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需求侧管理(全文2247字)

科学认识需求侧管理
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是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管理”。为什么要在此时提出注重需求侧管理?怎样进行需求侧管理?需要科学认识并采取精准措施有效应对。  从新发展格局战略高度理解需求侧管理  中央在此时提出需求侧管理,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新篇章的着力点之一,是中国将成为世界消费中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生产中心和世界消费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个生产中心,同时也成为中间产品的需求中心。中国目前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未来时期,中国不仅要稳固世界生产中心的地位,还将成为世界消费中心,这是由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巨大的支付能力所决定的。我国有着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世界工厂”(供给侧)伴生“世界市场”(需求侧),“国际大循环”迈向“国内大循环”。***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可以预见,未来时期,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忽视这个市场,只有深入参与这个市场才是有竞争力的。  身兼世界生产中心和世界消费中心双重地位,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前所未有的地位变化。成为世界消费中心这一全球战略地位变迁,必然对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要求。  从社会再生产理论高度理解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