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全文4835字)

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省农业农村厅综合调研处  
2019年1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质量兴农之路,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资源要素集聚、主导产业突出、地域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在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区域品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一、湖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初步形成畜禽、粮食、蔬菜、茶叶、水果、水产、油茶、中药材、油菜、楠竹等十大主导产业。其中,粮食、畜禽、蔬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跻身全国七强,水产、茶叶、水果产值突破500亿元,油茶、油菜、中药材、楠竹产值达到或接近300亿元。一些县市区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基地。比如,岳阳市华容县芥菜生产面积22万亩、产量120万吨,总产值43亿元,占全国销售市场的50%。益阳市南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32万亩,实现总产值22.4亿元,产品出口43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拉粗。全省十大主导产业共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9万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6家,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近4万家,在24个县市区启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提升了农业全产业链效益。比如,湘潭市围绕培育壮大沙子岭猪,创办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企业16家,并配套发展了种猪选育扩繁、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省最大的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益阳市桃江县依托楠竹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带动发展加工企业474家,竹制品及相关产业产值达76亿元。
    农业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全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0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79件、“中国名牌产品”41件、“湖南名牌农产品”97件,安化黑茶、碣滩茶、华容芥菜、宁乡花猪等获评2017度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提升了“湘”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益阳市安化县十年磨一剑,把“安化黑茶”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商标,发展规模黑茶加工企业59家,产量居全国第一,2017年实现综合产值152亿元、税收2.8亿元。
    智慧农业体系基础渐强。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累计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5个,建成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点2250个,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5%、86%,1062家企业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2017年全省电商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
    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湖南建成的300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共整合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资金3亿多元,吸引各类资本投入108亿元,以2.6%的耕地创造了全省6%的农业总产值,亩平年农业产值达9930元。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共联结农产品基地8000万亩,有750多万农民参与到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运输、仓储、营销等各个作业环节,安排农民就业300多万人,直接帮助22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二、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思想认识尚不到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拓展农业功能、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研究不深、谋划不够。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休闲农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缺乏合作意识,农民合作社规模普遍偏低,如益阳农民合作社成员平均不到60人。很多农民存在“小农意识”,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普遍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
    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一些地方没有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进行合理布局,而是依葫芦画瓢、盲目跟风,桔橘遍地开花,茶叶漫山遍野,导致很多市县产业结构雷同、品质良莠不齐,特色产业难以向优势区域集中。部分市县没有攥紧拳头培育主导产业,而是多个产业均衡用劲、搞“小而全”,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除水稻、生猪外,其他产业在很多市县还只是星星点点,没有形成规模化基地。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传统加工企业无序发展。全省县均拥有大米、畜禽、油料企业分别为46家、42家、28家,由于原料供应跟不上,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能严重过剩。三产融合层次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上企业数量仅为河南的1/2、湖北的2/3。多数停留在初级加工层面,精深加工水平偏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部分地方在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方面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增加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农产品市场缺失和重复建设并存,大多数市场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与本地农产品对接不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