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工作总结(全文5628字)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自1992年建区以来,坚持产业立区、创新兴城,踏实求索、与时俱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中宣部组织的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评选调研活动中,开发区成为入围前40强的全国唯一国家级开发区,并受邀参加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经济、产业、科技、生态、社会、民生等多领域展现了北京改革开放成就,是首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书记视察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建设,按照“四区一阵地”的定位要求,稳中求进、开拓进取,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全市领先,产城融合成为全市标杆,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北京市唯一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9.5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完成960.3亿元,同比增长11.6%,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841.2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比2017年提高1.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对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0.8%;建安投资完成125.2亿元,同比增长18.7%;税收收入完成595.5亿元,同比增长17.2%(剔除车船税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3亿元,同比增长19.9%;进出口额完成1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完成476.5亿元,同比增长8.5%;万元GDP能耗0.12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07%;万元GDP水耗2.85立方米;截至2018年底PM2.5累计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一、坚持服务为先,经济运行调度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开发区管理服务机制更贴近企业、更贴近一线的优势。抓精细服务,坚持把联系走访服务企业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2018年为部分企业量身定做“服务包”,解决电力接入、危废处理、土地供应、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外籍人才子女入学等问题150余件。抓重点企业,紧密跟踪200家企业,重点关注工业产值、PCT专利申请量等31项关键调控指标,把经济贡献、科技产出、项目建设与股权投资、政策支持、土地利用、住房保障、风险防控等服务内容统一调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重点企业产值增长比例达到63%。抓精准施策,出台《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开发区每年拿出百亿元以上财政资金,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硬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发挥政策对构建高精尖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代表全球产业发展方向和体现国家战略的高精尖产业落地发展。2018年以来新设企业40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一半以上。
二、坚持补链强链,高精尖项目持续推进
    以“七促”为抓手,推进134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061亿元,达产产值2094亿元,税收280亿元。2018年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16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660亿元、税收90亿元,土地摘牌项目5个,总投资9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222亿元、达产税收56亿元。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13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销售收入)2874亿元、达产税收34亿元。投产项目2个,总投资1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42亿元、达产税收3亿元。技改项目12个,总投资10亿元。
三、坚持创新引领,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建设
    持续推进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年完成新产品研制106项,新技术研发100项,其中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65项、新技术67项,参与国家级、行业级等标准制定15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家,累计802家。全年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9.3%,专利授权同比增长28.9%,有效发明专利13578件。
    积极承接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组建与“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推进专班。会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研究培育高精尖产业。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已有51个项目入库。成功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汇聚美国、德国、日本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顶尖专家,吸引国内外超过上千项科技成果参与交流对接。
    发挥好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落实“创新型企业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重点领域确定351人的“高精尖特”引才名单。认定第三批“新创工程·亦麒麟”产业领军人才137人,累计667人。新增6家博士后工作站,累计40家企业分站。推动首都院士之家开发区服务中心建设。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企业行活动。出台《促进职业能力提升补贴管理办法》,新增对学历、学位、职称的补贴。鼓励企业、院校、社会机构深化合作,加强人力资源供给和智力资源共享。
四、坚持重点领域改革,区域活力不断增强
高标准编制开发区规划。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在北京创新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开发区未来发展,围绕“四区一阵地”的战略定位,编制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2017年—2035年)》。明确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初步确定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高精尖制造业为主,生活服务和科技服务配套为辅,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功能组团协同联动的“一主两辅多组团”功能布局。坚持以建设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为核心,聚焦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研究细化32条高精尖产业链,明确补链、强链的方向和措施。研究编制《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以拓展高精尖产业空间、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和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落实建设用地、建筑规模、人口规模等指标,统筹研究产业发展、职住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