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调研报告(全文3181字)

晋城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调研报告
◎ 殷 辰

  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为载体、以综治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底座、以延伸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

  一、当前现状和主要做法

  我市6个县(市、区)、84个乡镇(街道)、2213个村(社区)共划分8816个网格,配备网格长8857人,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人员、群众等担任。

  (一)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结合实际,以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为原则,按照社区每200-500户、农村每100-300户的标准,以街巷型、楼院型、单位型分类划分网格,实现服务管理的直达和高效。

  (二)明确网格工作内容。结合村(社区)工作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主要有七项:一是宣传政策法律,二是采集基础信息,三是了解社情民意,四是开展便民服务,五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六是协助做好人口管理,七是开展隐患排查。

  (三)整合网格服务资源。整合村(社区)内各类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个党员都在网格中,建立了社区党员、驻区居民、驻区单位、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各种信息库,形成了“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

  (四)规范网格工作机制。实行“六步闭环”工作法,从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到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实现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五)完善信息平台功能。一是视频监控方面,依托视频联网“雪亮工程”智能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二是综治信息系统方面,依托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形成分流指派、调度的日常工作机制。三是终端配置方面,依托“平安山西”手机***PP,信息上报数量、质量工作逐步规范化。

  二、初步成效

  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在社会治理网络化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网格化服务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提升了基础信息掌控水平。通过网格长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以人房信息为基础,将铁路护路、综治信访、志愿者服务、安全生产、特殊人群、治安信息和消防安全等48项信息尽可能纳入了信息平台,为部门资源的整合共享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网格化管理这个“底座”,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有效融合了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监控研判、社会组织入驻、心理咨询等功能,实现了联网运行,形成了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于一体的指挥调度平台。网格长发挥熟悉基层的优势,经常入户了解,建立起了直接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提升了矛盾纠纷调解水平。网格化将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便于第一时间感知矛盾、发现问题、化解冲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