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全文5087字)

科学家精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1年3月31日0时,“中国天眼”正式向全世界发出邀约。  自2020年年底,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凝望宇宙的人类“大眼睛”。这座500米口径的“大锅”,是当今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被认为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世人震撼于它的威力,而我们深知,国之重器,有人以命铸之,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几个字,重如千钧。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shu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标定了中国科学家的价值坐标,也塑造了知识分子群体乃至当代中国的精神特质,凝聚成一股改变中国科技进程与社会面貌的精神力量,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①科技报国 服务人民  1955年9月15日,“克利夫兰总统号”在旧金山准时起锚,开启它的第60次航程。  这次行程的目的地直指香港,因为船上24位特殊的乘客而备受瞩目。  “破浪乘风赴国时,太平洋上雨如丝”“寄语同舟须努力,功成建国着班衣”。他们为了这一刻,已等待了太久,在航行途中抑制不住兴奋,朝着太平洋大声吟诵。  这24位同舟者中,就包括日后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钱学森。5年的监禁和软禁没有吓退他,在他终于等到获准离境美国的通知时,距离这次注定载入史册的起航日期已不足一周。  每当人们在这次历史性的航行记忆前驻足,总是会忍不住地想:为什么?在人们判断的天平上,一边是高薪体面的工作、理想的科研条件、不低的社会地位,而另一边,则是闭着眼都能想到的物质条件的全方位降级和其他未知的一切。  但在这些归国学者心中,“国家”二字的砝码大过一切、重过一切。那些物质的、私人的砝码,能重几何?  当他们离开故土时,正是山河破碎的年月,这种生于危难的特殊经历,激扬了他们的爱国之情,筑牢了他们的报国之志。  拉远镜头看,他们选择了一条众多前辈同样走过的路,如最早一批学成回国的詹天佑等,他们都选择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选择永远把根扎在故土。  有人为了协助建设一个能令中国人民“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突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有人为一句嘱托许下一生,甘心隐姓埋名28年、默默耕耘;有人只因国家需要而毫不犹豫改行学“核”,另起炉灶重新起步;有人为了缩短中国地球探测科学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将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归国7年即耗尽心力、英年早逝……  不同的时代与际遇,同样的担当与奉献。如果真的有“时光列车”,相信在不同时空中相遇或重逢的他们,会互相击掌,热情相拥。风骨坚忍、爱国奋斗,他们共同擦亮了科学家群体的这个特质,让共同的精神底色更加深沉和醇厚。  他们当然知道“科学无国界”,但他们更明白“科学家有祖国”。低调谦逊如他们,似乎从不把“爱国”“奉献”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挂在嘴边,但“身体很诚实”,恨不能将一分钟掰成八瓣用,恨不能将自己的生命无限燃烧。  有两个场景,每每想起都让人潸然泪下。  1985年国庆,被查出患直肠癌的邓稼先,终于有时间去天安门广场看看。他久久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禁不住流泪,喃喃自语:“如果有来生,我还要……走这条路……”  2017年元旦,“科研疯子”黄大年惜时不惜命,最终积劳成疾,因患胆管癌而被迫手术。术后的他手臂上插满管子,仍不忘叮嘱前来探望的学生抓紧项目进度,但他眼角含着的泪光没能逃过学生的眼睛。  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国家科技事业中,如果说有不舍,也是不舍就此减慢甚至停止科学的竞跑,不舍就此止步自己献身的事业,不舍无法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登顶科技高峰。  “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系统建成开通……历经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进,中国稳稳拿下多项成果,希望这份还在不断加长的成果清单能够告慰先贤:科学家精神永传扬。  58.03万,11.73%。这分别是2019年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与较上年增长幅度。今天,回国已成为越来越多新一代留学生的选择。  一个更为强大的祖国,足可承载更多样的梦想和更澎湃的壮志,也等待更多人在广袤大地上写下新的诗篇与论文。  “我们已经翻过了一座高山,但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休息,应该整理行囊,再去攀登更高的山峰。”青年科学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说。  ②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从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年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面对科研,他们身上都凝聚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创新、严谨、求实。正是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