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材料合集30篇(全文39167字)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相关材料汇编

目 录

一、经验交流
构建知事识人体系 激励干部实干担当……………………… 3 强化需求端发力 深化供给侧改革…………………………….. 6 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6 以创新之制破题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三问”……………..10 高标准锻造“乡村振兴施工队”………………………………. 13 全面构建村书记专职化管理体系………………………………. 16 让小支部在脱贫攻坚中实现大作为…………………………… 19 织密基础组织网络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21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24 “三力合一”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27 “五项举措”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引向深入………… 30 二、体会文章
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 34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37 建功基层治理 彰显组工作为……………………………………. 41

突出担当作为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44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47 走“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51 让吃劲的干部“吃香”…………………………………………….. 54 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57 在大项目中实现组织部门大作为………………………………. 61 行组织路线 书写组工答卷……………………………………….. 64 三、心得体会
坚守组工干部“三心”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67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70 增强组织工作的专业思维…………………………………………. 73 过好三关 不负时光……………………………………………………78 为历史赋予的梦想而奋斗…………………………………………. 80 啃下组织工作“硬骨头”…………………………………………. 83 坚持在“三个维度”下苦功……………………………………… 85 争做优秀组工干部……………………………………………………..88 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 91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94

构建知事识人体系 激励干部实干担当

    ***总书记强调,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 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 市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探索构建知事识人体系,以“考 准事”推动“识准人”,锻造“致力高质量”实干担当干部队
伍。

一、躬身入事,知事知理更接“地气”
    涉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在疫情防控中躬身入局、挺膺 负责,明晰专项考察的关键人关键事,了解基本常识、厘清基 本逻辑、把握基本规律、作出基本判断。一方面主动入“事”, 选派组工干部派驻防控组工作、到村居和交通卡口值守、担任 企业驻厂员、参与督查检查等,亲身体验一线岗位工作,实地 知晓一线干部表现;另一方面延伸触角,听取防控组及工作专 班专业评价,整合疫情防控简报、纪委督查通报、职能部门通 报等客观评价,听取复工复产企业直观评价,收集网络舆情和 “12345”热线等社会评价,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能力实 绩、人岗匹配等情况。
二、多维察事,察深察透更有“底气”

既注重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度了解,又注重对干部在“完

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进 行具象“透析”,做到知长知短、知根知底。在疫情防控专项 考察环节,采取“分单元”“深挖掘”多维察事,对“人”和 “事”定点定位深入考察,察深察透干部表现,做实精准识别 基础。“分单元”就是将疫情防控划分为一级响应、企业复工、 “防”“放”结合等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内依据重点任务推进、 重大问题处理制定考察提纲,有针对性地考察关键人关键事; “深挖掘”就是运用深度访谈、案例分析、行为轨迹追溯、工 作复盘等方式,挖掘掌握干部当时当事的真实心态、决策动机、 具体行动。
三、评人依事,评准评实更显“硬气”
    探索实行“定性靠事例、定量靠数据、综合靠分析”评价 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方印证、精准成像。“定性靠事 例”,即用标志性事例辨别领导干部代表性能力,比如对市(区) 党政正职来说,面对全省一级响应时,何时到岗到位,何时部 署落实,最能反映这一群体政治敏锐性、见事行动力,及时进 行轨迹抓取,横向比较出强弱。“定量靠数据”,即用关键指 标辨析领导干部工作状态、工作实绩,比如一级响应单元,运 用确诊病例数特别是扩散性病例数,体现“外防输入、内防扩 散”效果;企业复工单元,通过复工进度、员工到岗率、工业 用电量等指标,观察领导干部的见识见地、“两手抓”能力。

“综合靠分析”,即整合各方面考察结果,研判其责任担当之

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疫情防控 中有 175 名干部因表现突出得到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真正实 现精准选、科学配、动态调。

“头条号:如来写作网,QQ3231169”

强化需求端发力 深化供给侧改革
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既管“供应”、又 问“效应”,既管“投入”、又问“产出”,努力提供适销对 路的“产品”,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
一、着眼事业发展考量“该用谁”,放大用人导向效应
    ***总书记指出,“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 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用当其时、 用其所长”。坚持事业为上,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 度,既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风向标”,也是实现干部精神状态、 地方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良性互动的“助推器”。
突出岗位分析“以事择人”。
    统筹抓实党政正职重点研判、结构人选专项研判、其他干 部全面研判,集成运用“大数据”,精准把握“学过什么、干 过什么”,努力预判能“胜任什么、干成什么”,切实解决好 “选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岗位”的问题。
强化考察了解“精准识人”。
构建工作调研、平时考察、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全方

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从小事上看德、难事上看能、

大事上看绩、分外事上看勤,既看干成多少事、更看干成的事 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
注重合理搭配“科学用人”。
    更好地把选人“技术”和用人“艺术”、个体“优选”和 整体“优化”结合起来,大力发现培养年轻干部,统筹使用各 方面各年龄段优秀干部,体现“差异化”、避免“同质化”、 追求“最优化”,以干部优势互补促进工作优化落实、事业优 质发展。
二、聚焦产业振兴摸排“还缺谁”,放大人才集聚效应
    产业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人才是产业振兴的支撑。坚 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 把市场“主体”与政府“主导”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发展阶段、 用好比较优势,加快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步伐,推动人才集聚与 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精准摸清“缺”的重点。
    突出园区这个主战场、企业这个主力军、金融这个主抓手, 定期对产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现状进行深度摸底,分类排查 产业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缺口”,精准 绘制人才地图、清晰标定引才路径,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 成功率。
及时细化“补”的措施。

坚持引、培并举,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项目需求为导向,

引进顶尖创业人才、招揽急需紧缺人才、集聚柔性创新人才, 加大校企合作、加强平台打造、加快资源共享,推动更多科研 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实现人才作用发挥和 产业企业发展的双赢。
持续巩固“留”的成果。
    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结合产业人才要求,开展针对 性服务、探索“定制式”服务,让人才既引得进、更留得住, 既增人数、更得人心,真正用服务保障的“加法”换取人才集 聚的“乘法”。
三、突出富民强村践行“为了谁”,放大党建引领效应
    富民强村步伐快不快,全看支部如何带。能不能抓好乡村 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任务落实,是检验农村基层党组 织战斗力强不强、党建引领效应好不好的“试金石”。
筑牢领富“桥头堡”。
    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坚持县镇村联动,坚持抓两头 带中间,深化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扩大先进支部增量、 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加强后进支部整顿,把每个支部建设成为 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建强带富“领头雁”。
    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坚持县委 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储备、培养、使用相衔接,内选、

外引、下派、返聘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支服务群众有感情、发

展富民有本领、作风行为有正气的基层“带头人”队伍。 锻造致富“先锋队”。 既加大“输血”力度、更加强“造血”功能,推行“支部+
合作社”“支部+电商”,深化农村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改革,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项目,充分发挥 “人”的潜力、做好“地”的文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带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支部领航、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的综合效应。

以创新之制破题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三问”

    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加强村干部管理 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针对基层骨 干队伍“七个之痛”等方面问题,我区创新村干部精准选育、 提质赋能、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机制体制,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 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之路。
一、以资格认证为突破,解决村干部“谁来干”的问题
    以全省村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县区为契机,出台村干部规 范化管理“1+3”系列文件,推行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制度,推 动村干部队伍整体规范提升。明确村干部职数为 5-7 人/村,对 户籍人口 6000 人以上的发展中心村、产业集聚村、片区管理村 等,经乡镇党委研究并报组织部门审定备案后,可酌情增加村 干部职数。设置三个等级岗位,明确相应资格条件,对报考人 员实行 12 条负面清单审核,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一般不作为换届 提名人选。建立常态化优秀干部到村脱产挂职制度,根据工作 履历、专业背景等分别派到软弱涣散或经济薄弱村任村党组织 书记或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二、以振兴套餐为载体,解决村干部“干得好”的问题

紧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推出村干

部“振兴套餐”,为乡村振兴提质赋能。设置村级“振兴专干” 专岗,择优选聘一批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35 周岁以下的 优秀人才,逐步充实进村“两委”班子,提升村干部队伍活力。 创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开办村书记“振兴论坛”,编印
《应知应会知识读本》,制定培训规划,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 盖。同时,依据村居资源禀赋、特点优势等开展专项行动,为 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理论和实践支撑。强化“振兴头雁”典型选 树,积极培养选育一批“百名示范”、市县乡三级共管、“五 型”头雁村书记,为乡村振兴放出样子、作好示范。
三、以考评激励为抓手,解决村干部“待得住”的问题
    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强化倒逼激励,不断提升 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区 259 个村(社区)开展以乡村 振兴为主体的综合性考核,对实绩突出的优秀村书记,优先纳 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后备库。探索建立村干部“三项机制” 和“金牌书记”“银牌书记”“铜牌书记”特岗补贴,完善政 治生日、重大疾病探视等制度,真正将村书记打造成为“受人 尊敬、令人向往”的岗位。构建“基本报酬+档位报酬+考核报 酬”的“三级十八档”薪酬体系,建立基本报酬和档位报酬正 常增长机制,大幅度提升村干部经济收入。同时,设立 259 万 元党内关爱资金,鼓励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将经营 性收入增长额按一定比例对村干部予以奖励,不断增强村干部

岗位“磁力”。

高标准锻造“乡村振兴施工队”

    实施乡村振兴,只有在战略上准确判断、科学谋划,才能 赢得主动、取得实效。当前,乡村振兴正处于建设关键期,强 化党建引领,实施“三能”计划,做实队伍支撑,是组织部门 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当务之急,也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 路线的生动实践。
一、以战略思维谋划“干部储能”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政策措施落地都要有政治 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基层干部来抓来推。强化考训 储能,聚焦产业发展、城建规划、招商引资、现代农业等领域, 推行“你点题、我培训”,常态开展“干部实战小讲堂”,提 升专业素能。强化实战储能,选派年轻干部到城建动迁、信访 稳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精准脱贫等岗位一线锤炼,让干 部在干中学练、在干中成长。强化选拔储能,持续加强乡镇领 导班子建设,超前谋划班子换届,将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 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强指挥部。
二、以战略定力推进“村书记赋能”
乡村振兴的最基层落实者是村书记,坚持把村书记队伍建

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立足当下,抓好“头雁激活”。
    提升能力,举办村级发展先锋论坛,组织集体经济、合作 社经营管理专题培训班,组织优秀村书记上讲台,与新任、后 进村书记结对帮扶;优化待遇,开展村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 建立岗位晋升序列和薪酬待遇体系,缴纳“五险一金”;用活 政策,注重从优秀村书记中选拔事业单位人员和镇领导班子成 员,畅通个人发展渠道;配强助手,坚持从县直部门业务科室 中选派一批到经济薄弱村、软弱后进村以及资源基础好的村任 职“第一书记”,驻村指导合力促发展。
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头雁更替”。
    实施“返乡兴村计划”,重点从大学生、合作经济组织、 返乡创业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中招聘村书记后 备人才,实施递进式培养,蓄足源头活水。
三、以战略智慧实施“人才聚能”
    乡村振兴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坚持“用管用的办法,招管 用的人才”,有效破解人才供给侧瓶颈。高薪招一批,加大高 层次紧缺型人才招引投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对卫生、科技 等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 60-110 万元、17-24 万 元重奖。分类引一批,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分类建立在外 人才库、高校毕业生信息库,深化实施“本籍人才回流计划”, 依托流动党支部、驻外商会等常态招引,开展“百企大调研”,

精准对接引进。重点培一批,围绕“1184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建设,深入挖掘本土存量人才资源,以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 业大赛为载体,加快培育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土 专家”“田秀才”100 名,新型职业农民 10000 名。

全面构建村书记专职化管理体系

    村级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村书记是基层党 组织的带路人。我们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创新建立 “专题研判、专项选任、专业培训、专门考核、专属保障”的 五专机制,切实选准、育好、稳住“专职五级”村书记队伍, 努力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一、着力选准村书记
    对照村干部标准,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选任的重 要依据,明确衡量标准、评价要素、途径方式,确保用准、用 好、用对人。常态化开展专题研判,提高识别精准度。按照“一 村一档”标准,建立以村书记信息为主体的村级档案。以年度、 届中、届满为时间节点,突出好和差两类对象,通过实地考察、 个别访谈、“第三方”测评等,重点了解村书记履职表现,精 准掌握村班子建设、后备力量培养等情况,逐镇形成研判报告, 逐村明确研判意见。规范化推进专项选任,增强使用科学性。 坚持“凡进必审”“县级联审”,明确入职标准和“负面清单”。 规范选用程序,集中换届实行分析研判等“八步工作法”,届 中调整实行综合研判等“六步工作法”。注重因村选人,着眼

软弱涣散村、产业特色村、党建品牌村等,切实做到人岗相宜。

完善村书记储备人选制度,严格资格审查、能力测试、实地考 察等程序,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人选选出来、用起来。
二、尽力育好村书记
    ***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 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同样,优秀村书记 的成长更是如此。系统化抓实专业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依托 市委党校建立乡村振兴村书记学院,多部门联合开发精品课程, 组建“乡村振兴讲师团”,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形成市委 集中轮训、乡镇常态培训的工作格局,着力提高村书记理论水 平和实践能力。建立培训效果检验机制,采取现场测试、实绩 验证等方式,评估培训成效。精准化实施专门考核,压实工作 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采取“共性目标+个性目 标”方式落实年度工作任务。按照述职评议、实绩考核、集体 研究、上报备案等流程,从严抓好年度考核,结合日常政治表 现,确定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村书记提级晋档、进编提拔、激 励奖惩的依据。
三、努力稳住村书记
    村书记处在服务群众最前沿,任务繁重、工作辛苦,要给 予更多尊重礼遇,让他们工作更有干头、服务更有劲头、事业 更有奔头。制度化落实专属保障,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市镇财 政投入保障机制,实施职级管理,依据考核评价、综合表彰等

情况,建立“五级二十档”职级薪酬体系,由低到高逐档逐级

晋升,确保村书记待遇不低于乡镇中层正职标准,实现养老、 医疗、工伤和公积金等保障全覆盖。继续面向优秀村书记招聘 乡镇事业人员,择优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健全完善关爱机 制,探索建立村书记容错纠错、体检疗养、谈心谈话、走访慰 问等制度,注重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书记作 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增强村书记的责任感、荣誉感 和获得感。

让小支部在脱贫攻坚中实现大作为

    脱贫攻坚,支部当先。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 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集中力量抓支部, 着力拓展富民路,以基层组织全面进步,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决
胜。

一、以基层支部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坚持围绕产业建支部强 队伍、建好支部兴产业带民富,全面实施农村“四优支部”创 建工程,围绕经济发展优、群众收入优、生态环境优、乡风文 明优的目标,建立“四优支部”创建指标体系,依托生猪、家 禽、西兰花、浅水藕、生态稻米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大力推动 产业型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批“四优支部”示范群,着力构建 “支部+产业+低收入户”“支部+合作社+低收入户”“支部+企 业+低收入户”等党群共富机制,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 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二、以基层队伍强化带动乡村基础强化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实施农村干部“赋能提质”工 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镇共管制度,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村

居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一年达 70%、两年达 80%以上。实

施村书记“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项目书记”队伍建设, 拿出乡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对县“四优支部”和省“百 名示范”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定向招聘,优先选拔充实进乡镇 领导班子。扎实开展“头雁”培育行动,管好用活退役士兵村 干部,建强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村“两委”换届做好人才储 备。完善优秀人才入党机制,在村组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大 户、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发展党 员,从源头建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三、以基层力量整合带动乡村资源融合
    整合城乡党建力量,推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共同推进 脱贫攻坚。实施机关“五好双优支部”创建工程,突出“扶持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优”的“双优” 标准,开展机关单位结对帮村、机关党员结对帮户活动,推动 城乡共建强产业、以城带乡促增收,助力农村发展上层次提质 量。按照经济部门帮穷村、党群部门帮弱村、农口部门帮无特 色产业村、交通城建部门帮基础设施薄弱村的模式,充分发挥 县级机关单位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大力开 展“六帮”活动,“一村一策”帮助落后村居量身定制整顿方 案,挖掘村级资源禀赋,聚合县镇多方力量,重点发展特色产 业,招引培育增收项目,以切实有效的整改扎实推进强村富民。

织密基础组织网络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镂空的船帆鼓不起劲,严密严实的组织网络,是加强和创 新基层治理的基础工程。我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以网格党支部为基本依托,以“党员楼栋长”为关键抓手,着 力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 组织保证。
一、优化基础架构,让网格组织更“密”
    党员群众在哪里,组织建设就要推进到哪里。现代城市生 态中,建制小区封闭或半封闭的布局特点造成了党组织向下覆 盖的堵点,不同经济业态交叉重叠又给分领域推进基层党建带 来了挑战。针对这一情况,在纵向上,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和社 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以综合网格或建制小区为单位成立 网格党支部,以楼栋(片区)为单元设立楼栋功能性党小组, 构建“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
—抓到底的三级组织网络。同时,按照“人口规模适度、管理 服务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原则,以居民小区、 楼栋或 300 户左右为基本单位,设置 573 个社会治理综合网格, 选派 1860 名“党员楼栋长”,做细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在横向

上,打破行政层级和行业局限,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

作用,在商业服务区,采取商圈楼宇区域联建和运营企业带建 等形式,推动商圈楼宇进驻企业、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等组建联 合党组织;在居民住宅区,依托社区党组织,采取联席会、议 事会、评议会等形式,吸收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小微企业等 多方力量常态议事,以开放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引领共建共享 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整合治理资源,让网格力量更“强”
    城市基层治理,战线长、压力大、难度高,单靠街道社区 党组织的力量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城市是生产、消费和服务 中心,有着充沛的协同治理资源。为此,必须用更加开阔的视 野谋划城市基层治理,吸收更多领域资源,实现共驻共建共享、 互联互动互促。构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管理体系,推动街道 社区工作力量向职业化转型。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 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工作模式,依法选任、公开招聘职 业化社工,提供物业管理、社区建设等“全科化”服务。探索 公益购买服务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向契约化转型。建 立社会志愿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库,在社区为民服务资金中切块 设立专项经费,经过征求意见、党群研究、申请审批等环节, 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长期提供高质量、周期 性的公益服务项目。实施“红色物业”工作机制,推动小区物 业管理向共商型转型。推行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

业公司“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建立小区治理工作议事会制度,

邀请街道社区干部、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负责人、网格党支部成 员、党员楼栋长和群众代表多方联谈,通过“事前商议——事 中监督——事后评议”,定点破解小区物业治理难题。
三、突出民生服务,让网格治理更“暖”
    基层治理中,治理与服务一体两面、相互促进。以服务的 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构建社会秩序,群众会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在社区,统一规划建设综合性“城市之 家”,在党群服务阵地的基础上,增加居家养老中心、长者食 堂等公益服务功能,承接市区职能部门下放的医保社保、一卡 通办理等便民服务。在小区,根据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区 域开放、封闭服务、街区复合等类型的邻里驿站,为网格支部 运作提供载体支撑。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充分 发动在职党员、机关干部、公益组织等,常态开展文明劝导、 保洁执勤、公益宣传等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中强化标准化管理, 推行社工服务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标准,形成良好的示 范效应。建立健全“评星定级”制度,用好“党员 e 家”评星 定级系统,社区党组织定期评议网格支部履职情况,网格党支 部定期评议“党员楼栋长”“在职党员”履职情况。评议结果 向党员所在支部实时反馈,表现好的发社区《感谢信》,上小 区《光荣榜》,激励在职党员投身社会基层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和 重要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是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村、社区筑牢了联防 联控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 线,我市明确今年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年”,市委召开动员 大会,出台专门意见,市县乡三级财政再增加投入逾 2 亿元, 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保障等问 题,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
一、培育基层治理骨干,解决带头人的问题
    基层工作者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难,要抓住 带头人这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凝聚党员群众带头干带动干。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切实增强岗位吸引力, 村书记人均薪酬待遇今年增加 1 万元、3 年内人均增加 2 万元以 上,实行年功津贴,深入推进“星级化”管理模式,乡镇(街 道)领导班子中,具有村(社区)书记或第一书记经历的动态 保持在 30%以上,让书记们干得好、有奔头;着眼 2021 年村(社 区)“两委”换届,把优秀人才选到村(社区)书记岗位上,

今年底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 70%。在村(社区)“两委”

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探索村干部 队伍专职化管理,全面激发队伍活力。在村(社区)后备队伍 建设上,拓宽来源渠道,招录有志青年到基层工作,每个村(社 区)至少有 2 名 35 岁以下的后备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
量。

二、加大基层治理投入,解决资金的问题
    要打通资金、资源、资本畅通循环的堵点,既输血更造血, 提高城乡社区治理保障水平。落实村级发展资金,每年市县财 政设立 12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发展产 业项目、物业项目,加大对村集体所有的农林水资源开发经营 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增加村级运转资金,每个村不少于 38 万 元基本运转经费,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其中经济薄弱村的基本 运转经费由县乡财政兜底保障,对下派的工作任务列支专项资 金,不让村(社区)“自掏腰包办事”。设立党组织为民服务 资金,在每个社区每年 20 万元的党建为民服务资金的基础上, 再向 110 个经济薄弱村同标准每年下拨 20 万元,帮助解决基层 党员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保障党建 工作资金,市本级设立 300 万元基层党建工作资金、200 万元党 内关爱资金,市县乡三级共落实 2860 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向基 层党组织倾斜,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关爱好服务好。
三、改善基层治理条件,解决阵地的问题

要把基本阵地建强建优,让党员群众愿意到红色阵地参加

活动、接受教育,让党的标识熠熠生辉。一方面,建好党群服 务中心。以财政投入为主,不添村级债务,市级投入 2000 万元, 推动各地共投入 1.7 亿元,新建和改扩建 135 个村(社区)党 群服务中心,今年底全市所有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巩固“牌 子乱象”清理整治成果,让党的阵地抬头就见。另一方面,用 好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调配村居干部,发挥本地党员志愿者作 用,构建“地缘、志缘、业缘、趣缘”相结合的“四缘型”党 组织,推动各功能室“常开常新”、各尽其用,打造成党员群 众主动来、愿意来的基层治理阵地。
四、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解决机制的问题
    要构建科学有效、运转顺畅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从而实 现治理的常态长效。在农村领域,构建乡镇“1+4”社会治理模 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 理体系,落实村级重要事项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推进村 监委实体化运作,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巩固深 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完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整顿 机制,展现城乡基层治理成效。在城市领域,提升新兴领域党 建“两个覆盖”水平,加大网格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驻区单 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优化基层治理大数 据平台,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三力合一”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穿党的建 设和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加强组织工作的政治属性为 抓手,以健全党的组织制度为基础,创新党性教育活动载体, 优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狠抓组织力提升,全区组织工作 在激发“内生动力”、锤炼“过硬能力”、注入“党建活力” 中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上率下,在常态化党性教育中激发“内生动力”
    聚焦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创新以“重 温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重温红色家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学习身边榜样,开展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重温两学习 一警示”主题活动方式。通过经常性“重温、学习、警示”, 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 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 典型“对照”,推动党性教育和政治历练日常化。突出“关键 少数”示范带动效应,区委主要领导率先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 主题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参与,累计组织开 展“三重温两学习一警示”主题活动 489 场次,7997 余人参加,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

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二、围绕中心,在抓机遇干事创业中锤炼“过硬能力” 立足全市即将迎来“两次大的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坚
持“在管人中管事、在担当中担事、在用人中用心干事”,在 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张牌”、 推进对缅开放、推进“两型三化”、建设“美丽城市”等重点 工作中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把重点工作作为 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的“熔炉”,特别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 控、征地拆迁等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精心举办 3 期 1000 余人参 加的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帮助干部补齐落实重大工作任务的 短板弱项。同时,大抓人才“引、管、护、用”,引进科技、 农业、教育、医疗、乡村规划等方面的 6 个专家团队及 30 余批
216 名各类优秀人才,培训乡土人才 203 期 8000 余人,同步提 高干部人才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三、强基提质,在高质量跨越发展中注入“党建活力”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 提升工程,653 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达标率 96.31%;开 展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改革工作,建成网格党群服务中心
(站、点)338 个,建成“1+2+15”区、街道、社区三级城市社 区智慧党建平台,依托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推动“红色物业”“红 色家政”服务延伸,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标准化治理”和“人

性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成立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扶贫

联盟联合党委,固化“送出家门、送上车门、送进厂门”的一 站式“三门”服务和包机、包车“点对点”直接输送就业转移 机制,持续加强 35 个安置点后续帮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引领 “三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统筹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两 新”组织排查摸底工作,完成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党建入章工 作,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整体提升。

“五项举措”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引向深入

    近年来,我县全面落实新时代组织建设工作要求,推动组 织工作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 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 组织的政治领导。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 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章立制,组织广大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 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并加强对遵守 党章、执行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近期,紧盯总书记五 个“要抓好”要求,县委理论中心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并作 交流发言,全县各级党组织将五个方面要求纳入 7 月份“三会 一课”重要内容,自上而下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推动“深 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政治要求落

地见效。
二、创新组织体系,提升基层组织力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领域推进“四抓两整治”工作, 实现组织体系全面进步,形成更加严密的基层工作组织体系和 更加完备的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 49 个行政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 主任“一肩挑”,10 个行政村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全面 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新招聘大专及以上学历村文书
45 名,村干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引领发展 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抓两头带中间”工作制度,着力 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持续整顿后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水平, 三年来,共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37 个,帮教转化不 同程度信教党员 212 名,开除违规违纪党员 1 名,进一步提升 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三、锻造过硬队伍,提升先锋带动力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打造一支政治坚强、本领胜任、 作风务实、自身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从严把好“入口关” 特别是政治关,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制度,加大从产业工人、青 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 会组织等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有序调控党员发展规模,优 化党员队伍结构,三年来,累计发展党员 670 名,新发展党员中,
35 岁以下的占比达 62.3%,大专以上学历达 65.9%;切实加强乡

镇党委班子建设,配强抓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党委组织委

员和组织干事,确保每个乡镇抓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不少于 5 人, 三年来培训党务工作者 1300 余人次;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试行)》和省委 8 个考核办法,做 到精准识人、精心培养、精细管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 对近三年因工作受处分的 31 名干部进行处分影响期和处分影响 期满工作鉴定,让他们放下包袱苦干实干。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凝聚力
    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主线,通过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发挥阵 地服务功能、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培育壮大党员志愿服务 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群众凝 聚力。深化驻村帮扶工作,围绕带领农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 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帮助群众 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困难;坚持以提高阵地利用 率和群众满意率为重点,严格落实乡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充 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坚持支部引领,发挥好红白理事会、 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服务群众作用,推动移风易俗, 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全面推进“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在 2 个 社区划分了 10 个网格并分别设立党小组,覆盖县直 101 个驻区 单位党支部和 1705 名在职党员,全面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在 农牧村建立 1216 个网格,形成了纵向四级、横向加 N 的网格组 织体系,确保党组织建设基础更加夯实。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支撑保障力
    坚持以基础保障为重点,推动实现保障能力全面进步,基 层基础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报酬待遇稳步增长,经费投入逐步 加大,基层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建立村级组织运转 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发 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住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扶 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有利契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 持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 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5 万元以上的村 20 个。推进党群服务中 心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 23 个党群服务中心,将阵地建设成为 凝聚人心、提振人气的综合性开放式服务平台。今年,投资 90 余万元对 6 个行政村进行了党建品牌打造,进一步突出“红色” 元素,党建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投资 300 余万元将达拉 乡机关打造为全州党建示范乡,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建引领力 和干部职工生活及工作环境。

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

    ***总书记强调,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 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 们将根据街道、园区、部门、国企等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特点,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五抓五强”落地落实,筑牢领导 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筑牢政治建设“支撑梁”,提升领导班子政治能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 果。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区委中心组理论 学习堂,坚持领导干部学习会制度,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 活中,检验磨练政治能力。综合运用任前体检、年度体检、任 期体检和专项体检等方式,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 考察,重点研究制定区管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实施办法,采取正 负面清单形式,进行正反对比、相互印证,将政治体检“隐性 特征”变成“显性条款”,准确识别干部政治素质,强化领导 班子政治功能。巩固提升主题教育中初心之路等“场景式”教 育模式,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二、筑牢班子结构“关键梁”,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非班子成员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 而是个体特长的合理搭配。我们将研究制定《区管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探索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干部 “自画像”评价模式,每两年将区管领导班子整体研判一遍, 通过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全面掌握班子整体运 行和干部履职情况,把人头盘清、把班子盘强、把队伍盘活。 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职责任务,综合考虑专业、年龄、性 格、气质等因素,实现“1+1>2”的效果,重点选优配强党政正 职,以“思想家”搭配“实干家”、以“开拓者”搭配“老黄 牛”,确保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内外互补、同向发 力。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日常培养、战略培养, 确保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保持相对稳定的配备和储备 常量。
三、筑牢专业素养“基础梁”,提升领导班子履职能力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业素养是干事创业的重 要基础。我们将探索开展领导班子专业化研判,建立领导干部 专业数据库,通过看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准确把握班子成员 专业特征,针对政府部门“一把手”专业对口率不到三分之一、 班子中同一专业干部过于集中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结合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建设,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 聚焦创新驱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实施“专业化能

力提升计划”,真正让“需要学”的干部学到“需要的东西”,

确保班子成员专业素养与高质量发展合拍。结合园区去行政化 和“一区多园”改革,推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专业型干部 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轮岗培养,探索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 点,破解专业领域“选人难、进人难”问题。
四、筑牢严管厚爱“保障梁”,提升领导班子内在活力
    领导班子有活力、干部有作为,既需要严管约束,也需要 关爱激励。我们将以政治监督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的全方位管理,既管行为、也管思想,既管八小时之内、也 管八小时之外。探索落实和深化“三项机制”的具体措施,研 究如何精准鼓励激励以及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界定标准如何 量化”等问题,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打破 “洗碗效应”。在职务职级并行、及时表彰奖励等方面综合施 策,职级晋升优先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成长空间狭窄的单位 倾斜,促进班子成员干事担当。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 作用,开展高质量发展“夺杯扛旗”竞赛,既褒奖“全能冠军”, 又鼓励“单项标兵”。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考人与考事 相结合,探索开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差异化考核,以考核实 绩印证班子搭配实效。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力量之源、取胜法宝,也是党的建 设的永恒主题。没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就不会有发展 的朝气。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高举改革创新旗帜,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求变,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组织工作新路 子。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一、应该在哪些方面创新?
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在贯彻落实中发现问题。 中央精神、省市委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创造性实践。凡事越具体、越深入,就 会发现越多的问题,找到工作的难点和症结所在。解决这些难 点和症结,才能真正抓好工作、干出成效。比如,全省要求建 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这其中 就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干部“下”的问题、容错的 问题,一直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应该作为创新的关注
点。

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基层反映中发现问题。

组织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基层就是“晴雨表”,群众最有

发言权。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求我们深入调研,到一线 去、到现场去,广泛听取意见,设身处地思考,提高工作的科 学化水平。比如,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只有深入到基层了解 掌握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 育管理的内容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3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