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贵州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全文3776字)

赴浙江贵州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来源:《河北人大通讯》
2019-05-22

    近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石立新、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副巡视员史凤岐带队的农工委考察组,到浙江、贵州两省对易地扶贫搬迁、乡村产业发展、农村改厕工作等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综合考察情况,感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综合施策,农村面貌变化大。大家普遍感到,浙贵两省特别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高质量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明显。一是高位推进,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03年以来,浙江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将农村改厕与环境整治一体部署一同推进,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投入,形成治理合力。建立了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2003年以来,浙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800亿元。三是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改厕模式。贵州根据省情特点,探索了“沼改厕”和连户共建模式,有效解决了改厕成本高、户用厕所改造难等问题。
    二、坚持增收导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快。两个省都非常重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以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浙江着力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有条件的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农业科技人员登记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发展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57家、农民合作社4.93万家、家庭农场3.64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8013家。贵州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支持省内非农企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目前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4万家。
    三、坚持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大。从考察情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推手。两省均在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原貌,打造“美丽经济”“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旅文产业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桐庐芦茨村的慢生活体验、湄潭的特色黔北民居、田园山水、茶旅文化等都成为拉动当地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浙江全省拥有活跃的涉农网店超过2.1万家,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667.6亿元、增长31.9%。累计创建24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9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3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9个中国美丽田园。建成农家乐特色村点3262个,去年接待游客3.98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27.7亿元。
    四、坚持质量兴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浙贵两省都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浙江坚持以严格一证、一码、一品、一网、一店、一减六个关键环节管控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成7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85个涉农县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一品一策”风险管控,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4.5万家规模主体纳入质量追溯平台管理,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3%以上,主要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五、坚持统筹配套,搬迁脱贫之路特色新。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贵州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省份,他们围绕“怎么搬”,以“六个坚持”为遵循全面提高搬迁质量和成效,即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和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2017年共建成安置点263个,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截至2018年底,已搬迁入住127万人。有的安置点规模在万人以上,基本上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3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