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全文9374字)

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7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18年工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坚定人社事业发展信心
    刚才,会议以视频的形式回顾了2017年工作。一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市各项计划指标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特点体现在“六个有”:一是政治站位有高度;二是服务大局有强度;三是改革创新有深度;四是民生实事有温度;五是规范管理有力度;六是县区工作有亮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省人社厅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各企业全力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默默无闻、务实进取的结果。同志们的责任意识、钉子精神、实干作风尤为值得赞扬!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十九大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人社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八个不平衡不充分”:一是就业结构不平衡和创业就业不充分,突出体现在就业创业数量和质量、岗位匹配、技能提升、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二是社会保险各险种参保不平衡,参保覆盖面不充分。全民参保质量不高,社会保险的精确管理和制度统筹还不够,还有一些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非就业人员等群体游离在社保之外,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政策亟待完善。三是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平衡,第一资源挖掘不充分。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普遍存在普工、技工紧缺现象,产业型、技术型、技能型、高端型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发展不平衡,渠道拓宽不充分,收入水平偏低、增速不快。五是劳动权利共享和共治不平衡,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不充分。就业形式多元化状态下,新型劳动关系、劳动维权更加复杂,监管和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六是人事领域规范和激活不平衡,事业单位改革、职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中,管理杠杆作用发挥不充分。七是公共服务保障不平衡,便民利民功能彰显不充分。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还没有在基层充分覆盖,就业、社保等网络化办理程度不高,服务“软实力”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所差距。八是人社干部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保障服务能力发挥不充分。部分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工作作风与“放管服效”、“五个过硬”的新形势新要求还不适应。
    同志们,总结成绩我们增强了工作信心,正视问题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敢于担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二、紧盯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升人社工作质效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人社部门,必须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要求,必须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担当、更新的作为,为建设幸福美丽长治贡献“人社力量”。
    2018年全市人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突出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技能强民、增收富民、服务便民,全力以赴惠民生,不拘一格聚人才,凝神聚力抓改革,优化服务创亮点,从严从实抓党建,深化作风强队伍,以“争第一,创唯一,提质增效,群众满意”为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奋力谱写新时代长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篇章。
    会议印发了《关于下达2018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通知》,目标任务已明确,全市人社部门要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今年重点从七个方面抓提升,实施12项工程、开展18项活动:
    (一)强促进,重扶持,全力提升充分就业创业质量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制定出台《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千方百计抓好技能提升培训,推动“技能长治”建设。全年培训5.6万人,实现就业3.3万人。这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民生实事,各县市区要迅速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特别是护工家政等紧缺劳务人员培训,要按一县一特色一品牌,打造优势劳务品牌。要引导和协调培训机构实行科学灵活的培训方式,让培训取得实效。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技能入村,开展“充分就业村”培育活动。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确保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培尽培,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实施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就业对接活动,统筹推进“三支一扶”和“就业见习”等服务项目,多渠道帮扶就业。建立与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沟通联络制度,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跟踪帮扶服务,鼓励支持在外长治籍学生(特别是山西省“老八校”)和长治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创业就业。开展大学生劳动保障权益执法检查活动,确保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强化创业项目、创业导师、创业培训师等“三库”建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导师的作用,扶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二是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扶持复转军人、农民工、残疾人创业就业。三是着力推进大学生青年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打造2-3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创业就业载体,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县市区都要力争打造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力争我市有新创业园列入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程。一是强化“订单式”、“菜单式”职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就业援助、精准帮扶力度,重点帮助6500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二是在北京、天津、昆山、南通等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重点帮助7900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制度保障下实现稳定就业、稳定脱贫。三是妥善做好去产能企业和国企改革中职工分流安置和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就业援助、创业贷款、稳岗补贴等创业就业扶持措施。二是建立完善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制度,提高登记数据质量。三是建立完善用工需求监测制度。将监测范围扩大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对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用工预案。提升失业预警和企业用工监测分析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四是密集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大型专场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好台、架好桥。全市全年至少达到100场次。五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媒体、网络、群体和新闻发布会、政策宣讲团等全方位多形式的宣讲机制,分群体、分重点、分主题开展政策宣传。
    (二)强推动、重引育,全力提升人才工作实效
    实施“长治人才智库”工程。适应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围绕我市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组建人才工作“三图一库”。一是长治籍在外人才分布图。通过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各种渠道,千方百计摸清长治籍人才在全国乃至海外分布情况,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紧缺行业人才分布图。加强与产业部门、重点项目(企业)的互动交流,梳理出紧缺行业人才需求,通过依托专业机构,匹配所需人才在国内外分布,便于精准高效引才。三是现有人才分布图。依托大数据技术,摸清全市现有人才底数和分布,在人岗相适、用其所长、人尽其职上下功夫,力争实现人才效能的最大化。四是建立高端人才智库。创新引才用才理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维模式,放眼国内外,组建由国内外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高端人才智库,围绕长治发展需求开展高端智力服务。
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工程。一是对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立足“示范区”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计划》,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活动,切实发挥好技术工匠的技能传承、技术革新等作用,培育一批长治工匠,全年培养600名高技能人才。二是瞄准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促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