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14225字)

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由“建筑业大省”向“建筑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建筑业发展历程,理清未来五年建筑业发展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依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住建部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建筑业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建筑业产值日益壮大
    “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筑业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136号),大力拓展省内外市场,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万亿元,年均增长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9.4%,年平均增幅4.76%。“十三五”期间,全省工程勘察设计营业收入650亿元。2020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32万亿元,是2015年7606亿元的1.74倍,排名全国第6位,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0.5%,较“十二五”末的8.7%提升1.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累计上缴税收1606亿元,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做出重要贡献。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涌现一批能够承担高大精尖项目的龙头企业。2020年,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已有21家,较2015年增加16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已有526家;2020年实现建筑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建筑业龙头企业达到11家,超10亿元的建筑企业311家,较2015年增加134家。重点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向投资、建材生产、工程总承包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2020年特一级建筑企业完成产值7346亿元,占全省产值的56%。全省现有甲级勘察单位49家,甲级设计单位198家,资质范围涵盖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电力等行业,基本具备了承接各类省重点工程、大型工程勘察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重点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向投资、建材生产、工程总承包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建筑业企业还积极走出境外发展,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技术管理服务、工程总承包等业务方面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突破,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61.3%。
    (三)装配式建筑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装配式建筑累计开工2800多万平方米,装配率平均达到25%以上,一些试点项目装配率达到55%以上。累计已有6个地市建成投产19家预制混凝土构件(PC)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能力达309万立方米,实现PC构件供应全覆盖;累计建成25家钢结构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69万吨;已有10家企业被住建部认定为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累计编制装配式建筑的地方标准及图集24项、省级工法22项,标准体系日臻完善。累计建成9家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基地,培训产业工人2300多人,队伍能力得到提升。累计组织7场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观摩人数9000多人次,通过东南卫视、福建日报宣传装配式建筑,组织拍摄了《八闽大地兴装配》专题宣传片,扩大了装配式建筑影响力,公众认知度逐步提高,
    (四)生产组织方式改革稳步推进
    作为全国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工作八个省市之一,2016-2019年试点期间推进了104个工程总承包试点项目,重点在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试点,为全面推广工程总承包制积累经验。深入全面总结试点经验,2020年出台工程总承包招投标规范性文件,公布《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标准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规范了适用范围、资格条件、评选办法、合同条件、承包方式、费用组成等,推行工程总承包模拟清单计价规则,细化防超限超概责任,试行施工过程结算。持续推动工程总承包推广应用,各地共落实600多个工程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文件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组织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政府投资项目先行实施。
    (五)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十三五”期间,起草《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纳入《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推动新建建筑从绿色建筑标准试点阶段到全面执行转变,全省累计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2亿平方米。全面实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地方标准,节能超65%。进一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面积近800万平方米。组织完成省直机关、省属医院和高校节能改造示范20多个,实施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100多个。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建立建筑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方法,鼓励本省建材生产企业申报高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全省共有35项绿色建材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六)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强化
    “十三五”期间,建立实施五方主体法人授权书、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和永久性标牌制度,督促落实五方主体及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严格实施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和责任主体黑名单制度,加强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将企业履行质量安全职责情况作为信用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成果与工程招投标、评先评优等挂钩,让企业“今天的行为决定明天的市场”。加强施工图市场质量管理,建设全省统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实现施工图设计文件全流程数字化办理和网上留痕。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一批质量安全隐患,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管,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建机一体化管理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列入全国试点。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将项目考评结果作为企业考评的主要依据。“十三五”期间,将142家企业和403名责任人列入省级质量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实施惩戒。“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有14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93项工程获“闽江杯”省优质工程奖,362项工程获省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称号,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三捷河保护与活化项目等81项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企业创建优质工程积极性增强。为把福州打造成全国优秀建筑设计永久颁奖地,2017年、2019年度全国建筑设计创新创优大会暨全国优秀建筑设计展示交流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会议邀请10多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院士到会交流。在福州三坊七巷设立全国优秀建筑设计展示馆,是集建筑展览、论坛、沙龙、交流于一体的设计师交流基地、海峡建筑师家园、面向国际化建筑设计行业交流窗口。
    (七)诚信体系建设与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开展建筑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将信用评价成果与业务承接挂钩,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造价咨询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业绩补录专项治理,严肃处理补录业绩造假行为,将利用虚假工程业绩骗取企业资质的企业纳入建筑市场黑名单管理;开展违规“挂证”清理,通过社保整改或注销注册方式共计整改4万余人次。“十三五”期间,完善工程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4类保证金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工程担保、保险制度。在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试点施工项目贷款,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减负。稳步推进定额市场化改革,简化工程类别,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和人工费计价法,劳保费并入人工费等不再单列,定额水平均衡并贴近市场,基本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八)招投标机制不断健全
    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体系,鼓励发挥大师引领作用,支持院士、大师参与城市重要地段、重要景观地区的建筑工程和省重要大型工程。“十三五”期间,共有200余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采用直接委托和邀请招标方式由院士、大师领衔设计,带动了我省建筑设计理念进步。取消省外建筑企业入闽备案管理,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全面实行施工招投标网上公开运行机制,实现全省施工招投标监管办法、交易规则、评标办法“三统一”,规范类似工程业绩设置,完善项目报建制度,建立了“3+2+1”的施工招投标制度体系,招投标信息网上全面公开。出台施工投标文件雷同认定办法,推行计价软件加密锁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两年行动,严厉打击恶意竞标、强揽工程以及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出台《关于规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古建筑修缮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有关事项的意见》,规范专业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
    (九)人才队伍实力增强
    “十三五”期间,加大建筑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技能提升培训考核,累计考核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9.4万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12.4万人、特种作业人员1.7万人。推行建筑企业自行培训考核,建立2家培训考核基地,104家试点企业累计培训5.8万人。培训农村建筑工匠2.3万人、园林古建特色工种6690人,传承保护传统技艺。支持9家企业建设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训基地,累计培训1128人。下放建设类从业人员岗位考核权限,由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筑之乡”主管部门办理。改造提升“建设从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岗位证书无纸化网上办理、无纸化考核和电子证书,累计生成184171条电子证书信息。在全国率先开展执(从)业人员网络继续教育,累计教育培训499037人次。开展台湾建筑师互认的工作,共颁发45本采信证书。引导台湾优秀建筑师来我省自贸区执业,在福州、厦门、平潭3个自贸片区已备案台湾建筑企业70家,已采信具有台湾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等执业资格的人员130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省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整体偏慢,项目管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融合发展机制有待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专业承包企业专业化优势不明显。企业业务范围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竞争,专业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二是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装配式建筑推进不平衡,推进过程整体动力不足,“快、好、省”的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基地产能过剩,设计模数化、标准化没有有效推进,建造成本还未有效控制,装配化施工能力整体提升不明显。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比较碎片化,企业研发投入有待加强,BIM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大数据采集应用机制亟待建立。三是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推进较慢。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新型组织方式,市场主体认识度、接受度不高,需要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四是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控不力,企业与现场管理脱节,质量安全管理仍有薄弱环节。五是行业队伍素质有待提升。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熟悉建筑产业现代化专业技术管理队伍薄弱。一线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劳务实名制管理、全员持证上岗和产业工人培育需要加快推进。
    三、“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形势判断
    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国际环境发生剧变;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宏观调控,对建筑业影响日益显现,建筑业将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建筑业经济遇到发展困难的同时,也存在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中后期阶段,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轮廓更加清晰。总的来说,我省建筑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是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是建筑业发展最大承载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和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城市道路与公路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民生工程“补短板”、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线城市的新区建设和特大工业镇的发展。到2025年,我省计划基本实现福莆宁、厦漳泉都市圈内部60分钟到达、设区市中心城区内部30分钟到达、10分钟上下快速路系统,轨道交通运营突破500公里。我省计划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的管网建设,污水厂扩容及提升改造,内河综合整治,水厂、管网、二次供水设施提升改造。我省计划优化城市绿地结构,统筹城乡生态空间,保护城市绿楔及组团间绿廊,打造依山傍水、串联城乡的“万里福道”,创建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到2025年底,所有设市城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二是城镇化、全装修住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建筑业发展有力支撑
    坚持“房住不炒”宏观调控下,土地拍卖和商品房建设增速放缓,商品房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对建筑业产值的贡献率下降,但是城镇化发展还在持续,城镇落户限制放松带来住房需求长期存在,各地安置房、租赁费、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以及商品房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深入发展装配式建筑,形成对建筑业产值有力支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市或县城(城关镇)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改造工作,加快推动城市更新。《省住建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闽建城函〔2019)107号)提出2020年全省安排30万户改造计划,其中列入国家改造计划的16.4万户,我省追加14万户。到2025年,我省计划完成旧街区旧片区改造“百万工程”,城市更新220平方公里。
    三是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新方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