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如何建?(全文2275字)

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如何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品牌化,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提升农业品牌化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此情境下,品牌化建设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绿色农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  “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将进入新阶段,这既给农业品牌化建设带来新机遇,又提出新要求。我国对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关注由来已久,数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一村一品”“三品一标”“农产品注册商标、知名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等品牌打造理念,明确要求通过“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为支撑绿色农业品牌化建设,国家层面近年来先后启动了包含种养、加工、展销、消费全过程的绿色化建设,推出了涉及田间管理、生产技术、产品认证、食品安全、品牌价值评价等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有利于绿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平台载体。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二品一标”(不含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总数已超过4.6万个。在国家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大势下,农业农村部除了每年一届的农交会,还开展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活动,并不断牵头发起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品牌化建设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对照国家以品牌化支撑绿色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当前各地绿色农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较集中的问题。一是绿色农产品总量供给不足。受制于分散化土地管理模式,农业规模化经营不足,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大,如果不严格加强农产品的管理将会对品牌维护造成冲击。二是绿色农产品认定运营成本控制有待突破。认定检测费用高,产品认定后其种植、采摘、流通的全过程监管成本高,同时优质优价的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健全,企业负担重。三是产销对接体系待通畅。农产品仍深受市场波动影响,加之采摘时限、保鲜存储以及信息问题,产品滞销现象屡有发生。未来以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