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全文2276字)

抓好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张利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新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也是指导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办学新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
    学校教育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体系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品格锻造。学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可以依托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教学载体手段开发以及特色化育人经验供给,努力发挥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尤其要发挥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独特功能,切实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这是适应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大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坚持前后贯通,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全周期教育体系
    教育的旨归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还在于建构个体生存意义、丰富思想情感、引导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按照知识进化和个体认知能力提升的一般规律,学校教育应是一个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全周期教育体系。做好教育规划的线性周期培育设计,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增强教育成效。结合各学段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构建符合各学段教育规律的前后贯通、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比如,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加强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