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4620字)

2020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8日在汕尾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汕尾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逯 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李希书记到汕尾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080.3亿元,增长6.7%,排名全省第6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亿元,增长9.3%,排名全省第1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051元、16305元,增长7.8%和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2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9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729.6亿元,增长15.1%。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43亿元和3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2%和93%。
    (二)现代产业加快发展。
    陆丰核电、海上风电2个投资千亿级的航母型项目加快推进,后湖海上风电启动桩基施工,宝丽华甲湖湾电厂2号机组正式发电,电力能源产业不断壮大。汕尾海工基地建设全面铺开,明阳智能、中天科技、广东长风等项目动工建设。信利TFT5代线、高新区比亚迪、威圳航空、国信通等一批项目试产投产,高通电子、秋叶原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引进产业项目51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6.5亿元,园区建设投入21.1亿元、征地6090亩。设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汕尾运营中心。城区晨洲、海丰新山、陆丰下埔、陆河北中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和省、市“实体经济十条”,为企业减负超10亿元。
    (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广汕铁路、汕汕铁路全面开工建设,龙汕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兴汕高速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深汕西改扩建加快建设,汕尾港口岸海丰港区、陆丰港区对外开放获得国家批准。中央商务区、金町湾片区配套日臻完善,市区海滨大道中、汕尾大道中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海滨大道西、中轴西路正式动工,文明路、翠园街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市民服务广场主楼封顶。新增百兆光纤用户7.6万户、5G基站102个。全面打响整治违建攻坚战,拆除违建100万平方米。2018年度“创文”测评考核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创国卫”一次性通过国家暗访验收。
    (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粤东西北第1名。12.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37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基本完成“两个100%”目标。689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137个贫困村基本完成“五项提升工程”,543个非贫困村全面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建成2462个农村公厕,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均达100%。海丰新山上榜“广东十大美丽乡村”,陆河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陆河螺洞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海丰新山、陆河共光、陆丰浅澳、红海湾东尾获评“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村”,4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陆丰博社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城区水产、陆河青梅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18家市级“菜篮子”基地,粮食安全考核全省第8名,海丰油粘米、华侨油柑入选国家名特优新产品。
    (五)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市县机构改革经验受省表扬。完成15家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万户,完成“个转企”1530户,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9家。实现权责清单事项再压减1/4以上,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3天。“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清理取消证明240项,上线推广“粤省事”“粤商通”汕尾版,670项业务实现“指尖办理”,316项企业业务实现“免证办”“一站办”。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全省第9名、粤东西北第1名。3家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汕尾投控公司挂牌运作,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启动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3345件和2527件。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名。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海丰西闸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加快整改。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262宗“四乱”问题全部销号,346个入河排污口全面完成整治。建成品清湖“万里碧道”16.8公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二期、陆丰东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投产运营。完成碳汇造林6.3万亩,清明节期间森林火灾数下降58%。
    (七)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九大民生支出22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7%。争取国家、省各项转移支付资金190亿元,其中支持革命老区政策资金72.8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71.5亿元。深圳第二轮帮扶累计投入资金42.2亿元,引进产业项目154个,推动驻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258%。培养粤菜师傅1900名,城镇登记失业率2.34%。社会保险参保人次达527万人。底线民生保障制度惠及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17万人次。医疗救助8.8万人次,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至10000元。“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新增幼儿园171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45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4万个。汕尾理工学院完成征地工作,市技工学校升格为市高级技工学校。龙山中学新校区一期、彭湃中学“一楼两中心”建成投用。深汕中心医院完成主体建设,深汕中医医院完成前期工作,9家县级公立医院主体工程实现封顶。
    (八)社会治理不断加强。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59个,侦破涉黑涉恶刑事案件872宗。全面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全年制毒案件“零发生”。“平安汕尾”建设加快推进,全市326天“零双抢”,万人犯罪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涉枪案件得到全面遏制。交通事故下降12.7%,连续18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99%,国家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工作实现“零非访、零通报”,陆丰、海丰、陆河被国家信访局评为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处置非法集资综合治理考核全省第7名。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先行点完成创建,城区被评为全省维稳工作示范点。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45个,村规民约工作获省表扬。
    与此同时,我们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全面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政务公开,制定出台全市首部政府规章。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市政协监督,办理代表建议43件、政协提案116件,办复率均为100%。《汕尾市山体保护条例》获准施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纪律、监察、巡视和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此外,民族、宗教、残联、对台、侨务、人防、海防、气象、审计、档案、地方志、退役军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深圳等兄弟市鼎力帮扶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汕尾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汕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汕尾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汕尾落后的面貌并未真正改变,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不强,产业聚集度不高,全产业链仍未打通,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大支撑。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民生短板较多,普惠性、公益性学前教育供给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消防安全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政府办事流程不优、效率不高,一些干部法治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实干意识不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用好“大数据+网格化+主动监测+群众路线”工作机制,率先在全省推出数字化智能化疫情防控措施,实现“病例清零、零院感、零死亡、零境外输入”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出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3条”“复工复产30条”“暖企12条”等惠企暖企政策,做实“店小二”服务,落实企业复工复产“1+3+X”工作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秩序,一季度经济发展逆势实现“开门红”,GDP增长1.9%,是全省唯一正增长的地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纵观当前形势,汕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未来、运筹帷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深情牵挂老区人民,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继续安排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汕尾,把汕尾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市委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发出“突围七问”,作出“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重要部署,为汕尾奋进崛起、“弯道超车”注入了强大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定位、新使命,我们必须扛起历史责任,把握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敢于逆境奋进、善于化危为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好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湾+区+带”区域发展新机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推动陆丰核电1、2号机组核准,5、6号机组加快前期工作,宝丽华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上马建设,加快后湖、甲子海上风电和中天科技、广东长风等海工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动明阳智能新建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项目,打造以临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临港工业、海上风电为特色的海洋能源产业集群。推动信利高端车载二期、国信通等项目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配套集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比亚迪增资扩产、拓展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陆河试车场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汽车及IT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香雪、江涛等医药企业投产,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支持梅陇金银首饰、公平纺织服装、可塘彩宝、甲子五金配件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业态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疗设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进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培育数字经济优势集群。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支持保利金町湾加快4习近平景区创建和地中海度假村项目建设,谋划一批“旅游+”产业。培育2-3家一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规划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加快汕尾(全球)生态食品交易中心建设。培育壮大教育培训、在线消费、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升级,打造提升一批夜市街、“网红打卡地”、特色商圈。
    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投入12.8亿元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4+1+1”县域平台发展大格局,打造一批“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推动汕尾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陆河新河工业园、海丰生态科技城创建省级高新区。推动汕尾海工基地申报省级产业转移集聚地、红海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康养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打造华侨特色农业现代产业园。在海丰规划建设26平方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推进梅陇、公平、可塘产业园和陆河第二园区规划建设。推进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建设,推行“亩均论英雄”,分行业设定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环保、能耗等准入标准,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区域集聚。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组建规模超8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完成培育“四上”企业120家、“个转企”800家、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努力培育一批百亿以上航母企业、50亿以上旗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10个。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用好股权交易中心汕尾运营平台,扶持优质企业融资发展,实现80家企业挂牌展示。
    (二)全力奋战“项目双进”会战年,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面推进50个省重点项目和203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26.5亿元,确保67个新开工项目动工建设,66个项目建成投产。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抢抓窗口期,围绕5G基建、数据中心等领域加快谋划一批新基建项目,围绕交通、水利、信息、能源、市政“五张网”加快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加快谋划一批医疗卫生、物资保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