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诚:新中国七十年云南社会建设经验与启示(全文4019字)

李 诚:新中国七十年云南社会建设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里程碑式的伟大变革。70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转型,云南城乡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脱贫攻坚成就显著,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发展,全省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总结70年来云南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深刻启示,对于开启新时代云南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70年来云南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坚定不移跟党走。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最大优势和最鲜明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党派出大量民族工作队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帮助“直过民族”实现向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云南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雄辩地证明了党的领导强大优势和巨大力量,全省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70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革命,以党建引领和推动社会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使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70年来,边疆和内地、山区和坝区、各民族相互之间发展的距离逐步缩小,“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理念和信念日益加深。70年来,着眼于少数民族众多、贫困程度深、发展的地区和民族差异明显等突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在加快推进云南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时,通过“兴边富民”工程和对“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和“直过民族”特殊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各族群众的发展步伐,不断缩小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使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果。

始终坚持抓经济社会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差距很大,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云南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云南省委总结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四低四高”的特征: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云南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精会神谋发展,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立足云南省情,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据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为69.05亿元(其中农村占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26元。201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881.12亿元,西部地区排名第五;GDP增速为8.9%,增速比全国(6.6%)高2.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位。

始终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政府自我革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逐步形成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自1988年机构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开始,云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精度和效度,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步理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边界更加清晰,政府在推进民生改善、脱贫攻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和资源供给,加强制度创新,社会自主空间和资源自由流动空间大大拓展。1990年,在省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247个。2001年,云南省社区建设工作开始试点,并于2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