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读后感400字(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我自小喜读历史书,记得从前上大学时在图书馆借了本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简直爱不释手,很快便读完并做了大量笔记,这本书名字叫《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全书有五百多页。该书记录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对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及看法,确是一本不错的书籍。在本书中,毛泽东对很多历史人物作了独特的点评,在此我想举若干个对我影响深刻的人物点评着重说一下。

帝辛

先说商纣王,毛泽东对商纣王这个人的态度并不是如大多数人们想像的那样认为其是个不折不扣的可恶而暴虐之君。相反,毛泽东以为商纣王是个文武双全、较有作为的能主,这是为何呢?当时我读及此也很有疑惑,因为在以前看的历史类书中我认识到的纣王那可都是暴君的典型代表啊,而且是无一例外。现在毛泽东居然说他是受冤枉,对国家有功劳的人,这无疑激起了我很大兴趣。从毛泽东的观点讲,纣王因在亡国之前打了几年的徐州,虽然最终胜利,但军队损失惨重,且俘虏了很多敌军(我想俘虏甚至可能比自己军队还多)。此时此刻,不道德的周武王就趁此良机发兵攻打商国,结果致使纣王雪上加霜。不巧刚刚抓到的俘虏也趁机倒戈,反扑纣王。这样一来,神武的商纣王最终腹背受敌,被迫自焚而死。如若这一观点可信,那么数千年来在人们心目当中的英雄周武王可就要大失民心了。他有可能从一个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的明主变为一个无端侵略他国、占领他国的侵略者头子,我想这罪名武王恐难承受。

毛泽东认为商朝亡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量的俘虏在周军来犯之时纷纷“倒戈”;二是商国内部有周国的内奸(也就是指比干、箕子和微子)。基于以上两点,周武王伐商才能够取得胜利。

我在读到这本书前,从未知道有给商纣王翻案的人或著作,而毛泽东能以对商末历史的一些研究和分析判定纣王其实不是很坏,且有功绩,这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我不是历史学家,所以我不能判断毛泽东的看法是否可信,所以也就只能是把这种见解当作一种对历史的全新解读而看待了。

“合纵”和“连横”

说完纣王,我想讲讲这个战国时的两大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的策略,即“合纵”和“连横”。以前读历史书,只知道有这两大策略,却不明就里,根本不知道为啥叫这两个名字。如今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现引文如下:

因为战国是“七雄”,这七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个特点: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为界,西部关中有强秦,东部是其他六个国家,从北向南,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地连南北,南北为纵,六国联合就叫“合纵”;秦在西,向东扩张,拉拢六国中的亲秦派,对付反秦派,各个击破,东西为横,就叫“连横”。

这个解释很好,使我记忆颇深。

孔丘

接下来是关于孔圣人的,毛泽东是从学术和政治上来评价此人的。从学术上讲,孔子很有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巨大的贡献,这可谓是其长处;然而从政治上讲,毛泽东认为孔子所倡导的儒家“仁爱”学说就是大空话,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毫无意义。晚年的毛泽东更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大肆批判孔子,认为儒家的“博爱”(爱惜天下所有人)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对于一些非无产阶级之人怎能去爱,爱了阶级斗争还搞什么?

毛泽东对孔子的如是评价,以我个人看来理由是完备的,倒也在理,虽然政治上严重批判了孔子。要想,孔子那个时代可谓是兵荒马乱,故他的思想是想要天下不再有战争;所有人民都能安居乐业的最理想状态,可能也就是我们现代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吧!我认为,孔子的理想虽严重不符实际,但理想终归是好的吗,可以谅解。而毛泽东对孔夫子的种种非议也有促进时代和思想进步的作用。

秦始皇

秦始皇这个人在我们常人眼中一直是暴君的形象,对其也是贬多赞少。而在毛泽东看来,秦始皇是个很有作为、功劳甚大的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较佩服他,这为何呢?

毛泽东历来是崇尚法家而贬斥儒家的,而秦始皇又是信奉法家的那一套理论并用于实践的人,因此毛泽东从思想上就自然地会站在秦始皇一方,决不会倾向于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毛泽东以为:秦始皇是个典型的“法后王”思想者,不然他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就因为他杀了几百个人,又烧了点书,就批判他,否定他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这显然不正确,有失公允。

我认为,秦始皇之所以会被毛泽东推崇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始皇帝主张法家那一套,并依靠“法后王”的典型代表李斯统一了六国,实为功不可没。而相较之,孔夫子所提倡的儒家“法先王”只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空谈和梦想,毛泽东显然要严厉指责。

刘邦

提起刘邦这个名字,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能以一小亭长的身份起家,并干出一场轰轰烈烈之大事来,实属不易。毛泽东对其评价是:刘邦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在秦末诸侯林立的动乱社会中,刘邦最终能脱颖而出那决非运气太好。在他的身上,确有些优秀品质。毛泽东认为,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原因有:其一,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其二,刘邦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也就是善于用人。而对手项羽则刚愎自用,不信任属下。

记得从小时候起,不论是在历史书里还是电视上,我都看过很多关于汉高祖刘邦的事迹,因而对其人也是知之不少。我总以为:刘邦人缘好,手底下智者良将甚多,依靠他们成就帝业应该不难;相较之下,项羽却是好单打独斗,欲以一己之力成就王业,实在百倍艰辛。

梁鸿

梁鸿者,东汉经学家(大儒)。他少年时博学多才,但却不肯为官,只有携妻孟光隐居山中度日,因此家境十分贫困。一次,邻居对梁鸿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做饭用吧。”面对帮助,梁鸿却说:“小子鸿,不因人热者也。”这就是有名的成语“不因人热”的由来。

毛泽东对梁鸿此举曾表示过大加赞赏,并激励人们:人穷志不穷,要像东汉梁鸿那样,做个硬汉。

在我看来,毛泽东对梁鸿此举的绝对肯定和支持显然不准确,有失偏颇。人生在世,谁能没有受人帮助的时候呢,而梁鸿却在别人要帮助自己的时候,还拒绝受人帮忙,这显然会给人一种不尽如人意,好心当作驴肝肺的感觉。我想,这应该与其高傲且不通世俗的个性有关。毛泽东之所以会鼓励大家学习他,这是和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分不开的,毛泽东迫切希望大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面对贫苦,不要害怕,也不要希望外国会援助你。然而,我坚持认为,这种不屑于受人帮助的做法,虽然他表现出了你不怕困难、骨头硬的优秀品格,但在我们今日的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得到提倡的,会给人一种“装”和“死要面子”的感觉。

曹操

曹操,汉末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历史上的最伟大贡献就是,统一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北方。

在世俗人们看来,曹操是一个白脸奸雄,不是啥好人。然而,毛泽东对曹操是称赞有加,对其在历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深表赞同,并且坚持要给曹操平反,还曹操一个真实的形象。毛泽东曾说过:“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被抹黑,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要维护封建正统。所以这个案要翻。”毛泽东认为,曹操对北方一统的贡献不仅仅是使北方人民脱离了战争苦海,更是为西晋日后对全国的统一做了铺垫。不然的话,南北方的统一可能还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

在我看来,毛泽东因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很敬佩,所以对曹操大力赞扬是不奇怪的。另外,毛泽东作为一位诗人,特别喜欢曹操的诗。这种种因素无疑会增加毛泽东对曹操的功劳大肆渲染,而对其过失尽量少提和辩解的结果。不过,我想即使毛泽东不大肆称赞曹操,很多了解历史的人们心中也会有着对曹操的肯定态度,因为曹操确实对国家做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贡献。

苻坚

苻坚者,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他在位时曾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当时长江至淮河以北广大地区)。383年,苻坚不顾朝臣多数人的反对,坚决要兴兵伐(东)晋,而后遭受惨败被杀。后世学者多以为:苻坚不听朝臣劝阻而执意南伐东晋,这是他在淝水之战的败亡之因。

毛泽东做为一名军事家,在评论淝水之战的失败教训时是这样说的:“(苻坚)错在倾巢出动,若一二十万人更番迭试,胜则进,败则止,未必不可为。”可见,毛泽东对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出的评价是很新颖的,他打破了旧时学者传统的只看到了战争失败的背后原因,而未从这场战争上找原因。毛泽东认为,苻坚仗着自己百万大军,就不顾一切的倾巢出动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而应该把百万军队分成若干分队,轮番出击,这才是进可攻、退亦可守的明智之举。

当我在读完这篇《淝水之战中,苻坚失误何在》的文章后,确实觉得在战前时,前秦的群臣劝说苻坚不要兴兵实在有些理由不足,因为当时苻坚手下作战士兵号称百万,要想消灭东晋,这在常人眼里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么,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就不能只归于苻坚不听劝阻,执意南侵了,而是要归于这场战争的原因。我想:假如苻坚有很高的军事指挥能力,手下又有一批谋臣和武将出力的话,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晋相较,或未易量。苻坚败就败在了骄傲轻敌,没用对人上。

陈庆之

今日读书至南朝梁时陈庆之事迹处,不禁大惊,为何呢?因为陈庆之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即以手下仅7000士兵居然北上一路打败了北魏当时总数三四十万的大军,并且顺利攻占了北魏首都洛阳。

毛泽东读过陈庆之其人传记,很是佩服他,因在其传批语中写有“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一语。

就陈庆之创的这个奇迹,我特别上网进行了搜索,见网上确有人提出质疑。我想,这事儿让谁能不起疑心呢?他陈庆之就是再有军事才能,手下那7000人武艺再高强,估计也不至于能够抵挡住北魏当时三十多万的防守兵力呀,尚且不是只有抵挡而是能够击溃北魏军。难道那7000人都是变形金刚,还是人手一个冲锋枪?我实在难以相信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倘如事情果真如此,史家没有虚造人数,那么我真是要佩服死陈庆之和其手下的那百战百胜的7000将士了;而为北魏诸统帅感到莫大的耻辱。

苏定方

苏定方者,名烈,以字行,唐初杰出军事将领。在他入唐以后,曾为唐朝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为唐初辽阔疆域的打造起了很大作用。

毛泽东在读其传记时曾批语:苏定方,名将亦大将。

我很早就知道苏定方这个名字,并且很是欣赏他。上面的陈庆之这个人,说实话吧,我此前并不了解,更不晓得他有如此“神通”。但是,对于这个苏定方,我中学时便极为熟悉,很景仰这个人。在很早的时候,我便有这样一个想法:即如果在一场战争中,以李靖为统帅,李勣为副统帅,苏定方做先锋的话,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为他们三人无论其中是谁都能独当一面,三人合力必定会是“军事铁三角”。他们的配合,我记得在唐灭东突厥的战争中有过一次。时至今日,我的这个想法都未变。

明代宗室之祸

近些年来,我从书中及讲座中或看或听到很多有关学者或专家在讲述明朝的历史。对于明朝最后灭亡的根源,也是众所纷纭。我想这并不奇怪,因为明末的危机实在太多,就其中任何一个都会给大明王朝带来很大威胁。然而,今天我在读书中,当看到书中对于明代宗室问题的介绍时,我吃惊的发现这个问题居然也是造成明亡的巨大隐患。

当年朱重八借鉴西周王朝分封诸侯王,而得数百年基业的经验,于是便将自己的好多儿子封为王,用来拱卫京城。朱重八还给予他们很多权力,以便使诸侯王有强大的实力镇守四方。“靖难之役”以后,朱棣鉴于诸侯王实力太强,便大大削弱他们的实力,并禁止他们从事士农工商活动,以此限制他们互相勾结叛乱。这样一来,各诸侯王以及他们的亲人们,也就是宗室们便成了一群不干活、不出力,且一切吃喝拉撒全由明朝廷全包的“啃明族”(此词系本人有感而创)。在明朝初期,朝廷尚能养活他们,但随着“啃明族”的一步步壮大,朝廷每年花在这邦光吃不干活的人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明朝财政危机。据史料载,明万历年间的“啃明族”竟发展到几十万人,这些人动不动就会向朝廷要钱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明朝后期,财政危机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宗室们的骄奢淫逸有关。由此观之,明朝最后的灭亡应有这些宗室们的一些责任。我这里还想指出的是,对于这邦“啃明族”的大肆花销,明朝廷并不是没有重视,而是始终不能有一些行之有效、彻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当我读完书中对于明宗室的详细介绍后,我也很是为明王朝感到悲哀。国家养这么多能够花费国库几分之一财产的人,何用?可是这是先祖规定,谁能更改。既不能更改祖宗成法,又找不到根治此问题的办法,那我想明朝廷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