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苏建筑业农民工的职业化问题(全文2635字)

浅析江苏建筑业农民工的职业化问题
   
   前言:根据2013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达729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将近80%的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在“劳工荒”的背景下,建筑业也难逃用工荒、用工难的境遇,其中,技能人员匮乏更为明显,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影响。当前,我省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建筑业主要从业人员队伍流动性强、素质低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业农民工劳务队伍的特点和问题
   当前建筑业农民工劳务队伍有着鲜明的特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劳务用工呈现潮汐式特点
   江苏农业发达,家有良田若干,使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的农民主要根据农时来调整在外务工的时间。收获时是农民,闲来是短工,造成这部分人没有长期固定的工作时间。加上建筑业从业门槛较低,用工量大,用工方式松散,没有有效的约束力,使得建筑业在成为最吸引劳动力转移人口首选就业行业的同时,整个劳务队伍也呈现潮汐式消涨的特点。建筑企业很难根据自身需求或市场实际需求合理调配人员,在农忙季用工荒的时候企业只能降低用工人员的技能门槛。
   (二)大多施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劳务队伍
   大型总包公司一般会成立自己的劳务公司,以解决自己的劳务用工问题,并为其他工程输出劳务。中小型施工企业受资金周转、效益核算等因素影响,基本没有自己的劳务队伍。但是即便是劳务公司,也很难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基础劳务队伍。与劳务公司和中小型施工企业联系紧密的是一些相对“固定”的“包工头”,这依然是延续多年的传统的劳务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一方面是中小型企业无法承受组建劳务队伍所需支出的资金,另一方面是担心由于工程的不均衡和不可预见性,导致劳务队伍闲置。
   (三)劳务人员技能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由于没有自己固定的劳务队伍,就不愿意在人员培养上多投入。据调查,劳务作业班组在一个工地上的务工期一般为4-5个月,工人流动性强,劳动关系不固定,企业不愿意花钱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也造成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劳务人员来说,因本身行为的短期性和对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积极性不高。建筑从业人员参加培训主要是希望提高技能、增加收入,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不重视,导致技能人才的待遇无法落实,也没有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从业人员获得证书后,多数人员收入只是略有提高,甚至基本无变化,严重影响了参训的积极性。因此,造成技能人才培养的“两低”(低参与率、低效率)现象。
(四)建筑业农民工普遍缺乏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