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理论研讨合集14篇(全文28219字)

塞罕坝精神

目 录
1.钟寰平:
传承塞罕坝精神再建生态文明新功 1
2.河北日报评论员: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3
3.张全林:
发扬塞罕坝精神,续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5
4.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书越:
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河北 7
5.河北日报记者:
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1
6.南方日报评论员:
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5
7.新华社评论员:
弘扬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中国 17
8.承德市委书记董晓宇: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19
9.周卫国:
绿色塞罕坝生态中国范 22
10.康钰波:
让塞罕坝精神再放光彩 24
11.河北日报副总编辑王宁:
塞罕坝:一片绿色,一种精神 26
12.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樊蓉: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28
13.王青玲:
当好塞罕坝精神的忠实传人 29
14.李春雷:
中国塞罕坝 31

传承塞罕坝精神 再建生态文明新功
钟寰平
(2021年8月27日)

   8月23日,***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续奋斗,塞罕坝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殊荣背后,是一部风雨与凯歌交织、磨砺与坚韧并存的艰苦奋斗史。在物质匮乏、经验有限的年代,支撑实现伟大创举的,是一代代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牢记使命,接续拼搏甘于奉献。为了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誓要荒原披上绿装,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以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想信念,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续写着人间传奇。
   艰苦创业,不畏艰难无怨无悔。零下40多摄氏度的恶劣环境,造林成活率难以突破的瓶颈,接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坎坷历程,都不能阻挡建设者勇往直前。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再难,树都一棵棵种;再苦,工作都一步步干,终于换来林海苍翠连绵。林场要建设好,还要守护好。如今,值守塞罕坝9座望海楼的夫妻瞭望员把家安在远离人烟的林海深处,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坚守生态安全,当好“林海的眼睛”,让位于林场海拔高点的望海楼成为了精神的高地。
   绿色发展,不忘初心奋斗不止。从拓荒植绿到守林护林,在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突破中,建设者实干苦干,从未停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林场发展条件的改善,塞罕坝精神也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如今,繁茂的森林、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成为塞罕坝的宝贵财富,引来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林场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存的绿色发展之路。

   荒原变成林海,林海带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巨变启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一代代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建设美丽中国更需要一代代人赓续奋斗。而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始终离不开精神的力量。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需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激励和引导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发作为。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已进入快车道,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随着污染防治攻坚进入“深水区”,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还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承和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牢记使命,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效造福于民。艰苦创业,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奋力啃下“硬骨头”, 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绿色发展,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征程上, 以塞罕坝精神汇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推进绿色发展,续写更伟大的当代传奇。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河北日报评论员
(2021年8月29日)

   ***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是光荣的使命、神圣的责任, 是巨大的鼓舞、有力的鞭策。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绿色屏障”的生态修复奇迹中孕育形成的,是三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全省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彰显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省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目前,我省正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努力走在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前列,努力开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要始终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践行“两山”理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的实际行动和现实检验,以担当实干坚决筑牢京津生态安全屏障。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要坚持艰苦创业,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生态文明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只有像塞罕坝人那样不为艰难所惧、不为困苦所累,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汇涓流而成大海,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沙”“冰雪”“高寒”,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要深入开展污染治理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大力推进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要大力推进塞罕坝二次创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基地;要大力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快解决华北“大漏斗”问题;要大力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塞罕坝人造就的是绿意盎然的“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尽享生态之福、绿色之美,我们就一定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写下绿意盎然的河北新篇章。

发扬塞罕坝精神,续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张全林
(2021年8月30日)

   日前,***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塞罕坝人是绿色发展的忠实践行者。几十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这是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一片富庶的人间仙境。但在几十年前, 这里荒寒遐僻、黄沙漫漫。1962年,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来到这片陌生的荒漠,克服超乎想象的困难,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种活了树、造成了林。数十年奋斗,老中青三代造出了超百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活了周边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饶之乡。
   绿色发展才能创造永久性财富。塞罕坝人矢志不渝地拼搏,源于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奋斗韧性。塞罕坝几代人接续奋斗,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用实践证明了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科学性。从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的是一条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之路,反映了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创造美好生活的长远眼光。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今年以来,***总书记八次赴地方考察,生态都是关注点。“十四五”开局之年,***总书记频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凸显新时代新阶段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十

四五”的发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本质上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最大的系统性民生工程。
   树木植于土,理念植于心。此次***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既是对塞罕坝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肯定和鼓舞,更是对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的再次宣示。让绿色浸染中华大地,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造福后代子孙,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弘扬塞罕坝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河北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 刘书越
(2021年6月9日)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 更是“精神高地”。塞罕坝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的支撑,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的引领。
   塞罕坝精神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密码,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的崇高品格,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要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在美丽中国长卷上谱写绿意盎然的河北篇章。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河北是一块红色的沃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燕赵儿女英勇奋斗,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一个个伟大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精神不仅是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
一、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
   塞罕坝位于河北北部,历史上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森林草原,宋、辽时期有“千里松林”之称。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朝开始在此举办“木兰秋狝”大典,直到道光年间,塞罕坝一直是皇家的后花园。后来,随着开围放垦, 森林植被被破坏,加之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当年的“山川秀美、林壑幽深”不复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植被破坏殆尽,常年风沙肆虐,严重威胁着北京、天津,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1962年,国家决定在河北承德塞罕坝建立机械林场,36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积极

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塞罕坝,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几十年来,几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建成面积112万多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培育出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曾经的高原沙地重现了“美丽高岭” 的迷人景色,获得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的美誉, 演绎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曲感天动地的生态变奏曲。2017年8月14日,***总书记对塞罕坝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把曾经的高原荒地、京津风沙源变成了“塞外明珠” “生态屏障”,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在半个多世纪里,塞罕坝人前仆后继、无私奉献,一心一意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更是“精神高地”。塞罕坝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的支撑,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的引领。
二、创造绿色奇迹的强大精神力量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塞外明珠”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是几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铸就的。塞罕坝精神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密码,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的崇高品格,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灵魂支撑。1962年2月,国家决定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要求塞罕坝“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积累高寒地区荒地造林育林和大型国有机械林场管理的经验,做绿化祖国的开路先锋。这就是国家赋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使命。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时刻牢记神圣使命,勇于担当、忠实履责,不畏艰辛、不避劳苦,真正做到了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重要内涵。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接续奋斗史。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执着坚守、顽强拼

搏,自强不息、永不言弃,“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以铁的决心、纪律、作风和责任,与风沙、严寒、雨凇、干旱等困难作斗争。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 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彰显着苦干实干、艰苦创业的精神,他们在造林条件极其艰苦的地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成就了辉煌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谱写了战天斗地的英雄史诗。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几代塞罕坝人不懈奋斗,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实现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历史跨越,不仅将荒山秃岭修复成绿水青山,还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的塞罕坝,美丽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交易坐地生金。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创造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今年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三、让塞罕坝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塞罕坝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在美丽中国长卷上谱写绿意盎然的河北篇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认真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指引。弘扬塞罕坝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满

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夯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究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强监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不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持续艰苦奋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塞罕坝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变迁,源于塞罕坝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坚守、持续奋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我们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像塞罕坝人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迎难而上,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懈奋斗;要持之以恒,一代接着一代干,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弘扬塞罕坝精神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河北日报记者
(2021年8月26日)

   “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8月23日下午,***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表示,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不断提升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省林草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塞罕坝精神的深刻内涵,切实承担起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的使命,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效。”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凤庭说,近年来, 全省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多倍,我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全省林草系统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工作者,我一定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记于心、付诸行动、久久为功。”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侯日升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将致力于全面推广塞罕坝机械林场“两山”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动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同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加快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河北,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张承地区山水相连,***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张家口市立足首都‘两区’定位,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遵循。”张家口市首都“两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作宇说,2017年以来,随着首都“两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张家口生态环境实现了逆转,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作风,以十足的干劲投入到首都‘两区’建设中来,让张家口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张作宇说,该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通过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构筑起首都绿色安全屏障,为成功举办冬奥盛会营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继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总书记这次考察中再次强调要传承好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让我们信心更足、干劲倍增。”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冀桂梅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务林人探索出一条人工修复生态环境的路子。唐山是一个重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修复的任务很重,弘扬好塞罕坝精神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该市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继续深化和创建森林城市, “十四五”期间,计划营造林235万亩,确保所有县(市、区)都创成省级森林城市,努力打造全域绿化美化样板、林业碳汇示范样板、“两山”理论实践样板,让唐山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美丽中国、绿色河北建设中展现唐山的作为和担当。
二、切实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职责使命
   “***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这要求我们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环境污染宣战,让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铁腕治污成为常态,变治污的成效为撬动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水务局局长唐凤超说,北戴河区深入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实现了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100%, 旅游旺季期间主要海水浴场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下一步,北戴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示范活动,让绿色成为北戴河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总书记就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作出重要指

示,对我们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者来讲,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又赋予了强大动力。”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建亭介绍,目前,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等已建成开放,基本完成河道清淤、堤顶路贯通等工程,25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确保园博园9月中旬开工。下一步, 广大建设者将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全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在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样板区中实现新跨越。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检察工作中,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保定市检察院代检察长王庆品说, 该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检察公益诉讼的重点领域,开展了“护航蓝天碧水净土”“‘走遍保定’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矿山采砂场综合治理”等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活动。下一步,要继续抓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依法全面有效履行生态保护检察职能,为进一步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贡献检察力量。
   8月25日19时,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李郎村村民沈建辉从村北的“千年秀林”赶回家,在电视里看到***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新闻。“2019 年总书记来雄安新区考察时,在‘千年秀林’和我们握手时的情景好像还没有过去多久。”沈建辉激动地说,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作为一名护林员, 自己一定担起一份责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和大家一起管护好“千年秀林”, 向总书记交一份优异的答卷。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总书记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建设雄安新区更需要这种精神支撑。”安新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海泽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新区重中之重的工作,他们要牢记“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嘱托,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扛起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属地责任,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治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
   时下,邢台西部太行山区的前南峪村,山场上到处都是丰收的喜人景象。层层叠叠的水平沟里,各种果实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绿意盎然。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总书记再次强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

罕坝精神,是我们新征程上再立新功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像塞罕坝人那样,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传。”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表示,前南峪人将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把“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这个金招牌擦得更亮,做大做强“红”“绿”两篇文章,推进实施精品林果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深入挖掘抗大红色资源,构建“红色+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让更多的人捧上生态致富“金饭碗”。

弘扬塞罕坝精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南方日报评论员
(2021年8月26日)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全党全社会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8月23日,***总书记在考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2017 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2 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经是遍地荒丘,一派“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