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7680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2月27日在晋江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文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开展“四个年”活动,不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有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21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6.03亿元,增长6.5%,其中本级收入135.01亿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全国第四位。
——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强势推进转型攻坚,大力营造人才生态,实体经济稳中向好,龙头企业加快高质量增资扩营,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集成电路、石墨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形成势,进一步重塑“晋江制造”新价值新印象。
——“晋江经验”接续弘扬。高举改革旗帜,集成推进2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林地占补平衡等试点任务,“放管服”、国企实体化运作等改革取得突破。商务创新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晋江经验”成为中宣部“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篇章。
——城市彰显品牌魅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按照“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的要求,扎实推进16个城市专项行动计划,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展现新局,投资潜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第三位。世中运、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进入“晋江时间”,来自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晋江,共享亚洲大学生足球盛会,晋江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焦点。
——民生举措更加暖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投入民生资金84.25亿元,占本级支出70.33%,持续做大优质资源。办好32件为民实事,建成121个补短板项目,3400多户困难家庭通过“四帮四扶”、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得到暖心帮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许多期待和向往正在变成现实。
一年来,我们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为158个工作项目,逐条对账销号,切实兑现承诺。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竭力服务好实体经济。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6条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出台企业增资扩营、闲置厂房二次招商、优化出口退税等惠企政策,盘活低效用地7563亩,全年兑现政策资金15.3亿元。通过减税降费、调整电价等措施,为企业减负14亿元。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9:59.9:39.2。实施智能制造、“互联网+”、服务型制造等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家,267个重点技改项目投产,我市获评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恒安特色阿米巴模式变革成效显现,市场份额稳居全国首位。安踏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百宏列入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实施高新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123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项目部分投产,矽品主厂房封顶,创电、HDT(5GW)高效太阳能电池、6英寸半导体石墨烯芯片等项目相继落地。深化“三产跃升年”活动,实施155个三产重点项目,开展无车承运人、专业市场主体培育等试点,新增限额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86家,有力支撑三产增长。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引进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字号”科研机构增至9家,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投用。举办创新主题系列活动,引进“海峡”团队23个,认定各级高层次人才827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增至7人。实施96个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突破10000件、57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激发社会投资潜力,深化“项目攻坚突围年”活动,实施“五个一批”项目553个,总投资4588.9亿元。499个在建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全年开工106个项目、建成投产98个项目、新引进71个项目。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影响,全力推动外贸出口,培育自营出口企业100家,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量增长50%。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市场,成功举办首届家装建材博览会,体博会、食交会交易额再创新高。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新增贷款150亿元,企业金融风险有序化解,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加快城市功能建设和活力营造。抢抓重大赛事筹办举办战略机遇,统筹“办城市”和“办赛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赛事保障能力。高效推进赛事组织,深入开展“赛事筹办年”活动,组建世中运组委会、执委会,开展主题曲、吉祥物征集评选,发行晋江主题即开型体育彩票。完成14个场馆建设改造,第二体育中心、少体校、足球公园等场馆加快建设,筹办工作顺利通过国际中体联第一次赛前考察。成功举办“晋江慈善之夜”暨世中运倒计时活动,募集善款超5.8亿元,凝聚起磅礴的“晋江力量”。顺利举办世界沙排巡回赛、国际马拉松赛、十三届市运会等赛事,系统检验场馆、酒店、交通等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完善城市配套,统筹推进六个新增长区域建设,高效完成福厦客运专线和高铁新区征迁,刷新和谐征迁“晋江速度”。实施119个片区开发项目,建成11个现代小区,新增城市绿地850亩,15个安置房项目回迁。国际人才社区、国际酒吧街基本建成。新增226个汽车充电桩,投放780个公共停车泊位,磁灶、金井公交枢纽投用。晋江机场国际航线增至9条,通航城市达54个,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三拆一清”,拆除“两违”建筑70万平方米、违规广告牌446宗。实施“两高”及重要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安海镇下洪村、紫帽镇紫星村示范段景观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新建改造公厕120座,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脏乱差”得到进一步整治。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喜迎世中运、共创文明城”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精细管理专项行动,有效治理占道摆摊、违章停车等乱象。深化移风易俗,全面修订村规民约,简办婚丧喜庆、倡导文明新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112个教育项目,新增优质学位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1%。福大科教园迎来首批研究生,泉州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晋江学子揽获高考全省文科、泉州理科第一名。实施21个医疗卫生项目,新增病床位945张。深化与树兰医疗合作,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入驻人数增至17人。中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甲中医院。为7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和长期照护保险,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启动运营,一批镇村养老设施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250张。完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改造石结构危房6000宗。完成二轮修志,清道光版《晋江县志》点校再版发行。持续掀起全民运动健身热潮,晋江健儿在雅加达亚运会捷报频传。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安管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形势保持稳定。加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全市各类学校“明厨亮灶”全覆盖。拓展国际交往,与菲律宾达沃市缔结友城。引水第二通道全线贯通,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民族宗教、统计档案、国防双拥、对口帮扶、老干老龄、工青妇儿、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改,淘汰燃煤锅炉144台,回潮石材企业全面清退,禁养区、禁建区生猪养殖场全部关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污染源整治霹雳行动,关停“小散乱污”企业509家,整治河道52公里,93个村(社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12条河流截污主干管闭合。梧垵溪、缺塘溪等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晋江流域监测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南高干渠等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强势推动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泉州湾河口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整治修复。推进生态连绵带建设,全年造林1.7万亩,晋江下游(南岸)整治、九十九溪田园风光等重点生态项目加快实施。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57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34家,“晋江紫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晋江渔港经济区纳入国家沿海渔港建设规划。重点扶持20个集体增收项目,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开展农村“五微”营造,安海瑶前、金井围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革、再提升”活动,扎实抓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205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00%。公布“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1147个,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34个工作日。加强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坚持用好“晋江经验”制胜法宝、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来晋创业务工人员,向给予我们不懈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各级驻晋直属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晋江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还不顺畅,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二是体制机制优势还不够明显,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重点领域改革力度亟需加强。三是城市能级不够高,对优质企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不足,城市内涵、品牌、活力仍需加快锤炼提升。四是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还有短板,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少数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能力素养、担当精神还不适应新时代要求,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扎实做好2019年工作
2019年是攻坚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冲刺赶超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根据市十三届党代会三次会议精神,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落实省委、泉州市委决策部署,不断传承发展“晋江经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国际化“三大战略”,冲刺高质量赶超、重大赛事筹办、更高水平全面小康“三大任务”,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当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设样板。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5%、本级收入增长6.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三大任务冲刺年”“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产业城市同步转型、经济民生同步跃升,奠定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坚实基础。
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落实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的要求,落实民营经济26条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1、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八个系列工程”,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和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晋江制造成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代名词。推进龙头企业增资扩营工程,实施143个亿元以上增资扩营项目,建设一批精品工厂、无灯车间、智能仓配一体化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并购优质企业、营销渠道、关键设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企名牌名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工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倾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银行机构单列专项信贷计划,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5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推进产业协作促进工程,建设产能对接信息平台,鼓励龙头企业更多在本地找代工找配套,推动二三线品牌转型从事品牌代工。支持30家中小企业提升设备工艺和供应链响应水平,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关系。支持更多企业承接涉军科技成果转让,更多产品进入军队采购目录。推进“互联网+”应用工程,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在线增值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建设一批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支持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等研发机构,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实施200个重点技改项目,培育3家省级以上示范企业。推进服务型制造工程,支持晋工等示范项目,引导企业植入现代科技和新商业模式,挖掘产品的新功能和附加值,实现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服务转变。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科院大学福建智能制造学院,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发放中小微企业服务券,推进10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规模企业发明专利、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三个覆盖”。完善领航班等企业家培训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供应链整合工程,筹建供应链产业基金,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原辅材料本地化配套,补齐补强高端染整和面料工艺、食品大宗原料供应、生物添加剂制造等缺失薄弱环节。支持一品嘉、辅城网等供应链平台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2、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抢抓高端核心装备国产化战略机遇,瞄准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产业链生态圈。完善产业平台,加快集成电路“三园一区”、石墨烯产业基地建设,链接海外优质资源,探索离岸孵化器、海外科技联络站建设模式,争取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联盟、省级微电子重大科研平台、I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落户晋江。完善产业链条,以晋华等龙头项目投产为契机,高强度、密集式推进产业链招商,推动集成电路设计、材料装备、终端应用等项目加快落地。完善产业政策,科学分析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律和行业“痛点”,完善集成电路、石墨烯等产业政策。组建10亿元晋芯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安芯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撬动效应,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高新领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量、集群规模。
3、打造服务业关键集群。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做大做强一批关键集群,构建与制造业升级相配套、与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专业市场集群,完善仓储物流、展示展览、电子商务等配套设施,推动鞋纺城、海西家居、海峡五金、豪新食品等市场融市繁荣,逐步向商品展贸中心、采购中心、行业信息中心等方向转型。建设现代物流业集群,深化无车承运人试点,加快现代物流园、围头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业态,满足多样化物流配送需求。建设城市商贸集群,加快建设中华品牌街等特色街区,推动一批连锁商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机构注册法人企业。加快钢贸企业回归,促成医药服务产业园落地生效,鼓励纺织鞋服、食品原料等材料商和建材经销商业绩回归。建设高端商务集群,推动滨江商务区、世纪大道、和平路两侧楼宇集聚发展,培育跨境电商、总部经济、大宗商品交易等特色楼宇。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提升体博会等展会效应,集聚展会服务、营销策划等会展经济业态。建设体育服务业集群,实施体育产业发展三年计划,大力培育场馆服务、健身娱乐等体育服务业。支持英林建设泳装时尚小镇,培育运动时尚新业态。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变化,推动“吃穿住用行”等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围绕“学乐康安美”等新需求培育新业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个性化消费服务。
4、培育全链条人才生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做大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园,推进市场化引才,力争引进“海峡”团队20个、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深入实施人才生态链条提升行动,推进105个重点项目,加快营造城市、创业、人文环境。完善高端配套,从“食住行、游乐购、医教养”入手,重点推进国际学校、国际酒店、国际社区、市医院国际JCI认证等项目,完善高品质城市配套,让人才享有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创业环境,推动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主题赛事,常态化开展科创项目路演、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快培育“晋金私募汇”,发展股权投资业,大力扶持初创企业,为人才提供圆梦舞台。建设人才社群,建成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深入开展“国际晋江三语同行”、青年人才“生根计划”等交流活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集聚力、影响力的人才社群,为人才营造“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
(二)全力落实城市能级跃升行动
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泉厦漳都市圈和泉州环湾同城发展,深化新型城镇化试点,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1、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坚持“全市一城”规划布局,协调推动“一主两辅”联动发展,加快完善重点片区功能,辐射带动城市品质提升。高标准建设晋东新区,加快第二体育中心、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