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22年如东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5043字)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陈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7年以来的五年,是如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经济总量超千亿、发展速度夺第一、项目建设扛红旗、文明创建获殊荣、综合排名快前移”等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如东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经济发展奋勇争先的五年。我们紧扣“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倾力书写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发展篇章。经济总量大幅攀升。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五年间连跨五个百亿台阶,年均增幅全市领先。人均GDP超过14万元,比2016年增加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8.5亿元,五年增长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7万元升至4.14万元,连年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长20.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从第51位跃升至第33位,上升幅度全市最大。实体经济更加厚实。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1750亿元,是2016年的1.7倍。累计实现工业入库税金256亿元,培育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亿级企业22家、50亿级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0家,总产值达到1640亿元。爱朋医疗、恒辉安防、海力风电先后上市,***股上市公司达到6家,总市值近千亿元。新增应税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较2016年翻了一番。创新发展有力推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出台制造业创新发展30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五年净增9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2.7、12.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6%。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增至29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中天科技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33个,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74人,产才融合工作法入选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项目建设扩量提质。成功举办海洽会、如商发展大会、金牛奖颁奖典礼等活动,每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均在1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均在20个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达到65%,重大项目招引创历史最好水平。健全领导挂钩、现场观摩、考核评比等机制,滚动实施62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金光、桐昆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相继落户并顺利试生产,项目建设综合考核持续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着力破解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4万亩,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整体形象奋力改善的五年。我们致力打造越来越好的如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百姓认可度,如东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更富特色、更具影响。向海名片逐步擦亮。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LNG接收储运为主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绿色能源板块应税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能源岛建设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石油LNG接收站年接卸量达到718万吨,创历史新高,省LNG储运调峰工程开工建设,协鑫汇东、华润能源LNG接收站项目加紧推进。总投资686亿元的13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央视等媒体持续关注,今年新能源年上网电量将达到160亿度,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2倍。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房屋征收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6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9个,县城建成区新增7平方公里,河东片区建设日趋加快。实施人民路、江海路改造等市政重点项目59个,文体中心、青年公园投入使用,“三河六岸”主体工程对外开放,鹤鸣公园、三号街区、雨润新文化广场、中骏世界城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振了全县上下的信心士气。镇村基础不断夯实。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省市特色田园乡村9个、美丽宜居乡村19个,栟茶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创成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豫镇入选全市唯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地理标志拥有量全市最多。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刘埠渔港试运行。建成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镇一厂全覆盖。畜禽养殖污染、内河非法码头等专项整治全面完成,“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2.4%。新增绿化造林4.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3%,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如东湿地被列为全国五大滨海湿地保护区之一,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建成运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进入长三角多层次交通规划,并纳入省铁路发展“十四五”开工建设项目库,洋吕铁路、洋通高速二期开工建设,海启高速、228国道如东绕城段、334省道如东东段建成通车,累计建成高等级公路9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42公里、农桥172座,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新汽车客运站建成启用,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工程投入使用,5万吨级重件码头、G2G3液化品码头、通用码头扩建等工程交工验收,黄海二桥、金牛码头作业区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民生事业奋进前行的五年。我们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时刻心系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让生活在如东、奋斗在如东的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约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高质量办好各类民生实事。新建、扩建教育项目110个,成功创建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高考主要指标连续28年全省领先。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防疫成果巩固稳定。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2岁。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栟茶古镇中市街开街,掘港国清寺遗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杂技、舞蹈等文艺精品多次荣获国际级、国字号荣誉,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强村加油站投入运营,对口协作取得新进展,获评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单位。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超过4.5万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特色经验获全国推介,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52%,低保标准提高65.2%,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4150套,改造农村危房1900余户,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实现医保市级统筹,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超过80%,长期照护保险经验做法成为全省典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法治如东建设不断深化,“两防”机制全国推广,“七五”普法全面完成,获评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获评省级人民满意窗口。深入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成全省首家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洋口村、虹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开展“警格+网格”融合联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领先。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政府建设奋发有为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一项一项抓改革,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如东的事业推向前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累计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3项、下放537项。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全省试点,不动产登记“一证通办”全省先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完成政务服务“2330”目标。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58.3亿元,发出全省首张自主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年均增长15.8%。设立“县长质量奖”“金梧桐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领先。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完成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省级开发园区“区镇分设”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洋口镇通过省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验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三大县级和五家园区国有企业集团,在全省率先设立国资监管机构。实施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力度,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和全市唯一国家级现金服务示范区。作风效能常抓不懈。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主动依法接受各方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分别达到96.7%和94.9%。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以贯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侨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外事侨台、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供销、档案、老干部、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首这五年,“奋勇争先、奋力改善、奋进前行、奋发有为”已经成为如东工作的鲜明底色,也是属于全体如东人民的宝贵财富。五年来,每一个拼搏的场景都令人感动,每一项精彩的突破都应当铭记,每一份闪亮的荣誉都值得珍藏!这一个个、一项项、一份份,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打下的扎实基础,也是全县上下践行新时代“狼性精神”“牛劲品格”的最好诠释,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焕发出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更好的美感与温度,让每一位关注如东、热爱如东、建设如东的新老如东人都充满喜悦、无比自豪!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如部队指战员和各人民团体,向在如投资发展的海内外客商和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如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如东各项事业还处于爬坡过坎、奋力赶超当中,丝毫容不得我们躺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最大的不足在于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支撑作用相对偏弱,园区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待提升;最大的短板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创平台、创新主体规模数量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大的制约在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人口人才集聚能力需要增强。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供给、安全生产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弱项。政府运用创新思维、法治手段、市场机制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新一届政府即将履职的五年,是如东在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中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如东进入跨越赶超新阶段的战略判断,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综合考核、百强排名等全面赶超的总体要求。完成跨越赶超的使命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外部形势、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也要看到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四化同步”并进,对转型发展、促进循环带来的新机遇。我们既要看到如东面临着刚性约束增多、高质量发展难度加大的新压力,也要看到在困难之中,蕴藏着倒逼落后产能、发展沿海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动力,更要看到我们多年深耕沿海开发,打基础、抓项目、强园区、增实力形成的新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批复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中央要求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体来看,今后几年,如东稳的态势在持续、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成长、好的因素在叠加,正处在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将立足于“沿海是最大优势、赶超是最大任务”的基本县情和最新要求,聚智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以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和锲而不舍的坚韧求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发展方式和路径的深刻变革;以强担当、强自信、强合力的胆识和气魄,切实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赶超。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县委“四个提升、两个转变”和“三强三新”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好向海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定位是:实现三个确保、把握六个突出。三个确保: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实现赶超;确保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进入前25位。六个突出:突出向海发展。沿海是如东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能源岛、风电产业的逐步崛起,金光、桐昆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让我们尝到向海的“甜头”。国家和省市将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重大战略抓手,县委将“向海发展标志年”摆在“六个年”首位,更让我们坚定向海的“奔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推动目光向海、力量向海、要素向海,强化重特大项目支撑,着力壮大向海产业,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