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作汇报(全文3571字)

    供热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市城市集中供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集中供热的普及和热电联产技术的推广,集中供热逐步取代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供热为辅的集中供热方式。近年来,全市供热总面积每年以500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集中供热普及率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左右。截至2012/2013采暖期,我市主城区供热总面积达到7150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6530万平方米,主管网810公里,集中供热普及率由2010年的89%提高到91%;热电联产供热面积5357万平方米,热电联产比重达到82%以上;区域锅炉供热面积973万平方米;采用天然气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面积62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3/2014年采暖期,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7030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91.5%。
    目前,我市热电联产热源主要有第一热电厂、第二热电厂、昆都仑热电厂、黄草洼电厂、东华热电厂、希望铝业热电厂和河西热电厂共7家企业,总装机容量5670MW,设计供热能力为6299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供热经营单位共有13家,其中:市热力总公司、二电供热公司等国有性质供热单位6家,供热面积4927万平方米,占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75.5%;金达立热力公司、华融热力公司等民营性质供热单位7家,供热面积1450万平方米,占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22.2%。
    (二)远景规划
    我市在2004年编制完成了第一版城市供热规划,对全市供热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委托中冶东方工程公司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供热规划。目前,《包头市城市供热规划(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供热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由市政府审批通过。新供热规划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全市热源、热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使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方式由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供热为辅”逐步向“以热电联产为主、清洁能源供热为辅”转变。按照新的供热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新增供热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全部由现有热电厂改扩建及清洁能源供热解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以上,形成昆青城区(包括昆都仑片区、青山片区、稀土高新区、希望铝业工业区、包钢工业区、哈业脑包片区、新型工业区)、九东城区(包括九原片区、东河片区、滨河新区、东兴工业区)互备联网、相互补充的供热格局。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确保安全稳定供热。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市供热工作,每年年初都要下发关于做好采暖期城市供热工作的相关文件,与各地区和相关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及时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供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年采暖期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都要赴全市各地区及供热企业检查供热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煤炭储运情况。市城建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职,强化监管,随时掌握供热情况,畅通群众的供热申诉渠道,确保正常供热。各供热企业认真贯彻执行供热工作方案和供热事故抢险应急预案,切实加强供热保障,强化供热设施基本建设和维护检修工作,并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供热参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2010年我市制定了《包头市供热条例》,使供热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企业实施、规范运营”的良好工作机制。2012/2013采暖期间,全市用户投诉大幅减少,室温合格率连续3年基本保持在98%以上,城市供热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二)加大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积极采取“企业为主、政府补贴、民间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投入方式,实施了热源热网建设改造和燃煤小锅炉并网供热等工程,使居民供热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10年以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