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全县良好政治生态的调研报告(7000字)(全文7002字)

关于构建全县良好政治生态的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谈认识、摆观点,体现了以虚率实、虚实结合的行文之道)。纵观我县政治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政治纪律规矩教育、“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干部作风主流持续向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本形成,但一些共性问题仍客观存在,不可小觑(起首段采用起、承、转的手法)。
    一、明心见性,清醒认识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是改进作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最佳途径。善于发现问题,清醒正视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金句,直接可以引用)。调查表明,当前影响我县政治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类。
    (一)政治生活欠严肃。
    (这五个小标题中的“欠”字用得很贴切,很口语化)
    一些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不学习、不研究、不领会,对民主议事的规定、规则执行不自觉、不认真;部分乡镇部门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钝化生锈”(使用生活化的语言,通俗贴切),党味不足、辣味不浓,使“一把手”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其他班子成员得不到真正帮助;少数地方部门“一把手”议事决策时“一孔出气、一鸟独鸣”(用词很形象生动,使人一看就明白),容不下不同发声,听不得半点意见,在重大决策上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行权用权上以权谋私,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大搞利益输送。如此种种,虽属少数个别,但却如滴墨入清水(比喻很贴切传神),混浊(这个词用的好!化形容词为动词,使句子顿时产生动感)了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纪律规矩欠刚性。
    一是还存在不讲政治个例。个别党员干部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评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拉小山头,搞小圈子,致使“老乡圈”、“同学圈”、“玩乐圈”等各种利益“圈子”客观存在。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突出的项目建设、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上依然存在着“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运作、不讲公平讲摆平”(这三句话总结得很到位)的诸多不正常现象。这些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嘈杂(化形容词为动词,产生别样的效果)了政治生态环境。
    (三)选人用人欠引导。
    受前些年政治生态诟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三信三不信”的选人用人怪论怪象。一是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引用民间段子,很形象)的潜规则仍被一些干部信奉。同时,选人用人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也助长了极少数干部“找捷径”“攻偏门”的浮躁情绪。二是信“作秀”不信做事。为拉选票、积累升迁资本,极少部分干部仍然用“作秀代替做事”,耍花架子,搞门面盆景,沽名钓誉、虚报浮夸,误导干部考核,以至于产生了“谈匠不如搞匠”(使用地方口头话)的思维误区。三是信资历不信能力。由于论资排辈的惯性影响,年轻干部滋生熬日子、混资历的消极思想,使得干事创业的锐气受挫,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诸如此类,危害了选人用人的政治生态源头。
    (四)作风建设欠持久。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主要存在“九大问题”。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坐而论道,自说自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权轻责,胡乱作为;心浮气躁,虎头蛇尾;慵懒散漫,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对下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干事创业“玩空手道”、“练假把式”;宏观布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等(这九大问题总结得非常精准,起草同类材料时可参考借鉴)。虽进行了多轮整治,但时有回潮反弹,仍是影响政治生态的主要问题。
    (五)履职尽责欠担当。
    少数领导干部遇事“难”字当头、“退”字当先,遇到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左躲右闪,能推则推。有的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当“两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态”当法宝,把“打哈哈”当护身符(使用对偶手法,贴切形象)。有的在驻村包点上沉不下去,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礼花,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一言蔽之,就是履职尽责不够,担当精神欠佳,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中“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二、追根溯源,深入解析影响政治生态的主要原因
    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其滋生的土壤,不追本溯源,就不能探因究理、正心固本(“探因究理”“正心固本”这两个词很典雅,增强了文章的文气)。综合分析当前我县政治生态建设的总体状况,主要原因是“五个放松”。
    (一)放松了政治生活的要求。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形式化是导致党风、政风变质的重要因素(起首亮明观点)。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严肃,必然破坏党员干部的免疫系统,削弱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必将导致政治学习浮于表面,民主生活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难以施展(这个词用得恰如其分),从而制约党内民主的发展。如不提高警惕,严格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积极的思想斗争将变成自我赞颂和相互吹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也会在“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这三句话提炼得很形象)的错误上渐行渐远(这个词用得好),良好政治生态势必受到损害。
    (二)放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
    讲纪律、重执行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放松纪律规矩的尺度,就必然导致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采用比喻手法,贴切传神)不强;就必然使得党员干部在政策规定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让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就必然滋长搞“下不为例、变通处理”的心理暗示,从而让党员干部始终走不出“人情”“关系”的怪圈。纪律松一寸,歪风长一尺(化用“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俗语,很贴切)。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势必产生政治生态的恶化效应。
    (三)放松了用人导向的宣传。
    用人导向决定用人质量,影响用人公信度(摆观点)。如果用人导向错误,就会模糊干部的努力方向,影响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使“关系升迁论”“作秀升迁论”“资历升迁论”等错误思想,在党员干部的大脑中潜滋暗长。因此,只有广泛进行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强化监督监管,才能促使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从而形成凭实绩评优劣、论奖惩、定升迁的正确用人导向,为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四)放松了作风建设的力度。
政治生态的核心是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采用对偶的手法,使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