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强: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12516字)

     
马志强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7年,是原平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实施“123~456”发展战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中提质。经济增长回归合理区间,GDP完成141.3亿元,同比增长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负转正实现增幅28%,我市列入省直管财政体制管理试点;农业调产取得突破,玉米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21%,杂粮增长41%,“小麦复播两茬田”达到1万亩,万亩樱桃基地项目流转土地9300亩,“石鼓小米”荣获“中国好粮油”品牌;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又有16个贫困村摘帽、5163人脱贫,分别完成总任务的160%和103%;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大型国企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开工项目89个,总投资112亿元,在忻州市项目建设观摩中名列前茅;扎实开展“八道四治四建”,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打造了18条景观道、5个精品乡镇、39个特色示范村,我市列入国家首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景区、开发区、“放管服效”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深入拓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环保倒逼转型全面发力;民生政策总体兑现,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交通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局面,形成全面转型、率先发展良好态势。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改综改相结合为主线,深入实施“123~456”发展战略,聚焦党建领航、项目支撑、环境创优、资本运作、六城联创“五大举措”,突出园区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联动、安全稳定、社会治理“六大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释放扩权强县、综改先行、财政省级直管三大改革红利,在县域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今年起,我们要紧紧扭住“加快建设县域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转型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到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6.2%提高到10%,煤炭产业占GDP比重由38%下降到23%,开发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5%。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
    具体到今年,预期指标GDP增长6.5%,与忻州市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与忻州市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与忻州市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高于忻州市4.12个百分点,主要是水资源税和环保税的开征,增加了地方留成比例,以及开发区部分项目上马,形成新的税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与忻州市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左右、4.2%以内和6%以内,均与忻州市持平。
    各项约束性指标按下达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我重点讲八点要求。
    一、立足产业转型,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不兴,实体不强,经济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我们要以产业转型为牵引,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推动我市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资源富市向经济强市转变,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一是明确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围绕全省到2030年完成转型发展任务的目标,忻州市确定的“三步走”路线是:从今年起到2020年,抓好传统产业存量,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2021年到2025年,实现二者并驾齐驱,新兴产业比重占到50%以上;2026年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增长的主力,完成转型升级。我们要按照这个时间表,确定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扎扎实实地推进,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我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综合能源基地、新型城镇化、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以及贯彻落实国发42号、晋发49号、忻市发31号文件的行动方案,侧重于转型升级的具体事项。今年,我们还要由点到面,制定全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形成完整的转型升级规划体系。发改、经信、环保、农业、水利、林业、住建、旅游、教科等部门要及早谋划,牵头制定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行动等系列规划,并坚持规划引领,维护规划权威,认真按照规划办事。
    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资源型经济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矛盾。要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一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神达卓达煤业、神达万鑫安平煤业、神达原宁煤业复工建设,推进贾庄井田接替工作;释放山西华融龙宫煤业、神达花沟煤业等煤矿企业的先进产能,全年煤炭产量力争达到500万吨以上,确保实现税收3亿元。二要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设立技改资金,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占领机械装备制造业制高点。国电投山西铝业挖潜改造项目力争在上半年投产达效,进一步提升氧化铝生产能力;山西佳诚液压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改造提升项目,力争明年建成投产。三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风电、光伏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等成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延伸煤焦油、焦化苯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支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工业废弃物的生产型产业;提高LNG、CNG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四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坚持质量兴农,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有机旱作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等项目,创建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积极推动石鼓小米和酥梨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实现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五要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弘扬凤秧歌、炕围画、挠羊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佛教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故事,做好文旅联动文章,依托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加快天涯山风景区4***创建步伐,引资推动大营温泉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线路,融入忻州龙型格局,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产业。六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巩固提升348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建设成果,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积极培育科技信息、中介咨询、健康养老等新型服务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狠抓项目建设。以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引深项目攻坚,夯实发展基础,蓄积发展后劲。一要提高引资上项的前瞻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根据优势潜力,谋划优质转型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实施精准招商,提高策划项目成功率;加强项目库建设,实行动态调度、滚动管理,形成边建设边补充的良性循环;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争资金,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忻州市盘子。二要注重签约项目的有效性。强化市领导包保项目工作,实行重点项目联动审批制度,搞好“引进、落地、投产、帮扶”全过程服务,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倾斜,在科技创新上重点扶持,特别是维护合作协议权威,建立项目违约供地退出机制,形成对投资方的有效约束和督促,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达产达效率。三要加快落地项目的实际进度。去年我们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175.8亿元,集中开工5批次22个项目,一二三产项目遍地开花。其中,总投资10.2亿元的富乔固废处理项目、总投资3.26亿元的正忠环保废矿物油加氢精制项目、总投资1.97亿元的山西中盈万维精密铸件项目、总投资1.14亿元的山西神沐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等重点产业项目,以及韩国爱德林能源研究院煤矸石及废弃轮胎制气项目,成为原平开放引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们要加大服务力度,搞好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日达产达效。四要发挥龙头项目的带动力。总投资24.8亿元的200万吨新石煤焦化项目,一期项目要确保年内投产运行;总投资348亿元的70万吨镁铝合金项目,要积极争取国电投山西铝业“煤—电—铝—材”一体化改革试点,推动铝工业转型升级;同华轩岗二期2×66万千瓦项目,要重新启动,成为“蒙西—晋北—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电源点。同时,还要推进列入晋北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华润二期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总电站容量1万千瓦的38座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靠这些重点项目的突破性进展,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市27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纳税超500万元的仅4?户,2017年上缴税金仅占我市财政收入的20%左右,低于忻州市的25.7%,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企业数量偏少,质量层次不高,是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短板。我们要认真落实支持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题,抓好佳诚液压、浩业通用、兴胜机械、新聚鑫锅炉等骨干企业建设,发展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研发人才、自主品牌、营销渠道的中小微企业,推动“小升规”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多点开花,规模发展。
    二、深化创新驱动,加快开发区“二次创业”,打造转型升级新样板
    去年开发区入驻企业?62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仅有6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要加快开发区“二次创业”,在增产值、创税收上咬定青山不放松。2018年目标是:入区企业总数突破100个;固投落地10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完成100亿元;投资强度达到300万元/亩;省外直接投资6亿元。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利用先进的开发区建设理念,配套建设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基础设施。重点实施集中供暖、办公楼楼前广场、主干线亮化、三条道路铺油等基础工程,争取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供水厂外管网、标准厂房项目、10千伏东环开闭所工程、天然气次管网等建设工程年内竣工投用,实现开发区承载能力较大提升。
    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围绕主导和支柱产业,布局全产业链,重点发展1个主导产业和3个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今后工业项目一律入园进区,真正推动开发区集聚集群发展;从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投产、运行各环节,搞好跟踪对接,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集约利用,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和税收贡献,切实发挥开发区龙头引领作用。
    三是落实“三化三制”。去年开发区完成了“三制”改革,今年3月底前各项改革措施要全面落地落实。要按照扁平化、大部制的改革要求,不断优化机构设置,细化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激发员工活力。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相关市直部门要切实向开发区放权,确保权力事项移交到位。要发挥开发区建设对人才、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集聚高端人才,推动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在去年组织的“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中,我们不仅签约了一批合作项目,也感受到原平在外人士心系故土、回报家乡的热情。所以说,讲好原平故事,用好原平人才,是我们招商工作的主抓手。招商服务中心作为招商牵头单位,今年也要实行“三化三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工作实效。这里再强调一点,就是不管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只要能给我们招回项目、技术或提供重要信息,就一定兑现奖励政策,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工作的态度。在“转型项目建设年”,用我们的辛苦和智慧,争取招商引资、开发区工作和项目建设始终走在忻州市前列。?
    三、聚力乡村振兴,引深脱贫攻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掌握国情农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把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和全面小康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聘请专家团队制定我市的乡村振兴计划,明确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完善、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好忻州市“三个600”乡村质量行动计划。今年全市要集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