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材料合集20篇(全文38460字)

目录

立足转型发展推动科学承接………………………………………..3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工业经济新优势……………………………..8合力攻坚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14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19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分析与建议……………………………………24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0聚全城之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34关于在东部新城尽快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议39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促进三大千亿产业建设………………..43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助力省运会召开………………………..47
加大城区文物保护力度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51“文化X”建设需要强化政策和资金扶持…………………55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思路………….59彰显城市神韵提升城市品质……………………………………64
加大研创投入努力拓展黄梅戏发展新路…………………68
关于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议………………………………..73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的建议………………………..78

抓环保 促发展 建设美丽新城市…………………………….82
推进优质食用农产品基地建设保障源头环节食品安全87多方联动积极应对农村养老难问题…………………………….93

立足转型发展 推动科学承接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稳增长”的总要求,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X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态势良好,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
    ——立足比较优势,主攻招大引强,产业转移为产业发展的规模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拓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加速产业集聚,夯实承接平台,产业转移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资本流动,产业转移为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
    ——优化投资环境,推动管理创新,产业转移的外部推动内化为制度建设的稳步提升。
    但随着X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

也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一是宏观形势的不利因素
    受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全球经济运转形势尚不乐观,国内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地根、银根紧缩,土地资源的刚性制约已成为常态,环保压力加大,此外,X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但区域间招商工作的竞争性态势日趋激烈。从沿江主要城市发展情况看,我市在经济基础、园区建设、产业规模等方面和X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尽管已经构筑了承接外来投资的高位平台,但产业转移体系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上,更体现在理念、方法、机制上。这些不利因素都加大了招商,尤其是引进优质项目的难度。
二是我市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三不”和“三难”问题:“三不”就是项目规模不大。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全面支撑作用尚不明显,重大项目的产业集聚效应尚未显现;项目质量不优。拥有领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占比不高;项目推进不快。签约项目的四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三难”就是项目落地难。项目用地指标过紧,土地征收、拆迁安置成本越来越大;项目融资难。银根紧缩,项目融资困难较多;企业招工难。结构性工人紧缺,高

端人才难以引进等,不同程度影响了项目的落地生效。

    今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是未来政策的主基调。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新形势下推动我市产业承接的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强势招商,推动科学承接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投资拉动仍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招商引资仍是扩大有效投入的主渠道,在推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强势招商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不犹疑、不争论、不动摇。与此同时,适时调整引资思路,逐步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变“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不断探索完善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项目预评估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确定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时,淡化总量,注重质量,认真评估项目的投资强度、税收收益率、环境影响等综合指标。采取严把入口,一票否决等重大举措,重点在引进重大项目、优质项目,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等方面的考核,从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和引资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是坚持产业引领,力促转型发展
    在当前土地资源稀缺,要素约束加大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要立足于自身的项目储备,坚持产业引领。围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要求,“招大”,在引进大项目上下功夫,把主攻点放在

国内外500强、中央直属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知名民营企业上;

要在引进延伸产业链项目上下功夫,努力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强”,在引进新兴产业上下功夫,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高附加值,低碳环保,拥有一定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择优”,加快引进和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充分挖掘我市现有商贸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结合文化强市建设,发展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三是完善平台建设,强化要素保障
    要着力构建多层次、梯度式、一体化产业空间体系,加速宜城板块各开发区功能定位和资源整合,引导各县(市)加快开发区和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把园区建设与提升产业规模紧密结合起来,使工业迅速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打造更具集聚效应和发展优势的产业基地;要完善要素保障,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对于“开源”,要继续做好用地指标的争取和项目的报批。要把集约用地摆在优先位置,促进新引进的增量企业节约、集约用地,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浪费。要加大闲置土地的盘活力度,促使有存量土地的企业加快上项目。此外,政府要发挥好在银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加紧研究,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企业招

工难的问题。
四是完善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创新
    项目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的核心载体,能否抓好项目,决定了产业转移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各级各部门必须将项目工作抓实抓好。一是要对已签约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档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按期开工。二是对达成初步协议和意向的项目要咬住不放,主动邀请签约外方人员考察洽谈,主动上门联系服务,主动做好各种服务,保证各项承诺兑现。三是要及时掌握签约项目落实进度,对不能履行的项目、夭折的项目要查找并说明原因,将情况及时上报。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联系推进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协调服务小组”的“三个一”服务机制。五是要认真抓好资源库、客商库、项目库建设。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特别重视项目的开发、储备工作,必须树立项目联动开发意识,在项目开发、储备、推介和包装上互通信息、相互协调、资源共享。把项目的开发和推介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工业经济新优势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我市面临着促转型、快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把促转型快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抓发展中促转型,在促转型中快发展,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经济总量推动转型
首先集中力量做大企业
    根据国家工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坚持以发展规模经济为主导,以重点企业为支撑,主攻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以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以培育大企业促进大调整,以工业大调整实现经济大发展,迅速扩张经济总量。
其次着力培育中小企业
    按照企业发展规律,研究制订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加快中小企业成长步伐。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资本运作,走集约型、内涵型发展之路。

第三坚持不懈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扩大投资、调整结构、培育税源的主引擎,是转型发展的驱动力。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资金,加大引进技术、资金、智力和品牌的力度。
2、提升产业层次加速转型
一要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求突破
    推进我市转型,必须根据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能,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把那些有市场、有潜力的资源型支柱产业和战略优势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依托优势产业和企业,壮大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度。
二要围绕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求突破
    要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走新型工业化上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项目,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从单一的经济结构模式向多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到新型工业的产业升级。
三要围绕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求突破
    未来五年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机遇期,我市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具备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新材料等方面有厚积薄发的优势,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制定我市新兴产业发

展规划。
3、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转型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以加强自主创新为动力,走技术创新增效的发展轨道。充分
利用优势企业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创新体系。
二是加强科技人才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做好人才的培训、选拔、引进工作,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和人才保证。要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按照经济转型的方向,形成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与转型项目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4、做优发展平台支撑转型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以集中集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和修改完善园区产业规划。以扩张产业规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和做大做强企业为重点,根据全市工业空间布局要求,突出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
5、营造发展环境助推转型
一是搞好宣传和发动,营造氛围,推动经济转型

通过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全市干部群

众人人了解、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经济转型。二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要找准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支持政
策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支持政策的引导作用。

(1)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

    工业转型升级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形成倒逼机制,使市场和政府导向目标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2)优化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引导支持力度

    完善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围绕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配置相对集中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3)建立转型升级推进机制

    建议成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各部门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注重政策导向,整合有限的土地、环保、资金、金融等资源政策,形成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取向。
6、加大金融支持撬动转型

一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配置能力
    全市各金融机构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做好信贷结构调整规划。
二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
    全市各金融机构要处理好支持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的关系,加强信贷投向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重点,对产业和企业分类排队,合理配置信贷资源。
三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增加有效投入,以优化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全市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四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全市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组建专业化运作的科技银行,采取独立核算、流程改造、服务创新、政策优惠等各类措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五要突出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融资支持
    全市各金融机构要运用各种融资手段和合作方式,加大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信贷投入,着力培育一批在自主创新、发展经

营模式、节能减排等领域带动作用明显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合力攻坚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近年来,在中共X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非公经济及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截至201X年底,全市中小微企业已达1.91万家,个体工商户达15.89万户。广大中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是推进“四个X”尤其是“实力X”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吸纳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为推进X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跨越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宏观调控趋紧及“三荒两高”三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众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融资难,资金严重短缺,部分企业出现严重生产经营困难。201X年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回落。中小微企业活则全局活,中小微企业兴则全局兴。建设“实力X”,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我们认为,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金融机构因素

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贷款“歧视”

现象。他们愿意信贷“批发”,而不愿意“零售”,因为“零售”给中小微企业放贷的平均成本要比“批发”给大企业高很多。因此,银行乐意贷款给大企业。
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部分中小微企业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三是融资成本因素
    201X年以来,银行利率整体上涨,信贷资金价格持续上扬,全市贷款加权利率水平达到9.04%。小额贷款公司加权平均利率达17.1%。另外,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往往需要抵押或担保,需支付各种评估费、担保费用等,这样企业总的融资成本可能高达
12%,然而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率不足10%。四是政策及体制机制因素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也缩减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加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机制创新不够,缺乏针对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状况,需政府、银行、企

业三方形成合力,全力攻坚。为此建议:
    1、政府牵头组织发行X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及时解决当下的融资难题
    目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十分旺盛。但是,在国家实施稳建货币政策大背景下,银行基于融资风险、资金有限、资金回收周期等问题考虑,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将持续趋紧。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果仅仅指望一家或几家银行来改变融资大局,很不现实。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金融创新,由政府牵头组织发行X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通过“抱团”,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满足各类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2、推进金融部门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一是推进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单独考核机制将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增速做为考核银行的重要指标,与
领导班子职级和奖惩紧密结合。二是加快建立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借鉴东部沿海省份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再
担保机构并大力扶持社区中小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做法,加快建立符合X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实际的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同时各级财政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贴息。
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行为,采取返还部分所得税办

法,降低其融资成本,从而降低其贷款利率,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以技术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3、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质上是总量调控下的结构性问题。一般而言,融资难现象在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国家宏观调控重点领域更为突出,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的优质企业融资相对较易。因此,广大中小微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转型发展,以此解除低端锁定的现状,解决融资难问题。
4、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一是降低抵押成本
    进一步降低土地价格评估费、房产价格评估费、公证收费、继续利用同一抵押物申请抵押贷款续期收费标准。
二是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可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作用,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互助基金,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成立担保公司,通过商会担保及反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小微会员企业在金融机构融资问题的解决。

三是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务
    规范银行的中间业务,取消名不副实的贷款咨询、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收费。规范银行吸存行为,避免银行为增加存款而要求贷款企业完成较高比例的存款。
5、加快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经信委、工商联等职能作用,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与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者等牵线搭桥,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多方位金融服务。

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X是文化资源大市。但文化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全市GDP比重2%左右。与先进地区相比较,产业差距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差距较明显,离“文化强市”的目标距离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总体规模偏小且较零散,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效应不显著,市场机制不完善
    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县、区基本上没有具备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
二是创新力不足,科技含量底
动漫、动画等新兴文化产业还在初始阶段。三是市直文化系统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缺乏领军人物没有形成对文化行业的深度辐射与牵动,没有形成与外地发
达地区同行业相抗衡的规模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如,全市虽有700多家印刷企业,但大部分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

在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方面,只有X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一
枝独秀”,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四是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投入开发的景点,缺乏大手笔,没有关联性,未形成规模效

应。
五是黄梅戏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市场还很弱小,缺乏品牌项目的拉动,没有形成龙头效应的

完整产业链。

    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整体性思路,主动性不够。二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创意与经营方面的人才,很多文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只懂纯文化生产,而不懂市场性的产业化生产,发展后劲缺乏。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几条建议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重要一条即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盘子,培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我市文化大发展的当务之急。
1、实行政府主导,出台政策扶持
    建议我市尽快成立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谋划、

实施好X市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擎作用。研究出

台相关政策,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建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开创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扶持X工艺美术品公司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示范企业,积极发展以X书刊市场和X包装印刷业等特色产业,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和发展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2、引进培养人才,启动基础工程
    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意设计、数字动漫、广告会展、影视服务、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经纪等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扶持长期扎根X的各类专业型创意、创业、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引进和支持国内外文化产业领域领军型及其他高层次优秀人才来X创业发展。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尽快开工建设市博物馆新馆、美术馆、X园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市图书馆、市文化馆、X第二期工程、市电视演播中心等项目。建设一批社会影响大、牵动性强的文化设施,推动文化产业强劲发展。
3、集聚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园区
兴建X文化产业区,集聚一定数量的文化企业,形成文化

产业群。打造黄梅戏策划、编剧、舞美、导演、演出产业链,并

延伸至工艺纪念品制作、休闲娱乐、印刷复制、出版发行、广告包装、卡通动漫等;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园区建筑、影视基地等,打造旅游、影视、演出市场。要重点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X文化旅游开发项目、X艺术园、X文博园、农博园、X玉雕文化园、X老街、X文化公园、X黄梅戏文化主体园、X文化产业园、X文化产业园、X文化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要整合城区文化、旅游等资源,成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打造文化旅游统筹发展的平台。
4、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业态
    依托自然,以史为魂,以文为魄,将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整合、发掘、盘活地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承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精心设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构建自然与人文融合内外联动的文化旅游圈。以大手笔、大气魄的策划与营销来提高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统一X对外宣传的广告词,既富有特色,又能叫得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加快文化产业项目的银企对接、招商引资,盘活现有文化资产,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业,扶持壮大演艺娱乐,广电传媒、电影院线、出版发行等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引导社会资本

参与经营或兴办文化实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广黄梅

戏会馆经营模式,选择北京、上海、黄山、合肥等地开展文化精品连锁经营。积极联系省内外动漫动画企业来X投资合作,创作开发以X历史文化、黄梅戏、风景名胜、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动漫动画作品,填补我市动画动漫作品的空白。

“头条号:如来写作网,QQ3231169”
圈子里有全面的公文材料,各种紧扣热点的公文合集。每天更新的材料都会专门压缩打包标明日期,并编辑出材料目录索引,方便查找的同时也方便下载。

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就业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措施。近几年来,在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X市政府花了大气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就此相关问题,作以下分析与建议:
一、X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相关数据,截止201安庆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46.6%,全省达40%,而X市目前城镇化水平平均达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委、市政府要求,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努力在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化等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坚持产业兴镇,培育主导产业,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文明、宜居的重点城镇。X市目前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缺乏科学性,建设和管理经验不足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X市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城镇建设在初

期未能制定完整的科学规划,导致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城镇建设缺乏个性、缺少现代文明气息,有的城镇“脏、乱、差”现象严重。
2、产业支撑力弱,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就业和生计难以保


X市是农业大市,农村的绝大部分人口还依赖农业生产为生。

就目前情况看,X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农产品深加工

集约化生产规模不大,这就使得农民在进入城镇后的就业压力增加,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从而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3、社会服务、保障力不足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X市七县一市三区的各个乡镇,除个别距离城市、县城较近的乡镇在道路、水、气、电等基础配套比较完善,有大部分的乡镇还远达不到现代生活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此外,农民在进入城镇后,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还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4、人才短缺、城镇居民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而言,X市针对农民培训工作还相当欠缺,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现代生产技能普遍不高,这也制约了城镇化建设发

展速度和水平。
5、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X市所辖县(市)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还处于欠发达阶段,所以存在财政经费紧张问题,各乡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现代城镇所要求的发展水平,这是制约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二、对当前背景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建设规划
    首先要因地制宜,按照每个乡镇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续的因素制定符合本地独特的建设规划。如在X县、X县等地,在建设规划中应考虑地质灾害等环境影响因素,在充分调查摸底基础上,选择安全、宜居的地区进行建设,同时尽量以现有的城镇为基础加以改善扩充,不用或尽可能少用耕地资源,做好土地保护工作。其次要保持特色,城镇建设的风格应考虑各地的风土人情、风貌的历史延续,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如X县地处山区的城镇,规划建设应考虑今后发展山区特色的农家旅游等因素。第三要考虑长远,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作出较有远见的规划。特别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力,规划好各种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做到规模适度,功能健全,分区合理,环境和谐,交通便利。

2、要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要重点扶持现代农业深加工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大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第二次起飞的突破口,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的选择上,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有市场潜力、科技含量高、富有特色的项目。其次,强化产业化系统在战略上的一体化扩张。地方政府要一方面通过支柱产业的自身资金积累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随着新的区域经济以外的市场扩展而扩大现在生产规模。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企业横向一体化。另一方面发展以支柱产业为特征的上游和下游产品发展,实现纵向一体化。再次,培育并逐渐健全基础产业的服务体系。基础产业的配套服务就是根据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各种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或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基础性产业的配套,一方面依靠农民的自主性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与投入,从而推动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各种服务体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城镇

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和相关要素的投入与引进。另一方面要转变和

完善地方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要通过职能转变为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政策的合理调整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建议政府出台与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相配套的政策,在户籍、医保、子女教育、农民就业和失业保障等各方面,让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城镇基础建设等方面应加以引导,加大投入,使农村城镇建设达到宜居、宜商,并能持续发展。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进入城镇人口的整体素质
    目前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知识、现代生产技能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支持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工作。经过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不少乡镇已有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生产技能,有经营现代企业的创业人才也不少见。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在税收、金融、土地利用等各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5、加大农村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速
度和水平
对于普遍存在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应

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加以解决。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保

证每年有相应的投入并逐年增加。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如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和股份合作制经济。要采取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贴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入机制,为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进一步解放思想 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历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与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实力还不够强,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思想解放还不够,环境优化还不佳。X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刻不容缓,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扫除障碍,冲破阻力。不仅领导的思想要解放,全民的思想也要解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领导干部中,要消除怕和企业打交道的顾虑,敢于善于同企业交朋友,大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各部门中,要坚决破除部门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破除事不关己的观念,树立优化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在

社会各方面要破除企业是私人老板的观念,树立鼓励创业,尊重

纳税人的意识;在非公经济人士方面,要破除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创业荣幸贡献光荣的意识。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强大的共识和合力,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和订立优化环境责任状等形式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工作行动上来。我们一定要大造优化发展环境的舆论,舆论引导不先行,声势不造大,就难以形成共识,步调就难以一致,各种媒体要下大力气做好宣传,要通过宣传专栏,专题报道,全民大讨论等形式,大造声势,在全市再度掀起“人人都是发展环境,处处支持经济发展”的高潮。
二、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公正执法
    公正执法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企业家的信心和干劲。要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法规。依法行政、依法办案、依法管理,为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创造条件。要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禁止向执法部门下达收费、罚款的创收任务,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入挂钩现象,对出现执法不公,导致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追究责任。要强化执法监督,采取征求意见,明查暗访,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巡视,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问题。跟踪问效,实施行政问责,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业

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文明公正执法。
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既合法又高效,既规范又灵活,要少一些“管”的意识,多一些“放”的自觉,少一些干预,多一些引导;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不适应的行政审批项目,最大限度地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归并一些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事宜,以提高办事效率;要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办事流程,限定审批时限,创新工作方法;要抓好优惠政策的承诺兑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
四、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
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涉企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指导力度。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肩负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作用。要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树立虚心学习,主动服务的意识;破除无所作为的观点,树立争先进位的意识;破除得过且过的观念,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真正以思想解放带动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更新带动工作创新,使解放思想真正落到改进和提高我们的工作上,落到非公经济发展上。切实在政

策咨询、法律维权、教育培训、融资服务、行业管理、减负增效、

人才技术等方面为非公企业谏诤言、解难题、献良策、办实事。解放思想的深度,改革创新的力度,优化环境的广度,决定了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速度,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干群的共同努力,有非公经济人士的顽强拼博,我市非公
经济发展会有一个新的跨越,X的明天会更美好。

聚全城之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旋律。
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早在2007年,国家建设部推出有导向性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随后我国许多城市启动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与我市同一层次的浙江金华、广东云浮、河南信阳、江苏镇江等城市已走在前列。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体现了

我市提出的“着力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竞争实力的需要。
201X年,X市申请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随后的X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提出了“打造山水宜居城市”。

这些都属于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表明,我市的发展将不单纯追求工业扩张,
不崇拜大规模“水泥森林”,而是以“生态”与“宜居”作为发展目标,彰显城市特色,也符合X的城市定位——区域中心城
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X有底气,有信心
    X的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同层次的城市比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具有低成本优势。
    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有深厚的历史渊源。X在历史上就是宜居城市,这里孕育过中国的国粹京剧、脍炙人口的黄梅戏,独树一帜的桐城文派,诞生过中共领袖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科学巨人邓稼先,远在辛亥时期对国家变革就有过重大贡献,可以说地灵人杰。
    20多年来的铁路、高速公路、跨江大桥建设,以及沿江高铁建设,正在改善X的交通网络,制约X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正在全面改观,为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起飞打下了良好基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正逢其时。
三、推动X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议

第一,聚全城之力共建
    建设生态宜居型X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需要全面规划,有步骤实施,循序渐进。建议:①在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成立创建生态宜居城市领导组织,健全生态宜居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指导、督促和检查具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②广泛宣传、动员市民、企事业、社会团体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普及生态宜居城市科技知识,将生态宜居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之中。
③制定完整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规划,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旅游城市建设、森林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第二,发展绿色生产力,构建良性的城市生态结构,逐步形
成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城市整体素质
    建议:①按照绿色、低碳要求,打造以绿色工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市政、绿色空间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②积极扶持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产业、生态蔬菜产业,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③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全面开发城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加强城市的森林绿化、美化。④充实、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加强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遵从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和保护古城街道和古建筑旧貌,保持X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⑤对引进的工

业项目进行筛选,优先安排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

染或少污染的产业。第三,优化产业布局,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内
容。建议:①化工厂与主城区混为一体是宜居城市的大忌,必须尽快建成森林隔离带,达到既分隔城市空间,又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②严格限制市区及近郊企业污染排放,特别是化工企业的废气排放,鼓励、支持市区的中小型化工企业迁移至郊区布局。
③强制市区及周边工业企业更新设备,改善工艺,推广节能降耗、少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逐步改造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设备,将污染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④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即将有企业投产,对石门湖水域生态威胁极大,必须对排污企业和重点污染源设置自动监控设施,严格限制工业“三废”排放。
    第四,以生态宜居理念整治城市污染物处理与排放系统,全面处理城市“三废”,修复城市生态平衡
    建议:①整治城市污水排放系统,实现雨污分流。②结合环境绿化美化,整治东部新城地表水系,增强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内水体生态环境。③结合治水,以菱湖风景区为中心建成城市风景园林,尽快阻断菱湖风景区外源污染源,实施水域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④积极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加强

污水处理与垃圾填埋。
    第五,构建完善的民生与安全社会保障系统,为市民就业、生活提供“保底”,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
    建议:①在完善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主要解决养老保障设施建设、学龄前儿童的义务教育场所等重大问题,鼓励、支持企业或个人经营养老院、幼儿园等。②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普及社会救助,主要解决贫困人口、伤残人士和流浪人的社会救济,以及重大疾病人员的救助。③出台有力措施抑制房价上涨,鼓励和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④严格执行垄断行业和垄断产品的价格听证制度,如电力、通信、自来水、燃气等行业,保障市民基本生活资料的价格稳定,强制企业履行服务职能,制止垄断企业的乱涨价、乱收滞纳金和乱罚款行为。⑤加强对执法机构依法行政教育,全面推动和谐管理、人性化管理,限制滥用“罚款”执政、“人情”执政、“粗暴”执政,避免激化矛盾。

关于在东部新城尽快规划建设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议

当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必须要有健全完善、强劲有力的金融体系作支撑。我市老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多地少,现有多家银行分散在不同的大街小巷,均面临着愈来愈突出的业务拓展与空间限制的矛盾,仅举一例,市人民银行发行库目前的容量仅是所需库容的十分之一,其拥挤不堪以致不得不借用周边县行发行库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已严重制约我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尽快在东部新城区选择用地,启动建设我市金融基础设施,同时高起点远前景规划部署,建设X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