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村振兴生态 循环驱动乡村振兴(全文3338字)

构建乡村振兴生态 循环驱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战略行动,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得到重要基石。陕西省要做好乡村振兴,应科学统筹人才、政策、市场、企业等要素资源,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生态。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创新农村治理方式、提升农民知识层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主推作用,实施金融性政策向农村倾斜,吸引社会资本反哺农村,鼓励农村合作社等多种企业化模式与现行“两委”农村治理方式有机融合。加大农村人才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养数量,引导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选拔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形成政府、产业、人才、文化等资源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生态。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人才在乡村振兴生态中的主力作用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首要的是要抓住人才这个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培养出一大批素质优良、结构科学、作用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发挥人才的“头雁”作用,带动农业、农村、农民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府要深化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加大对农林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林研发水平,根据地域差异培养高层次农林管理人才,各级政府应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性改革,形成有利于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

二是做好返乡创业人员保障。返乡创业人员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思维,与农民的认知和思维差异较大,与当地农民的交流缺乏,容易出现“孤军作战”的尴尬局面,县级政府和乡镇级政府要主动靠前服务,解决其面临的各种困难。村级“两委”要主动融入返乡人员的创业过程,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创业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注重农村现有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两委”班子配置,在农村现有人员中识别“土著型”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培训、外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进一步培养提升其乡村振兴能力,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四是持续开展农林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电影、讲座、文艺活动、智慧农业演示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让全体农民更多的了解、掌握科学施农知识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方式。激发农民自身乡村振兴意识,形成全民想振兴、全民干振兴、全民能振兴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政策在乡村振兴生态中的助推作用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需要政策、科技、金融、市场、资本等诸多方面的资源有效配合,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各方,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一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层面在2021年已经明确“土地出让金的50%要用于乡村振兴”,但是具体怎么用,各级政府还没有出台政策。同时,偏远地区土地财政较少,大部分是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这些地方如何实现财政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因此,政府应从更大的层面因地施策、实现财政政策的精准支持。

二是加大倾斜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乡村合作社、村办企业、个体户探索使用基金、债券、投资等多种金融方式融入乡村振兴中,政府性金融监管机构应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分门别类的出台一些有地域限制、行业范围、具体标准的倾斜性金融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三是科学规划乡村布局,探索创新土地政策。现有农村宅基地与基本农田互相交织、错综复杂,农民居住分散,大面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