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青班讲话交流发言7篇(全文18551字)

目 录
火线激扬青春力量 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1
说好“群众话” 6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6
以七种能力为标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1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13
牢记初心 忠诚于党 忠实履职 16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16
年轻干部要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2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21
打铁必须自身硬 2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27
做精做实做细做优纪检监察队伍 30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30
   
火线激扬青春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年轻干部作为我国广大青年的优秀代表,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才能在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激扬信念坚定的“青春力量”。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年轻干部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保持对党的忠诚心,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勇往直前、行稳致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劝学》中有一小故事,蜀之偏远地有一贫一富两僧,富僧数年来欲买船南下犹未能,而贫者“一瓶一钵”顺利南下而还。这就说明,只要有信念,并付诸行动,则“难者亦易”。“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要信念如磐。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能不能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夯实年轻干部成长根基,必须把锻造“铁一般”的信念放在首位,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意志如铁。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必须坚守一条,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一名优秀的干部一定具有坚强意志力,年轻干部一旦明确了正确的奋斗方向,一旦定下来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激扬起信念坚定的“青春力量”。
    激扬为民服务的“青春力量”。年轻干部只有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才能多接地气、蓄足底气。从干部成长路径和规律来看,多接“地气”才能蓄足“底气”,以后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尤其是经常在机关工作,更容易脱离群众和实际。而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我们工作的落脚点着力点,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体现到基层。年轻干部要多走下去,脚上多沾点基层的泥土,心里多装点基层的冷暖,脑子里多思考点基层的发展。从群众中来,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看出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换位思考是为人处事的重要规则之一,也是年轻干部应有的品德和修养。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尽管很努力,付出的劳动也很多,但总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没有考虑群众的角度和需要,没有真正为群众之所需而办,为群众之所想而想。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生活、看待问题、看待困难、看待党和政府,才会看得出群众真心期盼的、需要的、所否定的东西,才会看得出我们工作中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找出我们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会让更多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肯定,也才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带给群众。到群众中去,站在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站在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最终就是要赢得群众信任。加强作风建设,最终要落实和体现在为民服务上,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给群众以满意的答复。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才能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确保群众满意,赢得群众信任,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激扬敢于担当的“青春力量”。年轻干部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才能有滋有味、有为有位。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事在人为,业靠人兴。干部是干事的基础,担当是成事的条件,年轻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面对空前广阔的建功立业舞台,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要勤学。年轻干部必须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提升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知识,学好岗位技能知识,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慎思。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年轻干部慎思首要就是夯实思想根基。任何问题都要研究思考,光学光读光背不行,必须要深思考、分析透、研究到位,才有抓手,才能够落实。特别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笃行。加强学习,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年轻干部的学习兴趣,第一位的动力应该是源于“用”,有用自然想学,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自然想学,年轻干部只有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激扬清正廉洁的“青春力量”。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才能划出红线、守住底线,年轻干部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严于律己是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修身之本。树立党章党规意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规是党员思想和行为的具体遵循,年轻干部必须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学习,适应新时代要求,习惯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从守住小节、管住小事做起。要从注意小事小节开始,避免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渐放松要求、丢掉原则。同时,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节上培养为官之德、在小事上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确保自己不出事、干成事。保持一身正气。俗话说“人正不怕影歪,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为人做事只有走得正、行得端,保持一身浩然正气,才有可能百毒不侵、邪不近身。年轻干部只有坚守为政之道,用“正”的要求来规范和塑造自己,以正带人、以正服人、以正育人、以正资政,才可以说是一个好人、好党员、好干部。

说好“群众话”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语必关情方入脑,话须通俗才传远。说好“群众话”,才能和人民群众话语相投、思想相通。年轻干部只有会说、多说、善说“群众话”,才能真正走入人民群众眼中心中,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但现在有的干部讲话,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习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就一些干部不会说话而批评道:他们与新社会群众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包含许多恰到好处的群众语言,这是他长期以来学习、积累和实践的结果,绝非朝夕之功。群众语言看似好讲、易讲,实际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长期修炼。讲好群众语言,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不懈追求。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年轻干部由于受自身特点和经历所限,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不经意间会流露出“学生腔”。这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对开展工作也不利。所以,年轻干部不能忽视日常语言和一贯行为的力量,要努力做到“六说六戒”。
    说自己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照本宣科。年轻干部,或出于谨慎考虑,或由于紧张所致,开会发表讲话、部署工作,往往离不开稿子,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既不见个性化表达,也缺乏具体措施,只不过是把上级指示再说一遍,缺乏主见和创造力,甚至离了讲稿没法张口。尽管表述得很准确,但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讲者呆板生硬,听者昏昏欲睡。有的即便扔掉了稿子,但是像学生背书那样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听起来仍然不自然。撰写学习心得、理论文章,东拼西凑、剪刀糨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一大堆,看起来很热闹,但真情实感、切近切己的内容寥寥可数,让人读了云山雾罩,搞不清楚到底想表达些什么。我们并非一概反对念稿子,比如在重要会议上,做工作报告或发表重要讲话,照稿念是完全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年轻干部即席讲话也要念稿子,甚至出席一个宴会的祝酒词也要捧着稿子念,那就没有必要了。邓小平同志对这种坏习惯深恶痛绝,提倡领导干部要即席讲话,说话和写文章一样,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不要照搬照抄,不要让秘书代劳。邓小平同志不但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他出席会议、接见外宾时的许多讲话、谈话都是即席讲话,即便到了晚年,他讲话时也很少照稿念。老一代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年轻干部更应该改掉逢会念稿子的坏毛病。扔掉稿子讲自己的话,最根本的是要善于学习,注意积累,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出口成章;更要勤于实践,深入调查研究,对民情了如指掌,这样才能讲到点子上、说到群众的心坎里;还要勇于锻炼,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扔掉稿子敢讲话、能讲话、讲好话的信心。
    说通俗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故作高深。俗话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所谓通俗,就是要讲大众话。因为大众话,它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用它来表达意思容易懂,用它来讲述道理好明白。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探寻其奥妙,就在于他善于用群众语言来说话。例如,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做哲学报告,在解释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时,他是这样讲述的:“为什么鸡蛋能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毛泽东同志运用鸡蛋、鸡子、石头等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就把深奥的哲学道理讲得如此浅显明白,使没有哲学基础的人也能听得懂。身居高位、知识渊博的领袖这种朴实无华、深入浅出的治学精神,对那些习惯于咬文嚼字、故作高深的“学生腔”不是很好的教育吗?讲好大众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众语言。
    说朴实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矫揉造作。一些年轻干部讲起话来之所以“学生腔”十足,主要是因卖弄辞藻、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结果。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他的《学生腔》中谈道:“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美国演讲忆及梁家河的变化时,他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应当说,作为大国领袖,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向世人阐释中国,不是用宏大的场景描述,而是选择了一个对他个人而言最具意义的村庄。这样的选择,不仅让世人感知到了梁家河的今昔变化所反映的中国的发展变化,也体悟到了他不变的“初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事物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实话实说,既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又能赢得听众的认同。对性格内向的讲话,用语要柔和,要如春风化雨那样句句入心;对直爽开朗的讲话,讲话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对文化层次高的讲话,语言可以文雅一点;对文化层次低的讲话,语言应该朴素一点;对工龄长资历深的讲话,哲理可以深一点,以理说事;对年轻识浅、思想单纯的讲话,可以用朴实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以事明理。
    说简洁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长篇大论。一些年轻干部讲话时,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以为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水平,不足以阐明问题。其实恰恰相反。言不在多,达意则灵。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是讲话有水平的基本标准。许多传世佳作都是以短取胜、以精闻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就职演说虽然只有135个字,却是“全美历史上最优美的不朽的演说词”;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只有10句话271个字,仅用了两分钟,竞成了他一生不朽的佳作;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总共用了1100字就把认识论的一个关键哲理讲得透彻清晰;周恩来同志所作的八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只有580字,堪称《政府工作报告》经典之作;被称为“第二次思想解放宣言”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根据他在南方各地多次视察时的讲话综合整理而成的,也只有7500字。可见,简洁并不是单薄,更不是贫乏,而是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讲短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比讲长话更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在讲话做到简洁凝炼,关键在于语言准确洗练,大家一听就明白。开头要开宗明义,不能像婆婆嘴哆嗦个没完;主体要层次分明,不能葫芦炒茄子“一锅煮”;叙述要精练概括,不能像账房先生的流水账;收尾要戛然而止,不能拖泥带水。
    说平和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声嘶力竭。讲话是一种艺术,讲究抑扬顿挫、平仄搭配、错落有致,这样才有节奏感,使人听起来有滋有味。有的年轻干部往往不大注意这个问题,常犯的毛病是:一是语速快,讲起话来就像机关枪,使人听不出头绪;二是语调高,有如市场上的推销员大声呼喊,搅得人心情烦躁;三是语气重,拖着“官腔”,给人一种命令、指示的感觉,使人听而生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十分推崇周恩来的讲话风格,他在回忆录《领袖们》中写道:“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的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今天的领导干部虽然很难达到周恩来同志那样的境界,但他在公务活动中的风度和讲话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年轻干部要讲究语言环境,针对不同时间、地点、场合、对象,把握好语调、语速、语气的分寸,使自己的讲话庄重得体,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获得听众的认可和好感。
    说规范的话,讲好群众语言,戒奇言怪语。一些年轻干部讲话时,时常会冒出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怪话:如有的白话里面夹杂着文言,半文半白,使人不知所云;有的普通话带上几句外语,不中不洋,不懂到底啥意思;有的方言土语叽里咕噜一连串,令人费解。这些怪话说起来很拗口,听起来更别扭;讲者自以为得意,听者却嗤之以鼻。这是文风不正的一种表现,应当从领导讲台上彻底扫除干净。讲话是给人听的,就应该让人听明白。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早就对不看对象、装腔作势的“学生腔”做了鞭辟入里的批评,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就开始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近几年又出台了《公务员语言规范》,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好普通话,多讲规范话。年轻干部都要注意纯洁自己的语言,努力做到不讲半文半白的新文言,不滥用方言土语,不生编乱造词语,不用或少用缩略词语,不在普通话中夹杂外语。这样,讲出的话才会更加标准规范、悦耳动听。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能力。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从中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年轻干部同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交谈说话的最多,也最能从其中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所以正因如此,掌握群众语言,说好“群众话”,同人民群众交流沟通到一起,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以七种能力为标准,大力培养选拔
优秀年轻干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交流发言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精神。我仍记得,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他列出了需要增强的八项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如今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提高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为年轻干部成长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组织部门选好用好干部明确了方向。下一步,我们组织部门一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切实选好用好年轻干部,为X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