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民生 加快养老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兰州市养老问题调研为基础的探讨(全文5726字)

注民生 加快养老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兰州市养老问题调研为基础的探讨
  按照“根在基层·情系民生”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统一部署,我参加了科技部养老专题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于2014年7月6日-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通过蹲点体验、同工同勤、问卷访谈、互访观察等方式,开展了服务孤寡老人、与老人交流谈心、了解养老机构管理状况、听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意见等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兰州市养老领域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本报告。
  一、调研背景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并把民生问题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养老作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无疑日渐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占13.26%,同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有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我国的迅速老龄化,使养老问题日渐凸显。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向倒三角形转变,“4-2-1”家庭大量出现,传统的完全依靠子女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早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4万余个,床位约170万张。按照当时1.45亿老年人口、5%的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计算,需要约700万个床位,与实际拥有的170万个床位存在较大缺口,形势不容乐观。机构养老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也关系到社会和每个家庭的稳定和谐,社会影响巨大。如何有力推动养老机构发展,有效化解养老难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兰州市养老机构调研概况
  我国于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兰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77%,正处于“人口红利”的结束期,已经开始迈进老龄化社会。由于兰州市“老龄化社会”具有进入期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地区间差异化较大、城乡表现程度不均衡等特点,所以,兰州市是我国老龄化现象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的兰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居家养老是主体,机构养老是重要支撑,机构养老主要为老年公寓,社区养老除街道助老员外,还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体系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兰州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各类社会资源的“后天禀赋”不足,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时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与国内其他城市差别不大,深入了解兰州市养老机构的现状,对于我们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了解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整体状况具有典型意义。
  本次调研以机构养老为主要内容,调研团分组走进甘肃省老年公寓、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兰州市城关区情暖夕阳老年公寓等3家养老机构。其中,甘肃省老年公寓为省老年工作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建筑面积3336平方米,现有床位118张,现有在编人员4人,聘用工作人员19人。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为民办社会养老机构,共有各类房间380余间,可设床位700多张,现有职工130余人。兰州市城关区情暖夕阳老年公寓同为民办社会养老机构,现有床位180张、职工46名。
  三、兰州市养老机构的经验做法
  1.积极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目前,兰州市共有各类城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5家,其中市属养老福利机构2家、县区5家、集体和民办8家,共设床位4705张、收住1527人,其中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4305张。兰州市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出台了《兰州市“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抓落实的养老服务工作保障机制。2012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政府补贴,所需费用由市、县(区)按1:1承担。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兰州市初步形成了公立养老机构示范带动、民办养老机构发挥主体作用的格局。
  2.重视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受制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因素,养老机构难以招聘到医护专业毕业生,工作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家庭妇女。为有效提高员工服务老人的技能,满足护理工作要求,兰州市各养老机构将组织员工学习培训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动。一是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大夫、护士长定期集中为员工讲解护理程序及临床护理经验。二是采组织管理人员和护理员工参加国际交流培训项目、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班,以及业内论坛、交流会等活动,学习掌握国际国内领先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提高养老院的管理运行水平和员工的护理技能。在各养老机构的重视推动下,服务团队专业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包括护理长、护理员、持证按摩师、高级营养师资格、保健师等在内的护理团队已经初步形成。
  3.建立义工长效服务机制。一是高校学生义工。兰州市科教资源集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众多。高校定期组织学生担当义工,深入养老机构进行护理服务,既缓解了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又使青年学生们得到了社会锻炼,培养了尊老孝老的意识。二是社区退休职工义工。积极动员邻近社区的退休职工到院进行义务护理,鼓励义工参加培训考试成为持证护理员,既节省了人员费用支出,又招聘到有工作经验、对养老工作有热情的护理员。据情暖夕阳金重庆院长说,目前“储蓄是养老”是比较符合现实国情的,其中采取记录义工工作时长、抵消未来养老收费的形式,将义工的无偿服务转变为养老优惠,将极大地调动社区居民从事义工的积极性。
  4.注重营造养老敬老氛围。在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辛苦。养老机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