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类理论参考29篇(全文85027字)

目录
1.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3
2.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 7
3.时序选择和实施路径 13
4.高水平开放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21
5.如何认识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 26
6.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30
7.建设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如何更加有为 39
8.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遵循 45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54
10.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63
11.创新体制机制促内外贸一体化 68
12.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基本盘 71
13.促外贸既要保稳又需提质 78
14.工业现代化的战略使命与发展逻辑 84
15.以工业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 90
16.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 98
17.宏观经济政策多重积极效应持续显现 102
18.“两个客观规律”指引中国城乡融合发展 111
19.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18
20.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125
21.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133
22.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141
23.发挥数字金融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149
24.释放传统制造业稳就业潜能 157
25.把握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163
26.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 171
27.靠前发力:方向与位置 178
28.关于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186
29.千方百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93

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张旭
2022-06-30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这个优势,才能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雄厚的基础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分工的发展使市场规模得到扩大,也使生产迂回程度得到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变得日益复杂。在现代化集成生产和集团创新的全新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下,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不能破除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和单打独斗的局面,就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要使我国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培育出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就需要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在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产业瓶颈,必须通过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合优势资源,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上实现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的良性互动。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克服各种市场壁垒。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可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而且能够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必须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也必须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只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才能在统一规则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有赖于尽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获得领先地位的国家,都拥有统一稳定的国内市场,并最终形成了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良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从此意义上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
邓洲 黄娅娜
2022-06-29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应有所收缩、节能减排约束增强、数据要素应用不足等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制造业表现出要素投入不足和要素回报率相对较低的特征。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要素供给特征发生变化
    从劳动力看,供给数量增长趋缓、质量提高。劳动力是各行业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得益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就业人口数量较大,但随着人口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同时,受高等教育普及率上升的影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数快速增长,每年向市场稳定输送高素质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和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劳动力投入比重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凸显了劳动力条件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约束。
    从技术看,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科学技术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制造业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产业。近些年来,部分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制造业仍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业载体。
    从土地看,大中城市土地供应收缩,工业用地占比回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口持续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工业、商业服务等各类用地需求保持增长,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其中,工业用地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为土地要素支付的成本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未来一个时期,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工业用地的供需能够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从能源看,制造业能源供需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占比下降。我国能源供给以煤为主,在碳排放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应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制造业集中了大量高耗能产业,尽管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占比有所下降,但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仍然较高,且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依赖程度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较为迫切。
    从数据看,我国数据要素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浅层。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受益于人口数量和产业规模,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与算力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业态创新也在快速发展,庞大的数据要素资源和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许多产业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但也要看到,制造业对数据要素的应用尚不充分,对算力的需求主要来自研发、管理、营销等环节,数据要素参与制造业生产并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不足,我国数据资源、算力资源和制造业的结合还有待提升。
    关键是保障供给和优化配置
    保障制造业要素供给、优化制造业要素配置,需有明确的政策思路。在要素供给数量方面,需保障制造业基本要素供给稳定,这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在合理区间的重要基础;在要素配置方面,要加快形成统一要素市场,畅通要素跨行业、跨区域流动,将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要素质量和结构方面,需增强制造业吸引技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的能力,在要素供给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着力改善要素供给结构,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在要素利用效率方面,需不断提升传统要素在制造业各部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转化效率,同时不断创新高端要素在制造业领域实现价值创造的途径和模式,将保障和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同实现“双碳”目标相结合,持续提高制造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要素资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各有优势和短板,制造业拥有成熟、稳定的生产模式和雄厚的资本、技术、人才积累,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有高成长预期和广阔发展前景,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大于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提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对此,要着力破除现存体制机制障碍,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加大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促进要素资源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优化整合。同时,要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要素流动和要素共享的重要载体,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端要素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顺畅流动,探索更多跨行业共享要素资源的新模式。
    二是扩大制造业开放,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制造业要获得高端、优质和稀缺要素,就需更好融入国际循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体来看,可以发挥我国在数字技术、产业和应用上的优势,积极探索打造国际化、数字化的跨境制造网络和要素流动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顺畅流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促进国内外要素互动,增强制造业发展韧性。
    三是强化制造业中高端人才储备,优化制造业就业结构。当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解决这方面问题,需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就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高度重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岗位需求结构调整等变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需适应技术进步要求,夯实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壮大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综合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需形成更多制造业就业新形态,加强制造业劳动者权益保障。
    四是提升制造业利用数据要素的规模和水平。要坚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夯实制造业数据要素利用的设施基础和制度基础,加快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制造业数据应用的场景创新,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从材料、零部件、整机、成套装备到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重点行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
    五是不断改善制造业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推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协调统一,需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也需要不断完善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的政策体系。具体来看,要科学评估制造业碳排放水平,实施跨行业综合减排政策,推动实现全产业链减排;要优化制造业能源供给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快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同时引导需求侧积极采取清洁能源替代方案、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制造业能效水平,推进制造业碳排放持续降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时序选择和实施路径
夏杰长
2022-06-28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坚实的现代产业体系,而服务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至关重要的有机组成,更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坚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效率不高、开放度不足和产业融合度不深等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致力于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内涵要求
    现代化始于机器大生产所带来的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变迁。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现代化的内涵、测度和发展范式等备受学术界关注。相对而言,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等研究比较多,对服务业现代化则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服务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要与时俱进把握其新内涵。我国服务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催生了网络约车、移动办公、互联网金融、远程医疗、共享汽车和数字文旅等一批新业态,传统商业模式逐渐被取代,服务业新模式快速成长,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衡量服务业现代化需要新的视角。从一定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服务业现代化界定为在服务业充分发展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有力的结构升级、更高的开放水平和更科学的治理等。服务业现代化既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知识、技术和服务新模式催生下,不断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便利度和舒适度,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然,按照这个要求,服务业现代化不仅是知识和技术进步以及由此衍生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问题,也不仅是为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问题,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更充分体现服务供应的全生命周期人文情怀、全面彰显服务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突出作用。
    时序选择
    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服务业现代化应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体系之中,有前瞻性的战略定位、时序选择和推进策略。要看到,服务业门类众多,行业内部发展并不平衡,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依然较大,必须区别对待和分阶段推进。还要看到,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意味着服务业发展质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考虑分阶段分步骤积极有序推进。
    第一阶段是“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的夯实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服务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主渠道地位更加巩固,服务业发展更加注重高质量和高效率,服务业发展营商环境更加包容友善。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人力资源和品牌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品质化、精细化和多样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养老育幼、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最大程度提升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
    第二阶段是“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的攻坚攀升阶段。这一阶段,服务业发展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服务业技术进步和营商环境将明显改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在这个阶段,要更加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培育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和中心城市,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黏合力和影响力。
    第三阶段是“十六五”时期(2031年至2035年)的基本实现阶段。这一阶段,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服务业知识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基本形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更加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生活性服务业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幸福产业,形成多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中国成为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和全球高端服务业投资最向往的国家之一。
    实施路径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服务业现代化,要立足国情,找准方向,把握重点,切实推进。
    一是培植主体。服务业要做大做强,迈向现代化,其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强大的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建设一批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又要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发展拓展空间,特别是要以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企业,让其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形成多层次市场主体互助共促的新局面。要看到,中小微服务业企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贡献者,但发展困难较大,控风险能力较弱,政府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此增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的供需匹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激励创新。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企业数量、就业数量、线上市场配置资源数量等几乎与传统经济并驾齐驱。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服务业网络化、平台化和智能化。我们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要通过创新驱动尤其是提高数字经济的渗透率实现降本增效和丰富服务供给,全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不容忽视的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新应用快速发展,这些新模式新业态在给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机遇的同时,也给现有的监管体系带来较大挑战。要以更包容的态度支持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形成激励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引导数字服务和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及时补上监管短板,通过出台产业融合负面清单、建立包容审慎监管规则、加强数字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引导基于数字技术的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健康发展。
    三是融合互促。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推动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既是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和实现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此,要积极培育三大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一方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农业产业链嵌入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元素是大势所趋,现代农业正在成为农业与服务业融合生成的综合体。未来,既要强化科技、信息、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也要重视培育现代农业释放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实现两者互促共赢。另一方面,深刻认识服务业和工业日益增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加快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生产制造环节投入力度,推动制造业深刻变革。与此同时,还要明确产业融合所衍生的交叉行业的市场准入规则及其政策框架,为在产业融合中产生的新业态、新服务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四是引导集聚。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立足特定的空间和平台,通过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有助于形成配套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发展合力,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控制力和辐射力。尽管产业集聚最早发生在工业领域,但随着经济服务化的不断推进,服务业集聚趋势也日益明显。服务业竞争力、控制力和辐射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服务业集聚实现的。实现服务业现代化,必须推动形成多层次多业态的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其中,政府要致力于搭平台优环境,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引导,加快集聚区或功能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重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是双向开放。国际经验表明,闭关锁国不可能实现服务业现代化。当前,全球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等,扩展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范围和力度,尤其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和商务服务等领域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鼓励中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服务业市场竞争。开放从来就是双向的,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强调服务业对内开放,就要取消对非国有资本等的歧视性规定,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要向社会资本等开放,并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在公平竞争中壮大现代服务业和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高水平开放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陈薇
2022-06-28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际合作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升级。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合作竞争的焦点、重点。以高水平开放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重大任务。gw.rulaixiezuo.com,群主QQ 3231169,微信3231169,海量热门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服务业持续增长。1978年至202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4.6%上升到53.3%;202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48%,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重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分工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催生了新兴服务业态,又要求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向社会提供附加值高、技术性强、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以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传统农业、工业转型升级,以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所在、动力所在。
    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是脱离服务业现代化实现的。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比至少要达到65%左右,成为主导产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至少要达到40%左右。从这点看,我国服务业发展仍有巨大增长潜力,短期对经济增长可带来巨大拉动力,中长期来看则对经济转型升级有重大意义。
    从总量看,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3%,但这一比重不仅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左右。未来如果服务业持续增长,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巨大动能。
    从劳动生产率看,未来随着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发展等有利因素的增加,我国有条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成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有研究认为,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有可能由2019年的14.55万元/人提高到2035年的28.23万元/人。
    从对外贸易结构看,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从11.1%提升至11.9%,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比重从5.4%提升至7.1%。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占外贸总额比重有可能提升到20%左右,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新格局。
    以高水平开放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着眼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效益等,切实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一是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这些年来,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深化,重点服务业领域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但总的来看,服务业对外开放仍然任重道远。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建设高标准服务业市场体系协同推进,着力破除服务业领域的行政性垄断,按照“非禁即准”的要求,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令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应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打破服务业领域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要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同产业间政策的差异,为服务业平等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在开放合作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的窗口期,把握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特点和优势,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要看到,在RCEP正式生效实施的背景下,在数字经济、旅游、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经贸合作,协同推进RCEP区域内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整体推动东亚地区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带来区域经贸合作的重大利好。为此,要推动高端制造业与信息、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相互融合,推动传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切实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打造以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为重点的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开放合作新高地,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分工协作、各具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环境。
    三是在高水平开放中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的大趋势没有改变。适应这一趋势,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重点发展医疗、教育、信息、健康、文化等生活性服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另一方面,要开展以教育、健康、医疗、旅游、文化、金融、免税购物、会展等为重点的服务业项下自由贸易试点,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在高水平开放中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如何认识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
刘凤义
2022-06-27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需进一步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资本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回答:资本是一种经济活动中的要素;资本是一笔能用来赚钱的钱;资本是厂房、机器……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厘清这个问题要从资本的本质来认识。
    资本具有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我们说资本是厂房、机器、劳动力时,是指资本的物质形态;我们说资本是一笔钱,能带来价值增值时,是指资本的价值形态。资本就是在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交替变化中周而复始运动的。在生产活动中,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等并将其转化为生产要素,但资本的本性并不是想参与生产活动,而是想直接获利。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主观上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客观上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使资本的运动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客观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的增殖欲望也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同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的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先看公有资本。一方面,公有资本作为一种市场要素是要追逐利润的,并且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公有资本具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属性,这在公有制企业中的资本所有权、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福利、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因此,公有资本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中实现保值增值,也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再看非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运行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得资本的运动规律发生了新变化。非公有资本的生产经营活动既要考虑满足资本增殖的目的,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对此,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各类资本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引导资本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此同时,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更好发挥其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作用,使之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
    (作者系教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刘家强
2022-06-27

    ***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理念具有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重大作用,既是发展观,也是方法论;既是理论纲领,也是行动指南;既是全局战略,也是具体部署;既坚持了问题导向,也明确了目标任务;既提出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遵循,也提供了推动全球繁荣发展、解决人类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这一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一)
    ***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这一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历史与现实相互辉映的特性。
    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既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从理论的高度客观分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矛盾、呈现的新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极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律理论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具有深刻的方法论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性意义。
    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融合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既有机融入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理论,如“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又传承吸纳了“革故鼎新”“贵和尚中”“天人合一”“协和万邦”“民为邦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出这一理念的触类旁通、博大精深。
    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现实性。这一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推动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形势,明确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赋予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这一重大命题新的时代内涵,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运用新的理论及时指导新的实践的精神品格。
    (二)
    ***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把握好新发展理念与新时代各方面理论创新的逻辑关系。
    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三者之间是互为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方面,需要以新发展阶段为依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考虑我国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转变,以科学的态度、灵活的方式、务实的举措,致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前提,顺应我国发展内外环境的深刻改变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市场规模超大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自身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并凸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互动,使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发挥新优势、开辟新路径。
    深入把握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五个必由之路”之间的关系。***总书记今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必由之路”,作为“五个必由之路”之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走好必由之路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走好必由之路最重要的制度前提、团结奋斗是走好必由之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新发展理念是走好必由之路的显著标志、全面从严治党是走好必由之路的根本保证,从而真正发挥好“五个必由之路”的强大系统功能,持续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境界和行动自觉。
    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各有侧重、缺一不可。***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始终崇尚创新,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处下大功夫,致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抓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为发展增添新动能;更加注重协调,自觉主动解决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倡导绿色,科学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对外开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努力强化内外联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断推进共享,聚焦共同富裕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把“蛋糕”做大、切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我们聚焦这一理念的目标原则,悟透蕴含其中的主线脉理,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践行好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更好体现新时代推动发展的价值性、针对性、全面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站稳人民立场,在践行宗旨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新发展理念提出之初,***总书记就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以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从根本宗旨上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现代化观,从制度安排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把准新发展理念的目标导向,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矛盾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进入新时代,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面对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困难,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现代经济体系的供需结构尚不匹配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和把握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解决矛盾问题上瞄定短板、突出弱项,主动应对、靠前发力,既减存量、又防增量,致力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针对区域板块分化重组、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现状,研究解决城乡区域差距较大问题;持续改变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现象,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正确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开放等等,才能更加精准高效地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增强忧患意识,在砥砺奋进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需要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临近胜利的时候,越需要居安思危的忧患,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受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俄乌冲突持续,“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受冲击,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见微知著,抓早抓小,随时准备应对能够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复杂困难局面甚至重大危机,砥砺奋进中不断攻坚克难,才能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性。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迈步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落细新发展理念,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推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

建设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如何更加有为
樊继达
2022-06-23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有为的市场监管有助于消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规制不正当竞争,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需要与重要保障。
    建设统一大市场呼唤市场监管更加有为
    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需要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市场监管借助进入管制、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等手段消除各种有形无形梗阻,将市场中的各种不当行为降至最低,是维护统一大市场有序运行的“定海神针”。
    从理论维度看,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市场一边连接供给,一边连接需求,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并不能自动实现社会整体福祉的最大化。公共经济理论认为,政府“有形之手”可以有效纠正市场中的失灵情况。比如,因为分散决策、个人理性及外部性,市场通常无法有效提供外交、国防等公共产品,政府可以进行“补位”,保障民众享受基本可及的公共产品服务。受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影响,市场运行中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情形,这将阻碍市场交易,导致市场失灵。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的市场监管可通过规制管制等手段予以矫正,保障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再者,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有自利的一面,都会按对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行动。通过市场监管制度安排,将会最大限度消除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使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与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尽可能一致,从而实现激励相容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从现实发展看,市场监管是打破市场壁垒与地方保护等顽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后,中央通过向地方分权,成功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相邻地方政府之间的高强度竞争成为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驱动力量之一。但不可否认,在地方竞争的过程中,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贸易壁垒始终如影随形,选择性支持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同质化竞争屡见不鲜。有的地方追求“自我小循环”,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主体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超大规模人口优势的发挥。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之间互垒高墙,大数据杀熟、掐尖并购、赢者通吃、泄露个人隐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坏消费者权益,致使市场竞争失序,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必须看到,建设统一大市场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及水平相适应的长期过程,需要综合施策,市场监管对消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与乱象极为重要,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从“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升级。
    市场监管有为必须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
    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属于政府理应提供的公共产品。进入新发展阶段,市场监管必须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放应放足,管要到位,落实好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监管职责,实现高质量的有为监管。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监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基于信息对称、激励相容、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权责利相统一等原则,合理划分市场监管领域中央与地方事权责任,既体现市场监管“全国一盘棋”的统一性,又在中央统一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调动其积极性。
    中央层面主要负责立规建制,强化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无差别制度保障,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维护监管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当前应加快推进市场监管行政立法,完善监管程序,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为激发市场活力和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供法治保障,提振市场主体应对需求不足、供给冲击及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信心。
    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微观事务层面的具体监管职能。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合理划分各层级政府监管权责,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下沉,维护好公平竞争秩序。确保基层监管部门对下放的权限接得住、接得好,杜绝“懒政惰政”,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统一、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监管工作体系,确保监管执行不变通、不走样,真正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当然,鉴于治理超大规模国家的极端复杂性,可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探索跨行政区域监管新路径,通过“跨省通办”、联合执法等措施,提升跨区域市场监管协同治理水平。
    充分发挥监管“相关者”的积极性。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职责,相关监管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范围内监管责任。未来一个时期应统筹执法资源,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必须看到,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在监管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构建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探索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正从追求“有没有”向“好不好”迭代升级,人民期盼有更高水平的衣食住行,更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等民生服务。应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开展精准监管。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管好“食品药品”。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群众生命健康与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标准、处罚、问责等方面实行“最严”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标本兼治、提升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二是坚持质量优先管好“工程工业”。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统一公正监管,强化重要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纪依法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三是坚持有序发展管好“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我国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交织融合,创新和保护等需求更趋多元,对政府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及时补齐法规和标准空缺,提升监管效能。对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培训、在线娱乐等重在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强化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对平台经济从专项整改转向常态化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平台经济在消除市场分割、打破地方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市场监管是一个涉及面广、触及利益深、配套性强的系统工程,与市场经济发育水平、社会治理结构完善程度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瞄向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有为监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一是坚持依法监管。抓紧制定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急需的法律法规,建立任职限制、终身禁入和终身追责制度。二是不断创新监管形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针对市场主体类型多样、量大面广的现状,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发挥信用监管功效,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监管,让市场违规者无所遁形。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监督。严格规范政府监管行为,防止监管者“被俘虏”和不作为、乱作为。提高监管规范性和透明度,建立贯穿监管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切实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何德旭
2022-06-23

    核心阅读
    ***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在多个重要场合就金融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阐释金融的本质宗旨和功能定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世界各国金融发展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难题,比如,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如何最大限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等等。***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阐释金融的本质宗旨和功能定位,明确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破解金融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阐明金融的本质和宗旨。***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对金融本质和宗旨的科学界定,为进一步认清金融功能定位、推动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金融业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动能,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明确金融的极端重要性。***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但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筑牢金融安全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揭示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的辩证关系。***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推动金融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其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适应技术创新这一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要求,既重视对前沿创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又重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促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适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导资金向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继续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指数等相关产品创新,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刻揭示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强化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前瞻意识,主动消除风险隐患,及时防控金融风险,以金融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金融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架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金融改革与开放格局等。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他国道路和模式。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明确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四项重要原则。一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四是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四项重要原则,既是对我国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提炼,也是对未来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揭示金融基本运行逻辑。***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揭示了金融基本运行逻辑。这三项任务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控金融风险是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的前提,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强化金融监管,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以系统观念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金融工作的部署要求,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生动体现。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从银行体系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风险防控到为实体经济服务,从金融改革到金融开放,***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应该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
    系统推进制度建设,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强调,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完善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运行、金融治理、金融监管、金融调控的制度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着力解决金融脱实向虚问题。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总书记指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了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支持。
    秉持全局观念,谋划金融协调发展。***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金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全局观念,以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系统安排,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发展,不仅要瞄准系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而且要深入研究金融体系各要素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施成效上相得益彰。
    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党中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一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二是不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三是强化地方监管责任,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四是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严肃监管氛围;五是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等等。这些措施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有力维护了金融安全和稳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徐立京
2022-06-22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的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资本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既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知与实践的新境界,也开辟了人类社会关于资本理论认知与实践的新境界。
    (一)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用来考察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把钥匙。《资本论》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思想方法,以剩余价值为中心,通过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因为对于资本特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使得《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全世界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当然,由于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资本问题。而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以惊人的历史智慧和勇气,将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纳入制度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引入和产生多种形态的资本,成功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对资本功能的发挥与驾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之一。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新技术、新经济形态的勃发,资本裹挟技术、数据、平台、市场等力量任性而为、赢家通吃、碾压弱者等现象日趋明显。进一步深刻认识资本、规范资本、引导资本,成为新征程上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历史命题。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论,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什么样的资本、怎样来发展资本,怎样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大时代课题。
    (二)
    关于资本同时具有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总书记的阐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时代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同时他们又深入分析了资本在一定条件下的革命性与先进性,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与资本观,资本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或其最后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充分涌流的物质财富。***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将对资本的引导与规范上升到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的高度,体现了***总书记对资本属性、市场经济特性以及社会主义性质的深邃思考,饱含辩证思维与历史视野。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规律、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和处理资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资本作为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重要纽带、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力量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对资本失去规范和约束就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一规律予以有力揭示。警醒我们、告诫我们,对于资本的功用,既要历史地看待,也要辩证地把握,不能因其天然具有的逐利与贪婪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更不能因其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就对其听之任之、任其野蛮生长。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治理能力与水平,练就引导和规范资本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真本事、硬功夫。
    (三)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什么样的资本、怎样来发展资本,怎样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书记作出了系统性的深刻论断。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对资本作用的发挥,对资本活力的激发,首先有一个发展方向的问题。要引导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发挥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作用,使之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总书记对资本的形态和发展的生态作了明确界定。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并呈现出规模显著增加、主体更加多元、运行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各类资本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效防范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克服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重点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泡沫风险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些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四)
    新时代以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充分表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党对资本性质的理解逐步深化,对资本作用的认识更趋全面,对资本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对资本运行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而面对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需要,***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方法论。包括:要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各类资本发展释放出更大空间;要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消除各种市场壁垒,使各类资本机会平等、公平进入、有序竞争;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以优质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在我国投资兴业;要支持和鼓励我国资本和企业走向世界;等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为资本设立“红绿灯”。***总书记指出,“‘红绿灯’适用于道路上行驶的所有交通工具,对待资本也一样,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要抓紧完善,已有法律法规的要严格执法监管。”形象生动的“‘红绿灯’论”,为如何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原则、具体的要求和强大的方法论。
    同时,***总书记还创新性地提出和丰富了资本行为、资本主体、资本治理的概念与内涵。他指出,要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要教育引导资本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信用信义、重社会责任,走人间正道;要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等等。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想新谋划,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理论的基石,为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治理的认识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为世界范围内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资本理论发展演进与实践打开了新维度新视野。
    (作者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陈凯华 康瑾
2022-06-21

    ***总书记指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不但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能力,重塑创新发展新格局,而且有利于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推动数字科技基础理论突破,提高关键数字软硬件供给能力,扩大高水平数字创新人才供给,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提高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受制于对数字产业科技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数字经济价值链加速重构,如果不掌握核心数字科技,我国数字经济将面临“低端锁定”风险。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发展,增强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能力。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路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能够促进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促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壮大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能够拓展要素来源,加速要素的流通和重组,不断形成新的要素组合,催生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模式;有助于创新主体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平台化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产业链的韧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不仅意味着数字产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而且意味着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体系系统性变革升级。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有力抓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为占据未来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国际循环角度看,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国际创新合作契机,有利于我国数字经济深度嵌入全球数字经济合作网络,向全球价值链上游跃升。从国内大循环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能够确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不被中断。
    在应对挑战中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加强数字科技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建设。第一,加强数字科技的技术预见研究,面向先进计算、人工智能、隐私计算、数字孪生、人机交互、量子计算等重点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数字科技基础研究项目,夯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理论根基。第二,推动数字科技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支持数字科技开源软件框架、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建设,构建全球数字科技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交叉、开源、开放的数字科技生态体系。第三,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数字科技带动产业共性技术突破,完善数字科技应用的标准体系,形成关键数字科技的“非对称”优势。
    提高关键数字软硬件供给能力。芯片、传感器、编译器、数据中心、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数字软硬件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少数发达国家为占据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等方式对我国数字软硬件引进进行限制,严重威胁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凸显了提高数字软硬件供给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补数字软硬件短板。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方式提高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关键数字软硬件的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第二,在科技、产业、社会、环境各领域拓展数字软硬件的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软硬件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扩大高水平数字创新人才供给。根据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在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各个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我国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应用开发岗,基础研究人才匮乏。因此,要加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方向学科建设,将数字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加强合作,打造政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针对数据搜寻、数据管理、数字内容创作、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保护等数字技能,加强数字技能职业培训,完善数字技能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培养更多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撬动实体经济发展始终是困扰各界的核心问题,迫切需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第一,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设立数字科技转移转化平台,推动重大数字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帮助实体企业拓展投入要素、加速新产品开发、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组织模式、拓展新市场。第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平台企业、行业企业、用户等主体良性互动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帮助行业企业整合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形成数字企业赋能实体企业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第三,鼓励实体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新模式,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经验,形成一批面向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作者:陈凯华、康瑾,分别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创新体制机制促内外贸一体化
王微
2022-06-20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更好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这对打造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外贸一体化说法的提出由来已久,在实践中也有诸多创新和探索。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发挥其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作用。内贸和外贸是连接生产消费、对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环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内外贸发展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顺应国内外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变化新趋势,加快推动供求相互适配、相互促进,实现创新驱动强劲、供应链衔接紧密、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通,将强劲的国内需求及其带动的投资需求更有效地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国际吸引力,更好促进国内大循环顺畅高效运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强大支撑。实践表明,流通效率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都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流通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这些都对内外贸一体化提出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能更好发挥其促进生产消费双升级的作用,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也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而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型开放。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贸易规则面临新的调整和变革。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我们借助国际市场长期形成的通用国际规则,来改善和提升国内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内贸标准、规则、治理等制度体系的完善及其与国际市场规则、标准的接轨,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在全球经贸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中的话语权。
    目前,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尚存在一些难点问题,特别是外贸产品标准、结算方式、流通渠道以及营商环境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对此,需从体制机制着手,以创新促发展。
    一是以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带动其他方面的一体化。国际上,内外贸经营主体一体化一般有三种典型模式:以日本综合商社为代表的外贸集团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以跨国零售企业为龙头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以制造业品牌企业为主导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对我国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主体提供了借鉴。我国既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实现流通渠道从国内向国外延伸,又要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开拓、畅通国内流通渠道,还要培育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架起内外贸之间的桥梁纽带,帮助企业在内外贸业务间顺畅切换。
    二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内外部市场的一体化。从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地方封闭小循环,促进商品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促进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国内大循环全面畅通,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是以内外贸相关标准衔接对接,促进与国际标准接轨对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需积极开展国内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