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用典–全(全文60212字)

序言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杨振武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9月,***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2012年11月15日,在那场举世瞩目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以清新质朴的话语,打动了无数人。后来成为媒体高频词的“夙夜在公”,正是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学习***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比如,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确为政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用“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述领导干部从自己做起的重要性,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凸显改革创新的意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从精心用典中,我们可以感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什么是执政者的深谋远虑,品读字里行间,已经不言而喻。
  ***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典过程,其实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当今中国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尤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为政用权缺不了理想信念的钙质。因此,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像***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强自信,就一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目录
敬民篇
1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5/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文中引用
17/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之江新语·剑卜关系不容颠倒》等文中引用
18/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0/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为政篇
2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22/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4/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5/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关键在于落实》等文中引用
27/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2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等文中引用
30/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31/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32/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夭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33/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3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35/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36/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37/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38/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39/为官避事平生耻。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40/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在同中央力、公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4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42/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43/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44/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45/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修身篇
4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4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千净净千事》等文中引用
4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4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0/吾日三省吾身。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2/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54/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55/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等文中引用
56/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57/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笃行篇
5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9/一勤天下无难事。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1/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3/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在同中央力、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4/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5/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等文中引用
劝学篇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8/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6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3/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4/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79/学如弓弩,才如箭镬。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0/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等文中引用
8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任贤篇
8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3/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4/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5/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6/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祯;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愕愕。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8/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8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0/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天下篇
91/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2/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4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5/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在联合国教利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8/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等文中引用
99/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在比利时<晚报>的署名文章》等文中引用
10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01/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 《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10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廉政篇
104/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6/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嘱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7/公生明,廉生威。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0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0/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等文中引用
11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2/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之江新语·激浊扬清正字当头》等文中引用
113/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4/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信念篇
115/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7/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
讲话》等文中引用
1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
讲话》等文中引用
122 /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长风破浪会有时。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创新篇
1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5/不日新者必日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7/昨日是而近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之江新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等文中引用
129/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0/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法治篇
13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国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文中引用
13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137/治国者,园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文中引用
辩证篇
139/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4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4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4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之江新语·勇攀科学发展高峰》等文中引用
143/睫在眼前犹不见。
   —《摆脱贫困·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等文中引用
144/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摆脱贫困·提倡“经济大合唱”》等文中引用
14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摆脱贫困·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等文中引用
146/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文中引用

敬民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正因此,十八大部署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外,***同志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
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
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
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同志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
干部以“夭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
生小事。
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
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等就可
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
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同志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
这个意思。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小官有大作用。***同志多次强调基层干部的作用。2013年11月26
日,他在菏泽市座谈时,还特意给在场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
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l穿百姓之衣,吃百
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
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同志推崇的干部,
大多级别不高,多在基层任职,但都“千在实处、走在前列”。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
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对老百姓来说,身
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
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对小事的处理中
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民心”问题,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是一个根本问题。《管子》中的
这句话,正道出民心与执政相辅相成的关系。***同志一再强调,要“以
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虞所在、民生疾苦。在理论上鲜明
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根本的
政治优势所在。翻开90多年来的奋斗史,正因党旗上始终铭刻“人民”二
字,我们党才获得了深厚的土壤与不竭的动力。从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的手推
车,到白山黑水间“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激情;从“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红
手印,到“汉川一代”“鸟巢一代”展现的公民意识,人民成为革命、建设
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今天,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薪期待,我
们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
稳步前进。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解读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
能不大;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是100%的困难。所以,对于
社会治理者,要让群众安居乐业,最需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
***同志在十八大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
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
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如果只是嘴上说为
民服务,在行动上却不能察其疾苦,如果只是在文件上写着民生为怀,在政
策制定中却不能惠及民生,那就不能体察民虞所在、民忧所系,就只会口惠
而实不至,何谈安民治政?逞论赢得民心?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
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
益,我们的周围就能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
的强大力量。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
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一以贯之、持之以
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同志引用这句
话是要强调,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
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
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乐民之乐”就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
及百姓,“忧民之忧”就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之江新语·剑卜关系不容颠倒》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一个人要有道德,一个官员要有官德。对于官员来说,道德最高标准就
是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反之亦然。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
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
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表面说是做人民的公仆,
内心却想做人民的老爷,羡慕高高在上的感觉,甚至伤害群众利益,把“鱼
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让官民和谐演变成对立和冲突,就是最大的
官德败坏,就真是“行莫贱于害民”。
树立官德,就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克服和纠正那种“当官做老爷”
的封建习气,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工作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
联系,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0i ,〔于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解读
怎样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如何将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化为
行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正是***同志引用
苏辙名句的深意所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一说到扶贫,
就扛着一袋米、提着一壶油到贫困户家里,做个花架子、摆个好样子;一
说到基层,就大张旗鼓地下乡,席不暇暖就已拂袖而去,只求电视上有
影、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音,至于民生疾苦、实际问题,则熟视无睹、
置若阁闻。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就是表里不一、心口不
一、言行不一;不能去民之患、解民之忧,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执政为民。
正因此,***同志还多次强调“以百姓之心为心”,实际上就是要求各
级干部解决实际民生问题,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腹心之疾”那样,
严阵以待、必欲除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反复强调,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心系群众、情牵群众,发展有
什么价值,改革又有什么意义?正所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
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再到矢志形成公平制度环
境,***同志的系列论述,正在形成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
观”。杜甫诗中“大庇天下寒士”的文学意象,正代表着***同志的浩荡
胸怀和执政关怀。其实,这种关怀,不正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久弥新的
价值追求吗?“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
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身为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把群
众冷暖挂在心上。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井冈山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成为凝聚人心的关键。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哪里来?正是从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中来,从这些为民解忧的点点滴滴中来。今天改革航船行驶在深水区,尤需记取这样的光荣传统。***同志注意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的同志或者认为“活动离我很远”,或者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认为自己身上没有什么大问题,自我感觉良好、态度不积极、参与感不强。所以他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衡量尺度,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应该细致到“丝发”和“毫末”的程度,就像拿着显微镜看民生疾苦、看“四风”顽疾。如此,一些没看清的问题就会看清,一些过去没引起重视的问题就会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厉民之病。

为政篇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
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
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
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
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惜守的为
官准则。***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筒言,要求领导
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
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
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
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
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
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选择
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主张、
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
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然后照我们自己的判断行事。在发展道路、政治制度
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的“底线思维”,是***同志提出的治国理政重要方略。在谈到经济工作、新疆工作时,他数次引用《周易》中这句名言,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看到那些尚未出现而即将出现的问题,防患未然,从容应对。“底线思维”,往往体现为一种决策智慧、领导方法。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日益增多。地方债问题、网络管理问题、价值观问题这样的宏观问题,生育政策调整、食品安全管理、信访工作改革这样的微观政策,都可能成为敏感的社会风险点,稍有疏忽差池,就可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带来预想不到的系统风险。在社会治理中增强预见性,保持底线思维,才能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临难有静气,遇事有定力。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教
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安史
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
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
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
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正因此,***同志才不断提醒各级领导干
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如何做到?也
就像***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
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治国理政,什么是根本?***同志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今夭中国走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无论是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形成覆盖13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保网,实践已经给出了其优越性最好的证明。恰如***同志在不同场合数次强调的,今天的中国,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裹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治国理政,坚定我们的“三个自信”,这就是根本。根本不动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就能不断推进,发展就能不断前行。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关键在于落实》等文中引用

解读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
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同志弓i用这副对联,批评
不抓落实的时弊,强调“为政贵在行”的理念。战国时期赵括只会纸上谈
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留下虚谈废务、空谈误国的历史教训。反对
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带领人民夺取新胜利的关键。***同志对领导干
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严字打头、实字打底,强调“谋事要实、创业
要实、做人要实”,一个“实”贯穿为官用权的各个方面,认为能否以实而
治,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
验,需要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
舍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避免徒陈空文、浮光
掠影。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改革越深入,就越面临重重险阻、种种挑战,何以劈波斩浪、乘风而
行?***同志反复强调,“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始终坚持的方法论。权衡大小急缓,才能分清主次;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才能有条不紊。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就会顾此失彼。因此,既要有敢闯敢试、激流勇进的精神,也要有稳扎稳打、谋定后动的状态;既要有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担当,也要有审时度势、静水深流的功夫。该前期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否则就会失去章法、打乱节奏,甚至出现大的颠簸。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才能做到“蹄疾而步稳”。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引用这句话,就是要强调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
安思危、防患未然,在处理问题中要学会“下先手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
之初就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今天,全面深化改
革千帆竞发、百炯争流,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
篱。改革前行的每一步,都面临着险象环生,都遭遇着暗流涌动,也必然
会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在问题才现苗头时就解决问题,在机
会刚显峥嵘时就抓住机会,就会“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贻
误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进改革的最佳时机,不仅会造成恶劣影响,更会
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因此,执政用权、推进改革,就应该洞幽烛微、明察秋
毫,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了然于胸,早做应对,才能避免将问题和矛盾
由小拖大、由大拖炸。这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题中之义。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对“三农”颇为熟知和亲近,他多次引用描写农村和田园
风光的诗句,并熟稳农事谚语,用农事比喻从政,这是他对政农相通的深
刻体会。干部就是干事的,我们要靠作风吃饭,靠干事出活。反之,如果
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千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
有什么价值?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当干部就要在状态,有抱负、敢担当,在其
位、谋其政,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这种状态,不是当一夭和尚撞一天钟,
而是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时时兢兢业业、事事如履薄冰,
“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这
种状态,也不是用力蛮干,而是要讲究方法艺术,不仅是想干事、敢干事,
而是会干事、千成事。正所谓,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才能把
事情做好。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干、多一些巧干,才能以细
心谋事、用恒心成事。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所谓“时”,不仅是“天时”“地利”,更是“人和”。***同志引用《荀子》中的这句话,正是为了说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广大群众是支持和拥护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亿万人民走出来的道路;“中国奇迹”,是亿万人民共同书写的奇迹。我们的制度构建、道路选择,正是建立在这种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只要党态度鲜明了,群众也就清楚了,各种不正确的思想也自然就站不住脚了;如果党态度不鲜明,群众就会群龙无首、无所适从。不管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还是地方的发展思路,只有想明白、讲清楚,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才能真正贯彻下去、落实起来。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同志曾这样总结执政者与人民群
众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把各种矛盾处理好、各项事业发展好,需要民主集
中制的办法,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同志引用的这句古语,
正体现了“广开言路、博采众谋”的协商民主原则。的确,我们的每一项决
策和工作,莫不关乎万家灯火、连着百姓民生。在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问
题上,人民群众有意愿、有能力也有权利行使自己的表达权。从工作中的广
泛调研,到已成常规的听证会,再到项目进程中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方
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根本保
证。“人心齐、泰山移”,正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所说明的,只要齐心协力、
坚持不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谈到改革时,***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
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
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
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
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
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
能误事。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
维定势。正如***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坚持
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
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战略定力”是***同志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理念。对于领导干部个
人,又何尝不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份“定力”?做出决策、发布政令,要“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一旦做出决议,就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只要你坚定信念,只要你决策正确,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议论自然会慢慢平息。毛泽东同志曾引用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领导干部做不到“临大事而不乱”,就会在重大关头表现得头重脚轻、立场不稳,这样如何深化改革?在1990年这篇文章中,除了“忌朝令夕改”,***同志还提出要“忌急于求成”“忌自以为是”“忌眼高手低”,全面分析了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其实,这“四忌”共同的指向,都是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保持从容,恰如《老子》中所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解读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既重视以德修身,也
重视从政以德。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
点。我们党善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立足现实对古代德治思想进行当代
阐释,正可以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为政以德”,一是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
护;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帅以
正,孰敢不正?”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责、克己,不断提
高自己的素质。“为政之道,务于多闻”,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
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广大党
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
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虑,
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同志强调领导干
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
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
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千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能否干干净净千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这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领导千部做到这三个字,根本上说还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标准是一面镜子。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镜子的“分辨率”就会高
一些,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才能纤毫毕现。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
量。正因此,***同志才强调,“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有了高
的标准,大家就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一旦放松了标准,就容易一
泻千里。正如***同志所引用的这句古语所言,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
着有什么样的成效。多年来,针对改进作风,各种文件、各项制度,不可谓
少,但为什么.“四风”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
执行不严。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夫
惟病病,是以不病”—因为注意防治疾病,才能做到不生病。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同
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
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
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
观、事业观。在此之上,***同志给领导千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
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这
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
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
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
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
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
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
系,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这在《礼记·大学)}中有非
常完整的论述。由内及外,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国家、天下,个体道德在外化
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达到化成夭下的境界。换言之,先有修心治身的道
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对于一个党来说,要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
拥护你、跟你走,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同
样,对于一个领导千部来说,如果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就不可能做到
为民、务实、清廉,就不可能做到风清气正。正因如此,***同志历来强
调党员干部要注重修身养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把“做官”与“做人”统
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唯其如此,做人做事才会有强大
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同志看来,“担当”二字重千钧。2010年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他就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敢于担当这一条,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把这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一条。***同志引用这个典故,正是勉励领导干部要勤勉任事、敢于担当,不要逃避责任、无所作为。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是戏谑之词,但也表达出群众对干部的期盼,第一条就是敢于任事、勇于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干部就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在同中央力、公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对党忠诚是领导干部的生命线,是首要的政治本色。***同志多次强
调,全党同志“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
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气节,竹签钉入
十指、痛彻心扉也不叛党的坚贞,连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
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对党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头讲讲、会上说说,而应
该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这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如果理想信念
不坚定,遇到一点风雨就动摇,那么表态再高调,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只有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
南北风”。对党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仅需要有朴素的情感,更要有
理性的自觉和坚定的信念。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
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在
政德上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往往比较关注仕途
升迁、官级大小,而对立德、立言、立行则漠不关心。殊不知,身居高位
而德不配位,位在要津而无所作为,不仅会伤害公共利益、贻误发展机
会,最终也会殃及自己。尤其是,相比于普通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
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
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
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
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
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古人讲的“德不厚者不可使
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解读
廉字打底、勤字当头,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基本坐标。***同志反
复强调“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廉政和勤政是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吏既廉又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躬亲庶政,不舍昼夜”的司马光,“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封建官吏尚能如此,共产党人何言不能?为官不廉,就会为利益所惑、为金钱所动,那么所谓作为就会是乱作为,就会突破底线、超越法治、摆脱约束,就会产生负面效果。为政不勤,就会政怠宦成、无所作为。如果说贪污腐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罪行,那么这种懒政思维,则更加具有隐蔽性,更难以察觉,如同温水煮青蛙,从长远来看其危害不容小觑。不廉或者不勤,都与执政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何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既做到廉政,又实现勤政?***同志引用的这句话就是答案,不言贫而能廉,不怕苦而后勤,说到底还是要加强内心修炼和党性修养。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老实人会吃亏吗?***同志的答案是否定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
的灵魂,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同志认为,不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能会捞到一时的便宜,但最终
是要碰壁吃亏的。但如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上、
不唯书、只唯实,最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肯定。这也决定了,干事
创业时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也不会“吃哑巴亏”。你做了多少、干了什
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诚实”,正是
领导干部必备的修养之一。在《从政杂谈》中,除了“诚实”,***同志
还提出领导者需要有党性观念、需要有度量、需要有气节、需要有气魄。而
这些修养,必须靠实践的积累、升华,是实践必然的结果。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解读
“静”的反面是焦虑,“安”的反面是躁动,古人说“心浮则气必躁,
气躁则神难凝”。领导干部的浮躁,表面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实则是
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热衷于大拆大建,沉迷于形象工程,轰轰烈烈
的剪彩换来的却是半途而废的“烂尾楼”。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
戒此顽疾。说到底,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还是因为权力观、
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正确,一心想着仕途升迁,阁顾群众利益,如何静心谋划
长远?正因此,***同志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才能静
心思考,冷静处世,砾砺意志。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
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北大、在民族小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上海考察工作,习近
平同志多次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
无德不立”,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而治国需要的,就是每个人都
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
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同志引用
《管子》中的这两句话,就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天,我
们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
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为改革发展划定了价值
的航标,正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维”,是亿万人民的“价值公约数”。

修身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一一信仰意识、公仆意识、
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
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
民族,***同志多次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等,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尚书)}中的这句话,
以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对举,讲的正是“严于律己、宽以
待人”的道理。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责备别人,总在别人
那里找不是,而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才
能既促进团结,又改正错误;既给人空间,又让人进步。“律己宜带秋风,
处事宜带春风”“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怨己之心恕人”,可谓道德原则中处
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辩证法。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千净净千事》等文中引用

解读
***同志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
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老子》中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会纵容贪欲之火,最终会导致欲火燎原、洪流溃坝;《论语》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手握公权却对牟取非法利益情有独钟,怎能做到洁身自好?***同志反复强调,为官发财,应该两道,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绝不能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最终“不仅毁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害”。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难和易的对比,在“修身”的问题上,体现尤其明显。***同志曾经
引用过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的确,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越是难、从恶越是易,领导干部越要加强内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泻千里。对于普通人,这就需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心怀坚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lJ}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要趋善避恶。“见善如不及”,是要常修为政之
德。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时时勤拂拭”,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
楷模为标杆,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
时时修炼道德的境界。“见不善如探汤”,是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因蝇头小
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
咒”、自设“高压线”,始终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
不丢丑”,切实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见善如不及”与“见不善如探汤”是
相辅相成的,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
而后者则是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如果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那就难
以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如果缺少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那就会突破外在
约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吾日三省吾身。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志多次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
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相互批评要在一定场合内进行,但是反躬自省的自我批评则与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制度约束再紧、外在监督再严,如果内心自律失守,同样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也好,组织纪律的新要求也好,只有最终在每个党员干部心理认同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行之久远,否则反腐败与改作风的风暴之后,一切陈规陋习、不良作风都会卷土重来。因此,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上更应有“响鼓不用重褪敲”的自觉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筑牢思想篱笆、加强党性修养、练就百毒不侵。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2014年“六一”前夕,***同志在北京民族小学召开的座谈会上,
鼓励孩子们要“心有榜样”,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
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引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正是要说明,在生活中
应做到以他人为镜,借鉴好的,加以发扬;照见差的,加以改正。毛泽东同
志曾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正确的大道理”凌空蹈虚,
要让公众感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