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全文4118字)

高平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
许永忠

  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是古代文明和古建筑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高平市号称地面古建博物馆,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数量众多、丰富多彩、价值独特。在这些古村落中,不仅拥有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还沉积着很多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高平市五千年农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DN习近平博物馆”,也是高平市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高平48万人的精神家园。保护和开发好这些古村落,对于建设美丽高平,建设文化强市,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高平市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鉴于此,本人带领高平市文化教育界的部分委员和民革党员,深入到河西、米山、寺庄、原村、马村等地,对高平市已申报和正在申报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高平市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平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申报保护工作,从2007年以来的10年间,全市已成功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42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即原村乡良户村、河西镇苏庄村、马村镇大周村、寺庄镇伯方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米山镇、马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3个:侯庄村、下马游村、北庄村、新庄村、永宁寨村、西李门村、杜寨村、上庄村、汤王头村、康营村、原村村、牛村村和建北村。同时,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7个,分别是:苏庄村、良户村、大周村、米西村、新庄村、伯方村、侯庄村、石末村、建北村、原村村、下马游村、永宁寨村、西李门村、常乐村、东周村、西周村、康营村;省级传统村落6个:米东村、上庄村、汤王头村、杜寨村、北庄村和牛村村。2017年,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涉及到15个乡镇办事处,共计46个古村落。

  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首先,高平市从编制保护规划入手,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目前,17个中国传统村落全部编制完成了保护规划,其中已有5个村得到批复,其他村正在省厅评审。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古村落修复工作。从各村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市补助资金和筹集社会投资,重点在传统建筑保护、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及环境改善等方面开展保护开发工作。几年来,良户村累计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开展了古街巷修复、上下水配套、强弱电入地、水冲厕所修建、道路护坡建设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和重点院落维修工作;苏庄村争取资金700余万元,进行了明清一条街修复及污水管网、强弱电入地、消防设施等配套完善,对翠锦堂等古院落群及古庙宇进行了维修;大周村投资3500余万元对资圣寺建筑群及古街巷修复,上下水配套进行了建设;伯方村筹资70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上下水、河道沟渠打坝、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对仙翁庙舞楼进行了修复,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同时,东周、西周、永宁寨等村也在进行方案设计和抢救性维修工作。

  二、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平市在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调研中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群众对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和不可再生性了解不多,对古建文化的保护和在全域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具体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不够。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短期内很难见效的工作。一些领导干部只顾抓经济,无遐顾及这方面的事。甚至认为这是旅游文物局管的事,所以重视不够。从高平市42个古村落的情况来看,除良户等几个村落外,大多数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自由发展的状态。甚至连最简单的古村落标牌标识还一直没有落实。很多村落因资金短缺,配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3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