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全文4846字)

   
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一、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
    不担当不作为应该算是机关单位的几大顽疾之一,混日子,做事拖拉懒散,遇事打“太极”,工作能拖就拖,能绕就绕,轻者造成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重者很多事情小事拖大、大事拖成顽疾,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一些当上一官半职或者工龄较长资格老的公职人员表现更加突出,都习贯打批发、当二传手、下指导棋。当前,官员“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在基层干部中日渐增多。面对正风肃纪下众多官员被免职、受处分的现状,有的官员开始奉行宁可“不作为”,有的甚至“不想为”,抱着不做事或是少做事的思想,觉得这样就不会犯错误。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暴露的不只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更是公仆意识的缺失、为民意识的淡漠,对此,问责绝不能“磨蹭”。官员不作为、不担当,极大损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助长了歪风邪气,导致人民群众对领导不信任,既损害了执政基础,又助长了社会的不稳,贻误发展机遇,导致单位甚至地区长期发展缓慢,放任“为官不为”的现象不管,必然导致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退化和减弱。
    二、不担当不作为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危害无穷:一是不利于党委、政府政策的落实,影响工作推进,造成工作被动,效率低下;二是干部个人不担当不作为,影响个人的政治前途和进步;三是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影响团队的战斗力。因其思想涣散,碌碌无为,就像团队中的“慢牛”长期得不到改变,致使“快牛”事事操心,整日忙得手忙脚乱。长期下去,心力交瘁,心生芥蒂,没了心力和动力,同样也想会变成“慢牛”,最终团队会愈加懒散;四是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较坏的影响,甚至对党、对政府没有信心;五是影响群众利益,甚至影响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的政治、经济发展。
    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一些干部放弃了理论武装,放松了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造,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出现私利第一,公利第二;个人第一,事业第二;享受第一,奋斗第二的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支撑,思想感情有距离,缺乏敢于担当的为民情怀,缺乏敢于担当的综合素质,利害关系有顾虑,缺乏敢于担当的幸献精神,制度设计有漏洞,缺乏敢于担当的客观环境;二是受社会风气影响,身处其中,身不由己,无法应对各种复杂的利害关系。虽然现在党风逐渐清正廉明,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依然存在。领导干部既是党员,又是单位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人。在面临不同身份可能带来的冲突时,尤其是个人私利受到影题响时,一些领导干部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能正确断利害关系;三是体制存在弊端。现在上级很多责任都下压,所有的问题都要基层干部、网格长承担责任,导致多干活,多出问题,多担责任,很大程度上消减了网格长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干部职数局限,干部提拔调整机会甚少,干部政治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工作待遇低,正常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三公”经费、“三资”管理越来越严格,而乡镇办的任务重且多,基层干部经常性为了开展工作而自己掏腰包,把工资用在工作上,久而久之,影响了干部的家庭生活,影响了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五是缺乏正面导向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现在受“八项规定”的约束,对干的好的干部也不敢发奖金,而精神鼓励,如发荣誉证书等,激励作用很小,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六是缺失容错纠错机制,对敢于担当的干部,对敢闯敢试、推动发展中出现的小失误的干部,缺乏对他客观、公平的评价,致使干部心凉;七是舆论媒体对干部的压力大,老百姓有时候会利用媒体、网络、舆论等手段对很小的事情进行片面宣传,导致干部开展工作时,明明有理,也不敢直起腰板,硬气办事。干部头上的“紧箍咒”太多,导致干部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对的、正确的。
    三、根治不担当不作为的对策措施
    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一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稳定的要素之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担当作为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原动力和精气神,关键是要从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把担当作为一种日常的兴趣爱好,让干部讲担当、重担当、乐担当蔚然成风。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导航仪”,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影响整个单位和部门工作氛围和精神面貌,是营造担当氛围的“领头羊”。领导干部要发挥乐于担当的示范表率作用,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带头营造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善于担当,乐于担当,把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写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实际效果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要营造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工作氛围,让担当者有掌声、受重视、得实惠,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一方面,通过选树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设置担当作为示范岗、举办单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大讲坛”、打造乐于担当的单位部门文化等举措,营造一种“讲担当、重担当、乐担当”和“你担当、我担当、大家都担当”的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工作氛围,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因子”和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当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导干部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而遭遇挫折失误、受到不公平对待、被人误解时,单位应站出来,为他们说公道话,撑腰鼓劲,澄清事实,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绝不能让“领头羊”当“替罪羊”。
    担当精神是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召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长征路上,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不断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让敢于担当在新时代蔚然成风,把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落细落实。
    敢于担当,就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党员干部锤炼担当的政治品格,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使担当永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就是要敏于求知,刻苦钻研,强化理论武装,善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就是要有党性担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保持政治定力,对党绝对忠诚;就是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心怀敬畏、行有所止,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地把“四个意识”转化为党性观念和务实担当,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敢于担当,就要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四个自信”是国家凝聚力、感召力的源泉,是激励人民不懈奋斗的向导和强大精神力量。
    敢于担当,就是要遵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实践要求,不断从“四个自信”中汲取最充沛的养分、最磅礴的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夯实信仰之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忠实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传承者,“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好新的长征路。
    敢于担当,就要直面矛盾问题。在矛盾问题面前,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是否敢于担当负责,是否敢于攻坚克难,决定一名领导干部贡献作为的大小,也决定改革能否得以深入持续下去。当前,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样的关键期,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敢于正视矛盾问题。
    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好时代发展要求,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顽瘴痼疾亮剑,以凤凰涅盘之气度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做到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真正成为战风险、渡难关的先锋模范,而决不能优柔寡断而贻误时机;就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中事物的要害,办事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就是要运用辩证思维综合研判、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协调、运用底线思维行稳致远,着力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决不能敷衍塞责导致问题淤积、矛盾激化。
    敢于担当,就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不敢创新,彰显的是勇气和担当。***总书记指出,“开拓创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有创新才有发展,而要创新就必须具备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敢于担当,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和精神状态,说到底要有一股精气神,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新时代新作为,离不开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创新的核心,党员干部要善于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惯性,有意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并运用它抢占先机厚植优势,以创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在开拓创新中体现担当。当今社会,谁赢得人才上的优势,谁就赢得创新实力上的优势。领导干部要怀有强烈的人才意识,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尽最大可能为各类人才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要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下大力气改进工作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突破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要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加强干部教育,坚持抓早抓常,激励担当作为,引导广大干部转作风、敢担当、善作为;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作风转变、工作落实。要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失误过错、及时澄清保护、用好容错结果,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在整治工作中及时查缺补漏,建立定期自查机制、问题处置等机制,完善工作制度。
    让干事者得到认可,鼓励干部担当作为
    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靠不懈奋斗换来的。为政以公,行胜于言。代表委员们表示,党员干部要求真务实、力戒浮华,以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果说话,以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同时,建议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营造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当下,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仍然需要不断改进,比如有些干部对企业和企业家敬而远之。”金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舒心委员建议,“干部一方面要主动亲近企业和企业家,研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增强自律,在与企业和企业家正常交往的同时,守住廉洁底线。”
    让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滋养浸润。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于丕涛代表认为,应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让担当有为成为思想自觉,“比如,我们开设了党建读书角和党员之家,引导党员职工加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让干部从内心深处形成担当作为的自觉。”
    让埋头实干者得实惠,让不作为者没市场。鞭策干部担当作为,必须从严监督管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长库尔玛什·斯尔江代表认为各级党委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推动主体责任落地,应该用好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并通过检查考核等方式主动发现和纠正干部不作为问题,推动主体责任落地生根,提升监督成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