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上海青年人才公寓建设的建议(全文2552字)

※背景情况※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第一基础,人才聚则产业兴。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主要集聚地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口、土地、成本等资源统筹协调发展遇到了困难,人才住房问题已成为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
  购房难已成为严重阻碍应届大学毕业生、硕士生等未来科技力量在上海创新创业的主导因素。上海要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高度,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需要加快面向上海未来的青年人才公寓建设。
※问题及分析※
  相较于庞大的租赁需求,以及指定的高标准专业人才外,政府提供的青年人才公寓数量仍相对有限,且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归纳为:
  1、土地及公租房实物资源存在区域性短缺,对初创人才和初创企业的吸引力正慢慢弱化
  基于上海土地“寸土寸金”的属性,公租房源筹措难度大,收购房源也较为零散不利于后续管理,黄浦、静安、徐汇等中心城区普遍房源稀缺,而采取调整土地性质方式建设青年人才公寓,会导致成本压力上升。如,张江天之骄子项目采取了存量补地价的方式,将集团自有的工业用地调整为住宅和商办,建设酒店式公寓的模式,相应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各区实行自行管理,引进人才只能租住企事业单位所在区的青年人才公寓,跨区域租用青年人才公寓存在壁垒,抑制了个性化的选择需求,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2、缺乏不同区域分类指导的实操措施,住房补贴政策落地存在信息不对称
  受土地和房源的影响,各区青年人才公寓入住和享受补贴的门槛普遍较高,缺乏结合上海实际,不同区域不同形式解决青年人才居住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机制安排。政策惠及面主要集中于全球顶尖科学家、高级专家和领军型人才等已经功成名就的高端人才,或者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单位指定的专业人才,而多数正处于事业发展上升阶段的青年后备人才申请等候期较长,部分区制定出台的青年人才安居工程政策落实渠道不通畅,导致补贴政策“靴子不落地”。
  3、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机制尚未完善,国资平台受考核约束动力不足
  目前,本市吸纳市场主体参与的方案尚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不完善,路径不清晰,缺乏牵头负责的部门和管理标准,具体操作时往往面临消防安全、房屋性质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按照现有的模式,青年人才公寓盈利回报周期较长,国企要参与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及运营,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