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全文3359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百年夙愿。1978年,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又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持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1840年鸦片战争,将古老而富饶的中国拖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剥削和压迫。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百年夙愿。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瞄准现代化目标,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紧迫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压制,我国不得不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国防建设,以及发展为国防建设服务的重工业,导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较慢。1971年,国际社会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意味着中美关系解冻,我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到世界主题正在发生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此背景下,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便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努力,我国人民实现了富起来的夙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但是,这种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内容主要限于物质和文化生活层面。  人民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有了提高生活品质的新需要。人民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方面,对政治、生态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人民期盼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2020年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