村里的沟沟坎坎,了解老百姓的疾苦。看书: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博览群书,了解外面的世界,充实自己。麻灯照亮了土窑洞,悄悄萌生了中国梦!
***到梁家河最先干了什么?
    入党 在“文革”期间,家庭成分对一个人的前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知青当中,如果父母是在部队工作的,那就是“红色家庭”的子弟,想到部队当兵或者返城,都相对比较容易。而那些家庭出身或政治背景不好的所谓“黑帮子弟”,只能在农村插队当农民,不会被批准当兵、返城。***就属于这种情况。他插队期间,他的父亲习仲勋正在受迫害下放基层,家里人都受到影响。确实费了很大的劲。那时候从农村来说,“地、富、反、坏、右”的子女就不允许入党;他们这些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则是“黑帮子弟”禁止入党。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你的“血统”——也就是“成分”,首先决定了你能不能成为党的一员,然后才看你工作怎么样。像近平这样,无论他工作多么上进,对党多么忠诚,但因为家庭的原因,入党的希望非常渺茫。
  近平一旦认准了的事,是很执着的,决不会轻易放弃。他反反复复写入党申请书,交到组织上超过了十次,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主要原因就是他父亲习仲勋的所谓“问题”。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而且,他这个人工作努力,在我们当地是有口皆碑的。文安驿当时的党委书记看到这种情况,也拿不了意见,就亲自到延川县找当时的县委书记申昜请示。申昜调查了近平本人的表现,了解到他工作非常突出,群众反映一致很好,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申昜也是陕甘边区的革命后代,对习仲勋的政治品质非常了解,对当时迫害老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做法非常不满。因此,在申昜同志的全力支持下,近平终于入了党。
    ***被梁家河人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做了哪些事情?
    打坝——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普及沼气、打深水井——解决了当时陕北农村老大难的燃料问题和村里人喝水和菜地灌溉问题。办代销点、铁业社、缝纫社——解决日常需求办磨坊——腾出更多劳动力力用于生产。办夜校——组织群众学习。
    建设了大规模的淤地坝,淤地坝建好以后,夏季的洪水能够顺利地从泄洪沟流走。坝顶的大片土地,一直在生产粮食,也称为了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
     建设普及沼气、打井。学习四川经验,建沼气池:烧柴、照明、施肥,打井、修路
    1974年,***在人民日报看到四川在普及沼气池建设,便主张在村里办沼气。当时村里有一部分人不太相信也很反对,***去四川学习沼气池建设技术,回来以后把第一口沼气池搞起来以后,产出沼气了,点着火了,办沼气就普及开了,全县大多数村都开始向梁家河学习。并把陕西省的沼气现场会议搬到了梁家河。解决了陕北缺柴烧的问题。办沼气的同时又修成了平整宽敞的路,为村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好处,打深水井,方便群众吃水质更好的水。
    在建设沼气池过程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精度,都和现在有很大差距。新建的沼气池因为有裂缝,沼水从裂缝渗入地下,就不能和粪便这些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也就无法产生沼气。为了维修沼气池,***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面的水、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用水把裂缝冲洗干净,再用水泥仔细地修补。在炎热的夏天,沼气池里臭不可闻、一片漆黑,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恐怕许多人是不愿意去干的。
办代销点、铁业社、缝纫社
     盖一间打铁的小“车间”,让铁匠打铁做农具,解决村里农具需求问题;把文安驿供销社的东西拿一部分在村上统一销售,方便群众。组织妇女劳力,集中在一起做衣服。其他社员节省出缝补衣服的时间去劳动,多挣工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国家以粮为纲,一切以粮食生产为中心,搞副业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铁业社给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不盈利,完全免费。给县上供货,村党支部与县农副产品公司公对公,没有问题。代销点先跟供销社赊账,把东西“批发”回来,原价卖给社员问题。
     铁匠每天打铁可以挣工分,会算账的社员当代销员每天销售日用品挣工分,表面上看是浪费了两个劳力,而实质上却节省了其他社员去文安驿公社修农具、打煤油、买日用品的时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下地干活挣工分。缝纫社的妇女根据每天缝补衣服的数量挣工分,让社员发挥各自长处,“优化物流,整合资源”,既没有违背当时的政策,又是便民惠民的好事情。
    办磨坊
    让社员都到磨坊来磨面。把社员从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不仅人力解放了,连毛驴也解放出来了,解放出来的生产力投入农业生产中。
    办夜校
     在平时劳动和生活中,发现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民文化程度太低,就动员社员劳动之余办夜校,天黑了以后召集大家在一起,点起煤油灯,给群众从认识基础的汉字数字开始教,再逐渐教一些比较常用的文字,再慢慢地教他们更多的文字。了解大山以外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丰富了知识,增长见识。这个夜校当时是全县做得最好的,后来成为县上的试点,叫“赵家河村青年夜校试点”
    7年知青岁月回馈给***的成果
     近平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确实是这样,同样的这条山沟沟,我们村里人从这条沟接他来到梁家河;七年以后,我们又把他从这条沟送出去,在梁家河这个山沟沟里,近平度过了人生最艰苦的七年。
一旦他把根扎进农村,他就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父老兄弟之情。他没有自称“知青”,而是自称“普通农民”,还经常说“我们老陕”。他与群众一起放羊、扎草、挑粪、拉煤、打坝,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当他看到乡亲们吃糠窝窝时,他主动拿自己的玉米团子去换。当他听说做过习老卫士的老汉在集市乞讨时,他毫不犹豫把自己的粮票、现金甚至身上穿的外衣一股脑送给老汉。他对经常被人欺负的残疾孩子宽容和蔼。正是这种毫无保留的融入,让他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城市少年,成长为百姓口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他上大学离开梁家河那天,窑洞院子里站满了来送他的乡亲。他看着村民石玉兵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挪过来送他,当时就落下了泪。十多位村民一直把他送到县城。此情依依,此意绵绵。***总书记后来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年轻时拼搏奋斗的经历,特别是知青生活对他性格的磨练,对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与他后来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所做出的成绩,是有重要联系的。***离开中学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在这样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艰辛磨炼,不仅真实而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也让他从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他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关心什么,锻造了极为坚强的意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