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抗疫精神的底蕴(全文2286字)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抗疫精神的底蕴
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我们看到担当的忧患意识;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我们看到担当的胸襟宇量;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我们看到担当的家国责任;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我们看到担当的赤诚之心。  ***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他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曾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各种灾难下不断寻求突破和发展,形成了越是紧要关头、任务艰险,越要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责任担当意识。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切实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全民动员,密集施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文化传统  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都提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事不避难的责任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是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成功保证。  “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此语被汤一介先生的祖父、晚清进士汤霖,拓展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的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联用,把责任担当、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展现尽致。中华民族历来应对灾难挑战时,总会激发出个体及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这种公共责任意识助力我们渡过了一次次难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与创造力,使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辉光日新,为我们战胜这场疫情提供了强力精神支持。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一种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强调英勇无畏的心态和恪尽职责的操守。面对困难的事情,只要合乎道义,就要当仁不让地主动承担。所谓“义”,指为所当为,既是正义,也是义务。《论语》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意味着,如果知义所在,却避难而退,不免流于小人。须知求福者未必得福,避祸者未必免祸。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