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全文3733字)

   近年来,**县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三农”工作的关键一招,紧扣“抓住一个关键、守住一个底线、创新一个保障、提升一个根本”思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抓住农村改革这一关键,激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活力。一是以土地确权工作为依托,着力培育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圆满完成全县8镇1街道2.4万户群众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确权耕地15.4万块53.2万亩,累计流转耕地21.9万亩,发展山地苹果11.7万亩、设施农业1.2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245个。今年,列支1.6亿元规划新建果园1万亩、规模养殖场80个、改造日光温室200座、新建拱棚400座、高标准池塘和网箱养殖450亩,以山地苹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为主导,林产、水产、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3+3+X”富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县91个村3个社区的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建章立制等改革任务,共清查流动资产7019万元、固定资产8331万元、集体土地567.8万亩,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万户11.4万人,累计培育认定家庭农场15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今年,列支600万元用于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列支500万元计划新培育家庭农场500个、专业合作社25个、高素质农民150人等,确保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群众增收渠道稳步拓宽。三是以“三大行动”为抓手,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扶持、典型培育、空壳清零“三大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028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74个,全县91个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清零”目标,涌现出**街道“抱团发展”、周湾镇“合股联营”等多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了丈方台、韩沟门两个产值“亿元村”。今年,计划列支4640万元,全面构建村集体经济“1125+N”模式,即:每村发展1个千头猪场、1个百吨冷库、1个20万元光伏基金项目和1个50万元互助资金协会,各村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发展其他村集体经济项目,力争年底全县50%的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
二、守住防止返贫这一底线,筑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石。一是抓牢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推行“6512”工作机制,即:重点关注慢病大病户、失能老人户、重残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六类人群”;强化部门预警、联动联排、户分三类、双向督查、十条政策五项措施;在全市率先推出“防贫保”这一新举措;实行定期调度和定期回访“两项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共纳入“三类户”147户415人,其中已消除返贫风险62户170人。特别在近期全省集中排查中,推行“1221”工作法,即:发放一张告知书,制定网格员联系单和农户知晓单,建立重点对象和户分三类台账(三类户、稳定户、关注户),抓实一项整改,累计排查农户3.3万户10.8万人,拟新纳入监测对象18户51人,做到底数精准、排查精准、纳入精准。二是抓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扶贫资产管理“两个重点”。坚持“能搬则搬、能改则改”原则,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9个,搬迁贫困群众1719户5380人,实施危房改造879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列支400万元用于搬迁劳动力岗位开发和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发展长效产业、自主择业、扶贫基地就业、社区工厂安置、公益岗位安置、企业安置、兜底保障“七个一批”措施,落实搬迁群众就业3442人,兜底保障1801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每户1人稳定就业目标。推行“三把关三落实”工作机制,即:严把调查摸底关、严把确权移交关、严把资产登记关,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机制、落实监管措施,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做到知底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