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光辉 来源:美篇***pp
工农兵学员,这个称呼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它出现在我国教育史的夹缝中,只是一刹那的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是1974年7月的夏天,一个决定我人生命运、改变我人生轨迹和道路的日子,度过农村插队生活5年的我,和同时被省财经学校录取的两位同乡知青,一起踏上了厦门集美的旅程,去迎接新的生活,那年我已经25岁了。
厦门集美财经学校,是由爱国侨胞陈家庚先生创办的学府,它坐落在美丽的厦门集美镇,当时的集美经海堤与厦门岛紧紧相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海边城镇,镇上已经有了厦门水产学院、航海学校、体育学校、轻工学校、师范学校等多家大专院校和建筑宏伟壮观的集美中学,可谓是一个美丽的学村。
火车一到集美镇,便有学校迎接新生的队伍,令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我们这一届财校学生,算是文化大革命中,大中专学校停办七年后恢复招生的第二届学生,第一届主要是来自工作岗位的在职学员,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才从上山下乡和回乡知青中招收学生,通过所在的大队、公社层层推荐和文化考核,称之为“工农兵学员”。我被分配在工业会计专业班,全班50多人,来自是全省各地,差不多每个县市1人,而且年龄差距比较大,最大的已26岁,最小的才19岁。
由于学校刚刚恢复上课,没有正式出版的教科书,学校发给我们的是由老师自己编写、手工刻印的教科书,而且除了主科《工业会计》外,其他科的教材都十分简陋。学校每天上午上四节课,全由科任老师讲课,下午和晚上就由班级自己安排活动,老师不布置作业,学校也没有举行过考试,每学期终结时,大家各自进行自我总结,写一份自我鉴定就放假了,这真是一种十分轻松的学校生活。当时的学生生活十分清苦,国家每个月供给我们生活费12元,学校办集体伙食,每个月除了伙食外,就剩下一两元零花钱,因此,我们每个月还需家里寄上几元钱。但我们在农村苦惯了,倒没有什么感觉。
当时,各班设有班委会和党支部,一切活动都由班委会和党支部安排,我们这些在农村被再教育多年的知青们,过惯了农村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苦、单调生活,如今能重新走进学校,聚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心情格外舒畅,格外活跃。班级活动安排得也十分丰富多彩,有故事会、排练节目、唱歌、球赛等等。那一年,我创作的《工农兵走进大学校》的歌曲,被班级采用,编成歌曲演唱,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晚会上演出。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学校还在搞“教育革命”,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我们除了学习,每一学期都要到农村、工厂参加劳动或实习,称之为“开门办学”。第一学期,我们到过集美镇的郊外参加夏收,因为我们都来自农村,个个都会农活,干起来更是有劲头。第二学期,我们全班同学到杏林纺织厂参加一个星期的劳动。在杏林纺织厂的纺织车间里,与工人一道实行“三班倒”,即日班、夜班和大夜班。车间的纺织机轰鸣声震耳欲聋,面对面讲话都听不清楚,走出车间来,很久了,耳边还回响着余声。我们和工人一样,顶班巡视着十多台机器,如果发现那一台机器上的棉纱断了就赶紧接上,不敢有半点怠慢。上大夜班从凌晨0点到早上8点,我们也和工人一样,凌晨到食堂打二两粉条当点心吃了上班。那就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工厂和工人,知道了棉布是如何织成的。
第二年的夏天,我们来到九龙江边的龙海县“开门办学”,九龙江是我们在当时的京剧革命样板戏《龙江颂》所中知道的,它赞颂的是在龙海九龙江边的一个村子,在洪灾来临之际,为了保护龙江大堤,使万亩良田免受洪灾的淹没,而让大水淹没自己生产队田地的故事。我们带着仰慕之情,走过那龙江大堤和那万亩良田。我先后在龙海化工厂、郭坑煤矿等地方呆了近一个月,接触了那些工厂的财务核算和会计工作,撰写了调查报告,回来时还在班上为同学们上了一节课,那时教育革命,提倡“工农兵学员上讲台”。
那年的冬天,我们来到龙岩开门办学,到过龙岩纺织厂,龙岩水泥厂,帮助财务部门清仓盘点,从中也实践了会计核算工作。龙岩是革命老区,在龙岩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到古田会议地址和毛主席在红四军工作时曾经住过的地方参观学习,那年福建降大雪,山路被大雪覆盖,我们乘坐的汽车被搁在半路上,一直等到天晴雪化。
在校期间,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是延续了学生时代的那种激情和浪漫,早晨,我们迎着朝霞,慢跑在海边的大道上;傍晚,我们流连于烈士陵园旁;星期天,我们常常登上鼓浪屿高高的日光岩,遥望大海。我们畅谈着美好的理想和未来,我们都希望毕业后能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在那里我交识了许多真情相知的同学,我们之间都是用当时最时髦的称呼“革命战友”。在学校开展的“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中,我被评为“三好学员”,参加了厦门市大专院校“三好学生”的表彰大会。将近毕业时,我还写了入党申请书,但那时人们的政治生命中都还背着一个“出身成份”的包袱,以家庭出身划分阶级和敌我,由于我的外祖父出身是“富农”成份,舅舅解放前当过警察,我便被认为是“社会关系复杂”而没能如愿。
两年的学校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但它在我人生的旅途上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