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阅读技巧19: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分析阅读第9个规则:评断之前必须说“我了解了”

黄玉岚

嗨,亲爱的小伙伴晚上好,潜水的小伙伴晚上好,我们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副标题是分析阅读第9个规则:评断之前,必须说:我了解了。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是顺着上一次分享中“万物皆备于我”那句话而来,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分享的书籍《摆渡人》中的一句话,我们等会儿来分享。

先讲一个李华平李总的故事。2021年的3月31号,我参加宿迁好人评选颁奖会议,被一个人的演讲深深打动。对的,就是李华平李总的演讲。我对他一无所知,只是被他的演讲深深打动。

因为演讲里面有很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有情有理有趣还感人,正是我喜欢的风格。讲了小村庄蔷薇村为疫情中的武汉连续捐赠37天、74吨青菜的大爱,透露演讲者本人对家乡小村的深深热爱。

我对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搜索了一下,发觉他写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内容大多是与古今中外哲学先贤们的对话。哲学家挣钱,多有趣!

不久,我去宿迁参加市文联组织建党100年征文动员会,要求参会人员每人写一篇反映建党100年巨变的文章,我觉得可以写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自然就想到了李总带领小村致富的故事。

定下写李总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采访,我得去50多里外的地方,听说李总不喜欢接受采访。我还是非常想去那里。

4月17号,我的好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想我了,提议我俩到哪儿玩一下。我提到了李总,她也感兴趣。于是,一周后,我们去了蔷薇村。

事情就这么凑巧,李总那天刚好没回北京,就在蔷薇村,也没有拒绝我们。初次见面,我只说明是被青菜吸引,因为蔬菜是长在我骨子里的。不敢提哲学,我对哲学能有什么知晓呢?

所以,面对能写出很多哲学书籍的李总我不敢再说半句话。我不了解他,就无法和他有任何的沟通,或者说在和他对话之前,我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这之后,我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坐黑车赶往青伊湖,又利用五一假期前往去青伊湖。李总和村书记以及李总的弟弟给我安排好了食宿。

就住在李总家3楼平时专门接待朋友的地方,吃饭就隔壁李总的得力助手付总家。看蔷薇村的日出日落,太阳星星,也看到了李总的上海青和蔬菜大棚,还听和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讲他的故事。

除此以外,我就是拼命读我带回来的书。对了,李总在他的小村里建起了小型图书馆。到那里,我才知道我读的一、两本的哲学书籍根本不算一回事儿。

李总建的那个图书馆里就有他几乎翻烂了的哲学书籍。很多是我没有读过的。哲学和大爱都是我欠缺的,我是在补课。

在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情景之中,我当然明白是遇到可以教导我的人了,我一声不敢吭。

哪怕是住在李总家里,在小村周围来回逛,我也没和李总有任何的联系。还是刚才那句话,我没有和他沟通的资格。因为差距太大了。我必须先听、先看、先深入、先读书,才敢说话。

时间紧迫,5月20号就是我的交稿时间。我要从很多哲学书籍、各大媒体对李华平兄弟的宣传文章以及家乡人民、乡镇领导对他的评论中梳理出我要写文的脉络。

一直到5月19日晚才匆忙写完。发给李总。他不看。言下之意是各大媒体对他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宣传,估计我写的和各大媒体写的也差不多。

个人采访稿,必须是要获得采访人的同意才能公开发表的。所以,我恳请李总就看一眼。结果是他读了很满意,说我是个有思想的作者

不过,征文在市里征文中只获得了优秀奖,我觉得很抱歉。他却安慰我说,不要去讨好大众或某一类人的口味,尤其不要去写口号类文章。

从那之后,我一直关注李总。去年,他又为南京扬州等地捐赠过,我也一直等着能读到他后来写的《周易之门》。也知道现在的李总正在致力于做出中国最干净的酸菜。

讲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分析阅读第9个规则:在评断一本书之前,你必须做到:我了解了。可避免自己的无知给作者带来的困扰。

写书是一种对话,目的是想让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只有在对一本书进行过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之后,读作者、读目录、读印刷信息,能够用分类、摘要、提纲、问题来透视一本书和用共识、主旨、论述、解答问题来诠释一本书之后,才能对一本书作出评断。

就像我没有全方位解读过李总和蔷薇村,就不敢跟他有任何交流一样。

对一本书的评断,一般不会有完全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现象,大多数是有同意也有不同意的地方。经典阅读书籍有和每个人都会产生共鸣的特点,也都有同意的地方。

除非你完全没有对书进行分析阅读,只是根据成见或猜测就不同意作者的说法,这样跟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可是我就是不同意”一样傻。

对一本书除了同意和不同意这两种态度之外,还可以有个态度是暂缓评论

暂缓评论并不是不评论。我们之前说过,阅读是一种对话,读者必须是要做出评论,也必须先了解作者在讲什么。当然,评论并不等于批评。

同时,我们强调,就像我对李总不了解他之前,我没有和他有任何沟通一样,必须先了解作品的分类、摘要、大纲、问题,以及和作者达到共识、抓住、主旨和论述,还能够解答作者的问题,才能和作者试着沟通。

暂缓评论也是一种评论,暂时无法发表意见,也会在充分了解一本书之后,带着这本书去感受世间万物、岁月流逝,说不定我们就能作出有所评论,哪怕只是更丰富了书的内容、更了解书也好啊。

至今为止,我遇到了两本我暂缓评论的书。第一本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我学习写作时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要写读后感的。

当时读过,打电话给学心理学的朋友,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觉得张德芬真是脑残呢,竟然写了这么一本幼稚又浅薄的书,要知道我是迷恋深奥的人呢,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

结果,那次阅读笔记的家庭作业没有通过老师的考核。我心中的不服气也是可想而知的,我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又读了第二遍。

再读后,我反而不敢评论这本书了。再后来呢,小伙伴们也都知道了。只要阅读分享,我就会提到这本书,就像小王子对他的玫瑰花一样念念不忘。还经常照着书中的原则去找寻自己。

每当想起当年自己的无知,就会深深地叹一口气。觉得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大多是自以为是造成的。

这事给我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的评断一本书。无法对书做出评论的时候,可以在充分了解后,把它带入时间、带入生命,不时地感悟就可以了。这就是暂缓评论。

所以,在读到《摆渡人》的时候,我也是采取了暂缓评论的方法。我不理解是这样一个情节非常简单、只有15岁的少男少女纯情故事,为什么如此畅销?还在心里有“畅销书不一定是经典书籍”这样的武断。

是的,我们还不能确定《摆渡人》百年之后会不会还被人“捞”起来阅读,但这是我故意暂缓评论的书,加上如此畅销,就在这里说说吧。

或许是我对作者有点羡慕?克莱尔.麦克福尔,女教师,是英国80后的作家。平时的身份就是英语教师。英语在英国是本土语言,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就是语文或汉语老师。

我也是曾经教过语文的老师,到现在也没写出一本畅销书啊,是不是这个原因让我暂缓评论的呢?

读完之后,我不急着评论了,一直放在心里慢慢团着,有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教训之后,我再也不敢有类似哈哈大笑的愚蠢行为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现在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摆渡人》讲的是和妈妈以及周围人关系很僵的小女孩迪伦,逃离妈妈和学校去找爸爸途中发生车祸,与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去往天堂途中相爱,成功把爱人带回人间的故事。

故事写得很偷懒和讨巧,看似写了一去一回的过程,但只构思“去”的过程就可以写回来的内容了。

当迪伦发现自己的灵魂摆渡人没有一起跟进天堂,就冒着从来没有人回去过和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面容不定的爱人、以及自己可能魂飞魂散这三个危险,又原路返回了一次。

这得省多少事啊?只构思出来去往天堂的过程,回来的过程就不用构思了:晚上还是躲进可以避开魔鬼的安全屋,那些反映自己心境的荒原、绝谷都还在,只是稍稍变了点情节。

所以,我不会说这本书的情节有多复杂,我也肯定不会对少男少女的青涩爱情感兴趣。这一点让我最是无奈。

我已经到中年,这事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竟然觉得我一生下来就是现在这个年纪或者我从前就有现在这些思想。

因为我完全忘了自己15、6岁时有什么青涩情感的那种感觉。难怪我和少男少女们有隔阂啊。

少男少女的情怀肯定不会让我心醉的,这方面我对作者没有了认同。不过,这本书还是对我有了一些影响。在第一次分享的时候,我曾给大家分享过我读《内在成长》这本书治好了我的恐慌症,我怕死,接受不了有一天我的世界会一片死寂。

《摆渡人》这本书是从圣经故事中获得的灵感。书中讲的所谓天堂,就是想去哪就去哪,一般人都是选择回到自己以前生活的家,如果真有这样的天堂,我也会想要回到童年时的家。

那样的死亡就不是可怕的事。《摆渡人》和《内在成长》那本书的作用一样,可能让我不惧怕死亡,对我有疗愈作用。

当然,书中关于天堂的构思其实就是“把死亡当回家”这种迷糊的观点具体化了,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说法。

你看啊,尽管这本书和别的书一样,有我认同的地方也有对我有用的地方,可是书的主旨我依然无法判断。

春天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踏青赏花挑荠菜,我就把刚读过的《摆渡人》讲给她听,我还告诉她我不知道如何判断书的主旨。

不过就在我给朋友分享的时候,也还是有了一些感悟,就是现在,我分享这本书时也有了新的感悟:作者是老师,她是在写一本教化类的书籍吗?

例如,书中有个观点是:真诚善良和处女的灵魂是恶魔们最喜欢的。这是在提倡主流价值观?和正确的两性相处方式?当然可以。

为什么成人和少男少女都喜欢这本书呢?不知道。等你去读后来讲给我听。我把其中被网上疯传的句子分享给你,也许你能从中找到书眼:

1.人活着就会失去,失去的不会再来,你争取的永远都会失去;

2.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3.这片荒原就是你心向的投射,你想它什么样它就长什么样;

4.摆渡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同身受;

5.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6.要么永远不踏出那一步,要么就是现在;

7.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谁是你的摆渡人?

请问:以后见到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想到截图发给我吗?当然,结尾有几句话也如《小王子》书中那样会让人眼泪哗哗地哦。这里就不剧透了。

最后,我想问问你,我是在逼你吗?逼你学阅读技巧吗?或者,就像刚刚那句话中有说的:要么永远不踏出那一步,要么就是现在。

我们说过《易经》讲的是人生中会遇到的64种情形以及应对方法。其中有一个叫蒙(启蒙的蒙)卦,讲的就是教学的事儿。说只有等一个人或小孩想要学习来找你的时候,他才能学得好。这就是启蒙。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虽然我们建群的时候对加入的人有个要求是必须有强烈的读书愿望,因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那你是认为我在逼你的吗?逼你有作用吗?

或者,就像《摆渡人》中摆渡人对迪伦说: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套用一下,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你不需要阅读技巧,我给你讲阅读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了,我们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了分析阅读第9个规则:做出评断之前必须,说我了解了;是用李总的故事来说明这个规则的;还跟小伙伴们分享了我暂缓评论的《摆渡人》。

我等你以后读过跑过来告诉我,让你激动不已的地方。

今天没有品德方面的词送给你,还是坚持吧,像迪伦那样坚持,哪怕自己会魂飞魄散,哪怕再也认不出爱人的模样,想要的,一定要抓住!紧紧抓住!

读书去吧!读书去吧!小伙伴们!去做自渡又渡人的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