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营造良好的边疆治理国际人文交流环境(全文3771字)

黄颖:营造良好的边疆治理国际人文交流环境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影响我国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总书记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这条主线,在营造良好周边环境上下功夫。

深刻把握国际环境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纵观近代世界发展,国际环境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作用日益加深。

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贸易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将受到国际整体趋势的影响。虽然马克思并没直接提到“全球化”,但他敏锐地把握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历史进程,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全球化的内涵及发展规律做出精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不可避免,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

从现实逻辑看,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国际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正如国家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提到的“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之一。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云南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同边疆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织,因此,云南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受到国际关系影响高于其他内陆地区。***总书记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作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示,这对我们营造、推动、维护良好国际环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人文交流为切入点加快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多样,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柱。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可以通过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实现文明对话,从而实现交往主体的感情认同、思想认同和理性认同,促使双边乃至多边交往最终实现同频共振。从这个意义上看,国际人文交流是推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定程度上,人文交流与文明对话已经成为互利互信、务实合作的前提和基石,是建设好、发展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动力,是国与国、人与人加深理解与信任的纽带,它与其他外交手段相比更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均把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作为推进国际关系最有力武器之一。

云南省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对于云南省沿边开放而言,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人文交流,有利于发挥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优势,营造良好的边疆治理国际环境。为此,云南省一直致力于推进区域性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国际交流看,云南省已经与南亚东南亚1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