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②)(全文2090字)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总书记提出,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
      “三农”短板如何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梳理任务清单,针对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让更多农民喝上“放心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路通百业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2019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9400个,24个省份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
      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公路管护体制尚不健全等。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去年我国巩固提升了5480万农民供水保障水平,解决了101.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但因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农村的供水保障能力仍有待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
      完成好今年的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需要因地制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民喝上“放心水”。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解决好农民最迫切的期盼
  完善农村公共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