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清: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走出山西教育振兴之路(全文20100字)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走出山西教育振兴之路
吴俊清
2018年4月9日

同志们:
    经请示省委、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召开2018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回顾前一段时期教育工作,分析形势,谋划开拓新时代山西教育振兴发展之路,安排部署2018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下面,我讲五方面意见:
    一、总结工作,找准“振兴之路”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山西教育工作砥砺奋进的五年。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省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以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呈现出新阶段的新气象。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省教育系统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效。推动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全覆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高校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整肃教育系统政治生态,落实“两个责任”不松劲,破解“四风”问题不松懈,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到2017年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6%,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14.1、4.2、14.1个百分点。新改扩建幼儿园1355所。81.1%的县级职教中心通过省级督导验收。新增本科高校6所、高职高专3所,实现设区市本科层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全覆盖。累计培养研究生3.4万人、普通本专科学生94.8万人、中等职业技能人才6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500万人次。工作中,涌现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晋中模式”等全国知名的先进典型。
    五年来,我们坚持内涵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同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省级标准化验收全面完成,公办普通高中条件标准化建设基本结束,职业教育资源大幅整合,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增强,美育教育深入推进,校外教育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持续推进大中专院校专业调整,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启动实施“三晋学者”计划,遴选支持22名三晋学者、63名青年三晋学者,同时高校还产生“杰青”1名、“长江学者”4名。鼓励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建立完善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开展各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促进教育总体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为根本动力,大力改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基本确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框架,基本完成全省公办高校章程核准工作,高校综改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管办评”分离、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评价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大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改革制度基本确立,“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入,来晋留学规模增长5倍,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五年来,我们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2016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计794.22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提高到17.72%,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贫困县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8500余名,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达到10%以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持续改善,11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全省总数的92.4%,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有效缓解。建立起覆盖学前到研究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率居全国第一。全省7649名贫困地区考生通过专项计划就读重点高校。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稳中有升。持续推进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平安校园创建率达到81%,全省教育系统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山西教育工作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一年。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教育工作,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多次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工作听取汇报、提出意见、作出指示。特别是7月1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来山西调研期间,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与陈宝生部长进行工作会商,积极争取重大政策支持。教师节期间,6位省领导分别到学校慰问教师,并推进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省政府安排20亿元政府债券资金用于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安排39.82亿元政府债券资金对高校债务进行置换,为教育改革发展创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全省教育战线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各项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喜事不断、好戏连台、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
    一是开展“百千万”师生面对面行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创新形式。全省教育系统第一时间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凝聚起以十九大精神推进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全省高校先学一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进基层“百千万”师生面对面行动,高校百名理论骨干、千名教师、万名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农村一线宣讲十九大精神,开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式,得到各方点赞。
    二是大力推进“三全育人”,高校思政工作开辟新“课堂”。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建设5个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其中,高校在36个贫困县的扶贫攻坚一线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扶贫攻坚、接受国情教育,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以“脱贫攻坚主战场 思政教育大课堂”为题进行了报道。
    三是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高校党的建设有了新突破。启动“高校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大兴学习培训之风,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显著增强。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试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筑牢党的“基层堡垒”。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向7所民办高校委派了党委书记、督导专员,促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现新开局。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台账,设立固定观察点,形成“1+X+Y”的工作体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开创新局面。教育部对此充分肯定,在全国现场推进会上,我省作为省级层面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五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基础教育涌现新典型。12月7日,教育部在我省孝义市召开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部署会,推广孝义市的工作经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首次在我省的县级市召开现场会。孝义市的工作模式,被誉为“孝义现象”,成为基础教育的新典型,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六是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实现“破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推动职业院校资源整合,首先从中等职业教育入手,核销中职教育“空壳校”,全省中职学校数从446所削减到345所,清理削减学校101所,削减率22.65%,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初步集中,为进一步资源整合聚集、形成集群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是启动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踏上新征程。支持建设了34个重点学科、56个重点创新团队和43个重点实验室,统筹支持了32个协同创新中心、2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战略联盟),我省高校的“筋骨”进一步强壮,促进“高原”向“高峰”汇聚。山西中医药大学成功更名,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轮高校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省高校33个学科排名明显前移,“1331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八是启动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吹响向高质量进军的新号角。在全国部署之前,我省即启动了“破立结合”的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提出三年削减约20%的“低质、过剩、错位”专业,努力新建一批急需、服务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专业。山西在提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水平、构建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方面,下了一招漂亮的“先手棋”。
    九是大力优化人才环境,高校领军人才队伍增添新力量。推进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山西大学高山、胡英泽老师入围2017年度青年长江学者建议人选,高校高水平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是立足大局谋长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新部署。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升计划”“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制订山西省“十三五”高等院校设置规划、“十三五”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十三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等,山西面向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同志们,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全省教育工作各项事业发展稳中有进、成果辉煌,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又有新提高,为支撑山西转型综改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辛勤奉献、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全省教育战线砥砺奋进、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凝聚“振兴之路”新动能
    当前,山西已进入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山西教育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立足山西转型综改、振兴崛起的大局,提出“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2035年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作为重要的社会事业,教育工作必须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分内之责。但从教育工作实际来看,目前我们要承担好这样的重任还存在许多不足。
    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基础还很薄弱。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7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还不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还不够,城市挤、农村空、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客观存在;职业院校“多、散、小、弱”,多所高职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低于国家合格标准,72所中职学校生均仪器设备价值未达到国家标准,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不协调;高等教育缺乏“高原”更无“高峰”,第四轮学科评估习近平类学科为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从总体上看,山西仍然是教育落后省份。
    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体制机制还不优、不顺。鼓励创新、支持改革的氛围不浓,一些已经在其他省份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我省仍少有突破。我们制定的很多改革措施还停留在“纸面”,到不了“地面”。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管理方式陈旧。我们在一些领域的努力突破,放在全国范围看并不突出。
    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还不够饱满。缺乏紧迫感,“等、靠、要”、得过且过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有的干部缺乏教育情怀,缺乏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心里激动,嘴上感动,不见行动”。有的缺乏实干精神,满足于在纸上做规划、定方案、出意见,忽视效果端,落实不到位。有的推进改革不敢碰硬骨头,甚至把改革余地留给自己,用政策洼地照顾自己,不能真正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要清醒认识到,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工作落后的根本原因。有的干部自我封闭、盲目自大,不肯、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有的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敢、不想主动创新,不习惯跳出山西看山西、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才是问题的最终根源。
    同志们,我们查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行动能力上的不足和基础条件的落后,就是要认清,要想解决山西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要想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想支撑山西转型发展、助力“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建设,教育系统必须落实习近平总shu记“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要求,奋力开拓一条振兴发展之路。
    教育要振兴,必须反躬自省、深刻剖析。必须勇于承认我们在客观上的落后,绝不能自弹自唱、夜郎自大,不能“关起门来我最大”。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后,有的高校第一时间召开反思大会,这种态度值得推广学习。压断树枝的积雪中,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山西教育落后了,我们教育战线所有人都应该反思,尤其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扪心自问,是不是一心为公、敬业奉献,是不是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上下求索、竭尽全力。要深刻剖析落后的原因,多从自身找原因。既要深刻剖析我们在条件资源充分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还要深刻剖析我们在眼光思路、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更要深刻剖析我们在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层面不足和差距。反思找差距,知耻而后勇。
    教育要振兴,必须肯定优势、增强自信。要反思不足,但不能妄自菲薄,更要找出我们的优势。一是文化优势。习近平总shu记视察山西时充分肯定了山西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同时我们还有“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奋力振兴的强大精神滋养和独特文化优势。二是政策优势。国发4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赋予山西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我们要用好用足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山西教育变轨超车。三是后发优势。先进省份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途径,同时我们省内也有一些先进经验,我们只需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可以大大降低我们改革成本、缩短振兴进程。
    教育要振兴,必须自加压力、奋起直追。现在的龟兔赛跑格局中,所有的兔子都拼命跑,如果乌龟还悠然自得、闲庭信步,注定会被淘汰出局。山西教育要振兴,必须形成发展“加速度”。各级教育部门、各高等院校要自加压力,激发内生动力,每天都有问题要解决,每天都在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作用,做出表率;更要珍惜领导岗位这个干事创业大平台,努力在这个平台上做出值得日后回顾的“得意之作”。既要致力于谋长远、打基础,也要努力提高工作的显现度、感知度,使师生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进步和成效,进一步提振信心、凝聚起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教育要振兴,必须抢抓机遇、大胆争先。山西目前正在走向“大治”,经济形势稳步向好,转型综改深入推进,教育振兴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空前、推进力度空前、支持力度空前,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对教育工作寄予了深切希望、倾注了大量心血。毫不夸张地说,当前山西教育正沐浴着史上最密集的政策雨露,也感受着史上最温暖的关怀关切,正迎来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教育要优先,自身必争先。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上,“补考”“赶考”一起抓,积极布局和推进一批基础性、牵引性的重大改革,大胆先行先试,着力破除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中下好先手棋、打造新优势、抢占新高地。
    教育要振兴,必须提升能力、提高标准。干事创业,根本在人。人才是选出来的,更是冒出来的。要厚植土壤、培育人才,也要提供舞台、展现人才,还要广种梧桐、吸引人才,更要委以重任、历练人才。山西教育系统要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汇聚天下英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更要加强交流培训,让我们的干部教师出门、出省、出国,开眼界、长见识、提能力。要提高工作标准,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各地各校要结合“三基建设”,为各项工作制定明确的标准,建立符合发展实际、又适当超前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对照标准抓落实、不够标准不过关,切实提升工作整体水平。
    教育要振兴,必须创新机制、激发斗志。要建立绩效考评与资源分配联动机制,调动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绩效考评。既要加快建立健全监测检查机制,准确掌握“官方”数据;更要大力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听取“公论”。考评工作要充分体现“大数据”的运用,不必年终填表,日常点滴的数据汇集起来就是各家的考评结果。强化结果运用。考评结果与资源分配挂钩,项目安排、资金拨付乃至干部使用等均以此为据。尤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花钱必有效,无效要问责,花得好再追加,花不好的,不仅要追回经费,还要问责追责,以此倒逼各单位切实提高水平、提升质量。
    同志们,我们要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中西部教育先进行列;到2035年,山西教育在全国的排位稳步前移,由“跟跑”转为“并跑”甚至“领跑”,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行稳致远,迈出“振兴之路”新步伐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在刚刚闭幕的全省“两会”上,对山西“三步走”建设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对今后五年的转型综改作出总体安排,对2018年的工作重点任务予以明确。教育工作要主动立足全省转型综改的布局、立足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认真谋划和推进自身工作,特别要下大力气确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推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为重心,贯穿振兴发展一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狠抓落实总基点、攻坚克难总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攻坚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进“党建思政抓落实,基础教育抓提升,职业教育抓整合,高等教育抓突破”四项攻坚,全力推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努力提升山西教育发展的质量。
    2018年省教育厅、高校工委工作要点即将印发,我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的建设
    教育部将2018年确立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全省教育系统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把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学懂、弄通”基础上,大力推进“做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广大干部师生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加强“三基建设”为重点,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实施党建工作“对标争先”计划,努力把教育系统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大力推进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好学校、院系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进一步将党支部纳入高校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要严格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确保见到实效。进一步推动中小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