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亚夫先进事迹(全文1931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亚夫先进事迹

    赵亚夫,55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农民一块苦一块干,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50多万亩,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担当。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扶贫先进人物、全国老区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党的十四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没有什么追求,比奉献农民更有意义
赵亚夫今年75岁,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5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心系“三农”,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农村。1961年,20岁的赵亚夫从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激发了他投身农业科技的责任和改变农村面貌的志向。196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看完电影《雷锋》之后,他被雷锋精神深深打动,被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所感染,对党更加崇敬、更加向往,坚定了为党工作、奉献农村的决心,连夜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时起,他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脚步和奉献的身影。1993年,他当选镇江市人大副主任时,仍难以割舍乡土情怀,提出不驻会请求,坚持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200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本可以颐养天年,但看到茅山老区还尚未脱贫,农民还没真正富裕起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不顾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坚持到贫困落后的戴庄村、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努力让一个最穷的村实现真正的小康。十几年来,他与农民一样在地里摸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如今的茅山老区,已是田野风光如画,村民安居小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