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全文5566字)

晋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史晓莉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日益改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基本情况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近五年,市本级财政科研资金投入就达1.62亿元,其中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9200万元,用于支持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产学研合作项目1060万元。2016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45%。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市已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全市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的比例达70%以上,企业承担的市级科技研发项目80%以上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完成。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天泽集团牵头成立了全国尿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我市尿素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尿素产业单位能耗、产品质量、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近五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达4848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46亿元。

  三是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完善。我市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累计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室2个。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

  四是产学研合作迈出新步伐。先后与中科院煤化所、中北大学、山西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合作联合攻关,利用太原科技大学进驻晋城的机会开展应用技术攻关,依托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这些合作为高校、科研院所赢得了施展能力的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市企业快速发展。

  五是科技研发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晋城市科技研发基地是我市科技创新和转型驱动的标杆项目,于2013年7月立项,2014年12月开工建设,总占地44亩,总投资20165万元,设计总建筑面积52457.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孵化器大楼20301.8平方米,科技企业中试车间6300.6平方米,加速器大楼6630.3平方米,专家宿舍3294平方米,员工宿舍3404.2平方米,架空壳体1336.5平方米及室外总图工程等。为了吸引富士康在晋城不断的增加投资,安排就业,实现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2017年2月,市政府决定将科技研发基地中的加速器大楼调整变更为富士康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全力打造“国家级光机电实验室”、中国2025高端制造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创新驱动靠人才,转型升级靠项目。近年来,我市超前谋划,着力构建高端人才引进新格局,启动建设了晋城高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和晋城市梧桐苑两大人才公寓,配套出台了招才引智十条激励政策和系列优惠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安居乐业。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人才瓶颈”问题:如在人才引进、培养开发、管理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合理之处,导致大量的本土人才流失,致使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成长的环境难以形成,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市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发展;科技人才层次比例和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等高端人才十分缺乏。在人才总量不足的同时,由于现有人才多集中于煤炭及与煤炭相关联的资源型行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更加严重。制造业、现代煤化工、煤层气、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人才短缺尤为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滞后。高科技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很多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现有的研发机构只能满足于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问题,对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还不强。

  (二)基层科技部门有所弱化。目前,我市科技主管部门普遍存在编制偏少、科技服务机构人员不齐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在改革中撤并,导致地方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职能弱化、服务能力偏弱、服务体系配置滞后等现象。可以说,作为为基层企业、民众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各县(区)科技局,由于改革撤并,致使科技部门在基层触角延伸受限,与县域企业、创客及民众之间的联系与服务不到位,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目前,6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除城区、阳城未合并外,泽州、沁水、陵川的科技局均与教育局合并,高平市撤并到了发改局。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这次调研的10余家企业,涉及铸造、饮料、酿酒、农业、机械等多个行业,只有厦普赛尔、彤康食品、古陵山食品等少数几家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拥有相应的研发人员,拥有专利,其余企业多数为引进技术生产,少数农业企业甚至连技术员都需要从外地引进。近两年,我市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建立了一些研发机构,但技术创新能力还十分有限。尤其是中小企业大多数还没有建立起自主的技术研发机构,无研究人员,无专利技术,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弱,更谈不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一些大型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的比例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提升。目前,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比年初增加了6家。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偏少、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低,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四)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在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