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立”与“破”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习近平总shu记概括提出了我们党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其中一条。这一重要论断,深刻体现了我们党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论自觉,科学阐释了机构改革的方法论内涵,并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确立了鲜明导向。一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的原则,协调有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立”上,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里谋划推进,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重构性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建立适应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在“破”上,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破除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推动机构、职能和人员的深度融合,实现由“物理组合”向“化学融合”的转变。一年多来,各项改革部署基本落实到位、积极成效逐步显现。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职责整合,“破”政出多门。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改革思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组建和重新组建部级机构25个,调整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部级机构31个。解决了60多项长期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关系不顺事项。比如,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整合了13个部门和单位相关职能,把安全生产、消防、防汛抗旱等与应急管理相关的职责整合在一起,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打破了应急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碎片化分工格局。 “立”服务高效,“破”机构重叠。本次机构改革,中央层面有39个部门重新制定了“三定”规定、25个部门调整了职责;重新制定“三定”规定的部门,同划入基数相比,共精简内设机构107个,精简15.4%,精简司局领导职数274名,精简10.8%,精简编制713名,精简3.1%;地方省市县等各个层面的党政机构和行政编制也进行了精简。涉改部门以转隶组建为着力点,以“三定”为核心,坚持“先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