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全文11937字)

荣誉
——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

    荣誉作为贡献的象征和功绩的标志,历来为人们赞美和追求。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就是君子以终生得不到他人的称赞而引以为憾。孟子则说: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意思就是说,有美名盛誉在身上,远胜过那些锦衣华服。而我军的荣誉,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与国家的尊严、军队的声誉和个人的荣辱紧密相连,就像骨头之钙质,支撑着军人的精神特质;就像身体之血液,传承着军人的崇高追求,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用奋斗诠释忠诚,用青春兑现誓言,它犹如军人之第二生命,更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正确认识个人荣誉
    荀子说“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老百姓也常讲,“树活一层皮,人争一张脸”“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只有对荣誉的强烈追求,才会有建功立业的不竭动力。军队与荣誉相生相伴,军人与荣誉息息相关。军人对荣誉的追求,是基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军人是爱善的,因而谁都愿意到有荣誉的单位去,并愿意与荣耀的人和事相联系;军人是爱义的,愿意在重要时节和重要的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以求作出贡献,表现自己;军人是爱功的,对参加诸如重大的阅兵、庆典等活动,总是有着满腔的热情。从跨入军营的第一天起,荣誉就伴随着我们的进步和成长,它对军人有着强烈的召唤力和吸引力。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既是“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军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决不能随意地把个人荣誉看重了、看过了、看偏了。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立正导向方为根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继承弘扬优良传统。朱德总司令曾经形象地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荣誉感融入了人民子弟兵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报效、对使命的献身,激励着我军官兵一次次跨越生死、前仆后继,一次次攻坚克难、夺取胜利。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先后开展了许多争创荣誉的活动,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立功运动,仅第四野战军获得“功臣”称号的就占总人数的29%,大功以上功臣占总人数的14%,全军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荣誉、个个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可以说,我军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全军将士把奖章证书作为战沙场、戍边疆的精神动力,把立功授奖作为不惜牺牲的最佳褒奖。近几年军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都是官兵扎根军营、奉献岗位、苦练精兵的巨大激励,我们要刻苦学习典型、努力争当典型。
    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导向。近年来,随着中国步入“流行偶像时代”,大多数人的偶像和“人生导师”,悄然地从在此之前的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陈景润,换做了天王、影后、小鲜肉等,追星族、低头族、游戏迷强势“崛起”,有的以“炒作”为荣,以颜值论“最美”,随着而来的是人心涣散、浮华娇作、醉生梦死、不务正业,悄然腐蚀着我们的价值观、荣誉观,西方“奶头乐”战略正在生效。大家熟悉的“话题女王”范冰冰,曾领取德国、意大利汽车生产集团颁发的“国家精神造就者奖”,被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讽刺为“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并遭到广大网友的猛烈“炮轰”。轰动一时的偷税漏税案件,也最终以补交8.83亿元落下帷幕。网上热议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例如“屠呦呦一生研究敌不过黄晓明一场秀”、“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等等观点。对于军人而言,这几年也频频出现“要求军人让座”“质疑军人依法优先”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时刻高度警醒、正确认识,决不能继续沉浸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陷阱之中。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军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设计,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这些既是军队荣誉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更为完善荣誉体系建设提供了法理基础。我们要坚决打好军改“第三场战役”,不断保持军人荣誉感、自豪感,珍惜军人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受人尊崇感。
    三是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总的来看,绝大部分同志都能珍惜荣誉、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但也有个别同志,看待荣誉的角度存在偏差。比如,有的同志看有形荣誉多、看无形荣誉少,把拿了多少奖状、证书当成最终目标,对于默默无闻的工作不愿付出;有的认为自己干的不比别人差,吃的苦也不比别人少,如果没赢得荣誉就相当于白干,内心可能比较气馁;有的感到,获取荣誉需要洒出辛苦的汗水,拼死拼活就为拿个荣誉不值得,对获取荣誉有无所谓的思想;有的看个人荣誉大、视集体荣誉小,觉得个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集体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有的甚至投机取巧、一心钻营,个别满服役期同志可能想着最后要“捞一把”“拼一拼”,为能立功受奖而费尽心机。这些错误态度犹如思想上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摈弃。我们要认清奖章证书不仅是军人荣誉的符号和形式,更代表着军人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是官兵强大精神支柱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而不是拿来作为个人发展的砝码和炫耀的资本。
    (二)“道是无形却有形”,精神褒奖更为恒久。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部分官兵由于物质利益观念的强化而忽视了精神追求,抱有荣誉面前“要实惠”的片面认识,认为“立功不如行赏,嘉奖不如加饷”,一味地追求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固然需要,《纪律条令》规定,我军奖励原则是“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我们每年评优训练典型、学习典型等,都会伴有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目的上是相同的,都是激励受奖者再接再厉干好工作,但真正的荣誉应该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在激励,与物质性荣誉相比,精神褒奖更持久,能产生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一首诗也这么讲到,“荣誉见证的,是一种精神,是军人的光荣与梦想……至高荣誉,无形。”有一个有关新中国将帅让衔的故事,让我找到了荣誉无形的坐标和典范。被誉为“开国第一大将”的粟裕将军,一生战功显赫,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家。在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都对粟裕赞不绝口,认为应该给他授元帅衔,但是他却主动写信给党中央请让元帅衔,最终改授大将军衔。当时有人知道粟裕没评上元帅,为他鸣不平,粟裕知道后,却淡然的说:“有主席对我的肯定,有部队对我的支持,这就够了,要什么元帅呢?”只有像粟裕这样视军人荣誉为无价的人,他们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所获得的精神褒奖才是真正的荣誉。我们再看看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那十五名从生命极限五千米高空跳下的勇士。十五勇士历经7个昼夜,冒着多次余震,翻山越岭,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查灾情,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并写下了:“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的决心书。抗震救灾战士们的壮举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无法褒奖的,而等待救援的灾区群众打出了“关键时刻还靠人民子弟兵”的横幅,正是对我们军人的最高褒奖。金钱的背面是写不出也留不住故事的,而一枚枚勋章、一张张奖状后面流淌的则是绵绵不绝的军人荣誉,这比任何物质奖励更为持久,更让人难忘。
    (三)“任尔东西南北风”,笑对得失更为珍贵。我们每名官兵要把评功评奖、士官选改作为考验自己人品、能力素质的一场考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得失观,要讲风格、顾大局,发扬在评先评优中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的好传统、好做法,把对单位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贯穿到整个评功评奖中,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一,要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待得失。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常说要争在平时,不要争在“评”比时,就是阐明了“有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的道理。我们要懂得这样一个真理:一定量的获得、一定量的进步,是一定量的付出和一定量的劳动的结果。广告上有个舍得酒,世上的事情有舍才有得,只想得到,不想付出,该放弃的不愿放弃,不该得到的也想得到,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即使暂时得到了也会失去。
    第二,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得失。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的典故中有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看起来是得,其实是失。若一味将个人荣誉视作人生中最美丽的“光环”而自我炫耀、止步不前,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
    第三,要用淡泊的情操对待得失。诸葛亮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淡泊是一种觉悟、一种思想境界。在河南龙门石窟那个地方有个大肚佛像,两侧有幅对联写到:大肚能容,容人间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同理,没有文化的人是愚蠢的人,而愚蠢的人是必然想不开的,也必然战胜不了自己,超越不了自我。金一南教授写的《心胜》一书中有一句话“战胜敌人有两次,一次是在内心”。我想说:取得成功也有两次,一次是在内心战胜自我,另一次才是去战胜走向成功道路上的困难。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部队这所大学校、这座大熔炉的培养和锻造,要成长为“四有”新人,成为一个有智慧、有觉悟的人,成为一个凡事都能想得开、任何困难都敢面对和都能战胜的人,这样即便是在评功评奖、士官选改这样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些失利和挫折,但只要你是个聪明人,正确对待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更何况我们作为军人,把生命和青春都已经交给国家了,更应该对名利抱一种超然的态度。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对个人得失也要有淡泊的态度,要站得高,看得远,以从容的态度“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而不要对身边的、眼前的、局部的、暂时的得失看得那么重。请大家记住:个人荣誉远没有军旅铸造的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重要。
    (四) “红花更需绿叶衬”,谦逊礼让更显风格。有人说:对待使命要举轻若重,对待荣誉要举重若轻。对于军人来讲,在荣誉面前,是争还是让,是伸手要还是不计较,体现的是风格,折射的是品格。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作战勇敢,武艺高强,是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但每次论功行赏时,他都退居庭外,从不邀功争赏。在一次平定河北战乱后,随军诸将都坐论军功,唯“异独屏树下,谦逊礼让”,不计较赏赐多少,被人们称作“大树将军”,成为千古美谈。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长盛不衰、称雄乒坛,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在幕后有一支超级陪练团,他们默默无闻付出心血,甘当绿叶无怨无悔,令无数国人感叹钦佩。现实生活中,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由于名额条件等限制,有时我们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但不一定人人都能立功受奖。我们要想获得荣誉,必须要靠过硬的素质、靠在单位长期一如既往的奋斗、靠积极的工作和遵章守纪。雷锋同志说,“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我们既要敢于拔尖、力争上游,更要有“战友受奖我称快,他人光荣我喝彩”的胸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当别人取得荣誉时,大家应当真诚地向他祝贺,克服“红眼病”,不说“风凉话”,下决心迎头赶上,在学习中前进,在竞争中赶超。就像有的战友说,同志的“志”字底下有个“心”字,表明战友间要真心交往、以心换心。咱们在荣誉面前主动推功揽过,就会跳出个人小圈子,心底无私天地宽。
(五) “莫把昨日当今日”,不忘初心更显担当。曾经有人问国际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您导演过许多部电影,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导演说:“下一部。”有人问球王贝利:“你进了那么多球,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贝利说:“下一个。”从简单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荣誉固然可贵,但不是自我欣赏的装饰品,而是再接再厉的出征号。一个人如果取得了一些荣誉,就骄傲自满,往往是不求上进、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人曾对美国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后的科学成果作了考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