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文3806字)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市民在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广场参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展。新华社发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丽发社区居民在普法进社区活动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后拍照打卡。新华社发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民法典知识。光明图片/范钦龙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高度重视,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此过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深植根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理解其重大历史性贡献,必须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鲜明主题。  1.坚持人民立场,以良法善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他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立场,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在更深层面上推动法治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是规则之治,要求运用既定规则和制度规范社会、治理国家。一方面,治理所依据的规则必须是符合人类理性和正义价值的良法,达到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另一方面,良好的法律必须通过有效机制付诸实施,转化为实然的法治秩序和治理效能,即善治状态,实现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结合。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法治达到良法善治的理想状态。  实现法治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属性。是否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是良法善治的衡量标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首要的就是通过法定程序将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转化为国家意志、法律规范,实现人民性、科学性和正义性相统一。  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坚持法治的人民性,归根结底要落脚到更好实现人权的法治保障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是法治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长期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追求,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加强党的领导,从战略全局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项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谋划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法治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