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层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探析【调研报告】(全文4349字)

市级层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探析
刘德文周颖贞 杜生年 魏天麒

编制是党和国家宝贵的执政资源,也是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政府提供的公益服务总量增加、质量提升,事业单位编制需求不断释放,如何解决好编制总量不足和刚性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是机构编制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期,张掖市委编办组建调研组深入县区、乡镇街道及市级部门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基层现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解剖分析问题症结,积极探寻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有效路径,以期贡献市级层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张掖方案”。

一、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政策背景及现状分析

编制资源作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基本要素,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国家机器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种基础的、特殊的稀缺性资源。

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中央明确提出编制总量控制要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此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的要求,然而总量控制并没有解决编制管理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编制统筹调配难度较大。2017年,中央编办《关于地方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统筹调配编制问题,要求“加大事业编制省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党的十九大适时提出了“两个统筹”,即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2018年以后,相关政策文件逐渐明确了统筹的具体路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打破编制分配之后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模式,随职能变化相应调整编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统筹利用行政管理资源,节约行政成本。从“严控”到“统筹”,中国的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9年8月,《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公布,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建立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加强编制的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由此,统筹调配各类编制资源具备了明确的法理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也愈发迫切,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开始探索推进。2021年4月29日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5月29日中共甘肃省委印发《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第四章编制管理第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财政保障能力,妥善处理严控总量与满足发展之间的关系,管住管好用活编制,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更好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新编制管理方式,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动态调整编制力度,推动编制资源向发展急需、基层一线、民生领域倾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述规定 进一步为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方向。

二、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改革探索及当前编制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全市下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一区五县,65个乡镇街道,第七次人口普查张掖市2020年底共有常住人口113.1万人。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0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95亿元,粮食种植面积330.15万亩。境内有汉、裕固、藏、蒙、回等38个民族,其中分布于祁连山区的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近年来,张掖市委编办聚焦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主题,在创新编制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上积极探索实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结合改革刚性调。强化改革意识、创新思维,扎实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等专项改革,把剥离职能后的富余编制、改制后的空闲编制、清理规范后调整的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