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理论参考合集30篇(党课、研讨发言参考)(全文80276字)

学习七一讲话理论参考

目 录
1.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
具体行动 深入学习贯彻***总shu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1
2.大理市委书记罗永斌:
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 4
3.葫芦岛市委书记王大南:
以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葫芦岛实现高质量发展 6
4.剑川县委书记聂金辉:
奋力谱写剑川发展新篇章 9
5.左权县县长赵宏钟:
秉持为民初心接续赶考奋进奋力书写民生为本的时代答卷 11
6.乌海市委宣传部蒋桂芝: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13
7.青团乌海市海勃湾区团委书记张天竞:
百年潮已起青春起而行 15
8.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庆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 17
9.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晋利珍:
八年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9
10.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坤睿:
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23
11.乌海市委党校魏嘉: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6
12.***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吴晓丹:

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28
13.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翔: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30
14.国防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从人民军队历史功勋感悟党的伟大领导力 32
15.吴永生: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36
16.通渭县委党校讲师任岩:
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38
17.乌海市委党校马春雨: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鲜明政治品格 40
1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42
19.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层设计二十部曲 48
20.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廖胜平: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60
21.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振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62
22.河北日报省社科院副院长彭建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66
23.辛鸣:
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71
24.广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胡建华: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78

2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81
26.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王凡: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83
27.乌海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宋越: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87
28.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员李晓寒: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 89
29.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94
30.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一远:
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98

深入学习贯彻***总shu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具体行动
哈尔滨市委书记 王兆力
(2021年7月8日)

   7月1日,***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党百年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明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号召全体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总shu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通篇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豪迈的时代自信,通篇激荡着中国共产党人高远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 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我们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shu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检验和具体体现,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传承百年光辉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磅礴奋进力量,努力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为哈尔滨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吃透思想精髓,着力在深学细悟、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见实效
   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学原理,悟透精神实质, 理解核心要义、把握实践要求。要全面学习掌握“七一”重要讲话的理论体系和内在逻辑,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深刻领会***总shu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要把学习贯彻“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总shu记关于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贯彻***总shu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

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更好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要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必修课程,抓好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精心组织专题学习和研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当好示范、做好表率,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引领和带动分管领域、分管战线尽快形成学习气候、尽早结出学习成果。
二、做好宣讲阐释,着力在扩大声势、营造氛围上下功夫见实效
   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在做好宣传工作规定动作的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突出鲜明特色和喜闻乐见,推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传达到全市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要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教育部门、群团组织作用,抽调精干宣讲力量,面向机关、面向企业、面向学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等各类群体,积极开展准确生动、各具特色、有针对性的专题宣讲活动, 深入阐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权威解读***总shu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加强媒体宣传报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开设专题专栏,推出有分量的新闻报道、通讯综述、评论社论和权威访谈,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的学习体会、思想认识和研究成果,全面体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良好成效。要有效运用新型宣传阵地和红色资源,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哈尔滨先锋网等教育宣传平台作用,打造有创意、接地气的融媒体产品,使宣传更加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结合我市革命历史和英雄故事,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不断凝聚社会共识。要发挥好市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市委党校、市社科院等单位作用,确定一批重点课题,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研究阐释“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重要创新点、关键点,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要持续宣传全国、全省和全市“两优一先”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积极宣传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革命英雄、建设楷模和时代先锋的先进事迹,在全市上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三、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在以学促用、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实效
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为契机,进一步鼓舞干劲、增强动力,扎实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各项任务有效落实。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总shu记聚焦“五个要发展”、做好“三篇大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4+4”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区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任务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造美丽宜居生活环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实效。要毫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有效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落地,高质量做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赶考”姿态,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纪律意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一以贯之坚持“抓发展必须从环境抓起,抓环境必须从作风抓起”的工作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聚焦“十四五”任务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在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更大业绩。

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交出不负伟大时代的优异答卷
大理市委书记 罗永斌
(2021年7月8日)

   聆听***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人心潮澎湃,深受感召,倍受鼓舞。***总shu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学习贯彻***总shu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 以攻坚克难、为民造福的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以办实事、开新局的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城市品质提升为重要抓手,打牢物质基础、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精神品格、推进精细化管理、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切实解决好城市品质、城市功能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的问题,早日将大理建设成为举世闻名、令人向往的生态宜居之城、开放创新之城、艺术活力之城、美丽幸福之城。
   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

真落实“退、减、调、治、管”五字要求,扎实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 坚定不移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打造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美丽湖区、公园城市”全国样板,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示范基地、云南西部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辐射中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大理力量。
   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必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以敢闯敢试的雄心、善作善成的恒心、决战决胜的信心,一张蓝图绘到底,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定不移沿着***总shu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交出一份不辜负伟大时代,不辜负党和国家培养重托,不辜负人民信任期盼的优异答卷。

以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 全力推动葫芦岛实现高质量发展
葫芦岛市委书记 王大南
(2021年7月9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葫芦岛市深入学习贯彻***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其与学习贯彻***总shu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结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战略定位”,以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葫芦岛高质量发展, 建设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坚持党建为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葫芦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增强斗争精神。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员干部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建立各级“一把手”挂帅攻坚机制,每年必须带头啃下1到2块“硬骨头”,推动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树牢强基导向。持续为基层减负,通过换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形成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鲜明导向。
   坚持创新为要,加快实现“数字蝶变”。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围绕数字 葫芦岛、智造强市目标,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创新饭”。加强科技创新。制定《建设创新葫芦岛实施方案》,出台《鼓励创新若干政策》,落地“辽宁
—乌克兰”合金和新材料企业创新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葫芦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院。加快数字赋能。克服大工业思维,发挥政府在企业和数据资源之间的“撮合”作用,加快5G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服务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业态。依托兴城泳装,打造网红经济示范基地,与国内外顶尖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

   坚持“项目为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葫芦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振兴发展的“生命线”和“主引擎”。谋定产业格局。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船舶机械、能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培优军民融合、泳装等特色产业,发展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立足海洋优势。做好“船、核、港”的文章,谋划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在“船”上,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育龙头、抓配套,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在“核” 上,以徐大堡核电为引领,重点推进海上核动力平台、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等; 在“港”上,整合港口资源,优化“一港四区”功能布局和货类结构,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围绕把“老字号”由硬变软、“原字号”由短拉长、“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通从原油到服装、从矿产品到智能装备、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黄金链条”。
   坚持市场主体为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葫芦岛紧盯“办事方便、法治良 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目标,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坚持改革引领,推进“一网通办” “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创建“零证明”城市,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比率99.89%。优化法治环境。出台《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企业提供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涉民营企业积案清理率达100%。优化诚信环境。坚持新官理旧账,建设诚信政府,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严厉打击失信行为,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坚持统筹为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葫芦岛市坚持县级抓县域、园区抓承 载、对外抓开放,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城乡协调格局。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园区错位格局。统筹园区定位和产业规划,坚持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推动形成“主题鲜明、布局集中、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全面开放格局。主动融入“双循环” 发展格局,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盯日韩俄、开拓中东欧、对接京津冀、面向长三角,与日韩在食品加工、医疗康养、服装纺织等项目开展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打造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
   坚持生态为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葫芦岛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转

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提升环境品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严守生态红线,努力让葫芦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改善生产方式。转变思维惯性、路径依赖、速度情结,坚持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下谋划高质量发展,坚决压减和遏制“两高”项目,避免在项目建设上“翻烧饼”。推进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速布局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核电、LNG、氢能源、光伏等项目,创建新能源基地。
   坚持民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的根 本目的。我们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责任,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兜牢民生底线。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大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问题,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提升城市形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三城同盛”, 推进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关外滨海休闲旅游首站城市,让葫芦岛外在有“颜值”,内在有“气质”。防范化解风险。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葫芦岛作为辽宁最年轻的城市,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

奋力谱写剑川发展新篇章
剑川县委书记 聂金辉
(2021年7月8日)

   有幸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总shu记的谆谆教诲,感到直击心底、无比振奋、倍受鼓舞。新的征程上,我将珍惜荣誉,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求,始终和剑川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以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的担当和实干,努力把剑川建成茶马古道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旅游强县、走在全国前列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带头深入宣讲,掀起学习热潮。近期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shu记“七 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贯彻高潮。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为重点,抓好全县各级理论中心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充分发挥“剑川白曲”宣讲团的作用,围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编创一批白曲宣讲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村寨、企业、社区、学校等进行宣讲,使讲话精神在基层群众中落地生根。
   带头狠抓落实,谱写发展新篇。要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投资、大抓 服务,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势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加快推进“一平台、三机制”建设,确保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全覆盖。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聚焦重点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精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启动剑湖片区乡村振兴示范-西湖田园综合体项目。抓实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鹤剑兰高速公路剑川段项目,实施好马登至云龙长新公路、石宝山旅游公路,启动以剑湖为中心的金华甸南一体化道路项目、桃源水库、螳螂河水库建设,完成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江长箐水库等建设,实施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全力推进中药材、马铃薯、季差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继续推进皇氏来思尔万头奶牛养殖和10万亩牧草种植、家家俏生猪“育繁推”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沙溪旅游品质提升,打造魅力沙溪品牌,辐射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全面提升高***级景区软硬件水平,早日

实现石宝山?沙溪古镇5***级和剑川古城、千狮山、剑川木雕艺术小镇4***级旅游景区创建,打响“雕刻时光 静享剑川”文旅品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美丽剑川根基,全力推进剑湖保护治理及水质提升攻坚“七大专项行动”,确保剑湖水质逐渐向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城区标准化初级中学、金华三小等项目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健康剑川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位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县城。深入推进“书香剑川” 建设,加快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场馆和国家研学基地。
   带头管党治党,锻造过硬队伍。切实扛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抓实责任。持续推动干部思想作风大整治大提升,抓实干部教育培训,让干部走出去学先进、跑上去争项目、沉下去抓落实。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树牢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推进现场和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锤炼识别干部的鲜明导向,不断激励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管理,坚决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继续做好“问政剑川”栏目,推行领导干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电视承诺,加大创文、创卫中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以舆论监督倒逼责任压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不想作为、不能快为、不愿多为、不敢硬为的问题。

秉持为民初心接续赶考 奋进奋力书写民生为本的时代答卷
左权县县长 赵宏钟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shu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书写民生为本的左权答卷。
   以人民为中心是左权取得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民所盼制定规划。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扶贫攻坚示范县的目标,制订了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矢志不移推动目标实现。经过持续攻坚,全县5.3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历史性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四个省级现场会在左权召开,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三年被省委评为“好”的等次。去年,左权县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以人民所急铺排工作。交通不通、水利不利、生态不优是制约左权经济发展的短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破解民生难题,铺开以“四件大事”为主的惠民利民工程。
   第一件大事是拓路畅民。从2016年起,先后铺开产业路贯通、“四好农村 路”创建、国省道提升、“太行一号”旅游路建设等工程,五年实施各类交通工程329项,累计改造里程731.8公里,总投入达到48亿元。
   第二件大事是治水安民。在全省首家以县级单位推开清漳河全流域治理, 获批山西唯一的国家级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河道治理工程11项、水系连通工16项,使清漳河水患得到根治。
   第三件大事是植绿惠民。咬定“绿化、彩化、财化”目标,连续实施万亩造林等大片区绿化工程,五年间累计造林28.4万亩,森林覆盖率跃升全市前列, 县域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第四件大事是创建怡民。坚持不懈推开特色创建,以争先创优引领工作,以品牌名牌塑造优势,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25项,县域美誉度持续提升。以人民满意检验成效。始终坚持让群众考核工作、检验成效,创新推行“一年两述职”、电视问政、“两代表一委员” 监督考核、老干部视察等办法,把政府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呈现在群众面前。“十

三五”期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政务事项办结率均在99.7%以上。
   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左权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十四五”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核心就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四个聚焦”,不断满足左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聚焦人民最期盼的共同富裕,争当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盯住居民收入指标,一产上,实施万亩产业、万头养殖、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工程;二产上,建设煤电循环、新能源、氢基还原铁、新材料四个百亿产业集群;三产上,推进太行百里画廊等文旅标杆项目,力求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收入的高速度增长。聚焦人民最看重的基础设施,争当宜居宜业的“模范生”。进一步巩固基础建设成果,推开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公园城市建设,尤其要下大力气解决就医就学等难点问题。目前,新建县人民医院、左权中学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县人民医院已由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聚焦人民最关切的生态保护,争当全域美丽的排头兵。以国家森林县城创建为纲,坚持不懈植绿,三年完成五年“灭荒”任务; 以清漳河全流域治理为抓手,持续不断治水,形成“两湖两带两湿地二十二颗明珠村”格局;以治气治土为目标,持之以恒推进环保,努力让左权成为八百里太行风景最美、环境最好、生态最优的地方。聚焦人民最自豪的优秀文化, 争当文旅发展的“领头雁”。深挖左权独有的文化内涵,建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桐峪1941小镇,提档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左权民歌汇,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三关一院”等景点,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让左权人民在文旅发展中收获更多自信、体验更多幸福。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乌海市委宣传部 蒋桂芝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一部新中国史, 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总shu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曾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和“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故事。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孤儿院的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甚至患上疾病。周总理第一时间同乌兰夫同志通话。乌兰夫同志代表草原发出邀请“不如把孤儿接到内蒙古,让牧民抚养,让草原把他们养大!”当时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嗷嗷待哺的孤儿,在慈母般的辽阔草原上,没有“孤”,只有“亲”。“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草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一位位被孩子们唤作额吉的草原母亲们,用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大爱和温暖挽救了孤儿的人生。有草原在,有额吉们在,他们就不是孤儿,而是国家的孩子。草原母亲们养育了3000多名来自南方的孩子,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建设者, 书写了血浓于水、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佳话。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包钢建设的最大特色。早在包钢建厂的筹备阶段, 就面临着技术、人才、工人短缺等难题。为了解决包钢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地质部、重工业部、北京大学等单位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从1954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名建设者汇聚祖国北疆,这批建设大军和内蒙古各族人民一道,在荒滩戈壁上,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顶风沙,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肩挑人扛,在塞北草原上书写出“各族人民建包钢,白云鄂博献宝藏”的动人篇章。“齐心协力建包钢”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方针,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奋斗赞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经过一百年的奋斗,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

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并非坦途,只有凝聚民族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增强民族同心同行合力,形成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才能冲破重重险阻,战胜种种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更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心连着心,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努力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潮已起 青春起而行
青团乌海市海勃湾区团委书记 张天竞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振聋发聩,字字铿锵。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是人生之幸,更是重任在肩。少先队员、共青团团员献词中“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迈青春中国的声音,正是青年一代对党无比忠诚、敬仰和立志献身党的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党的青年工作时代变迁、历史成就,总结历史经验,领悟深刻启示,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共青团工作,引领青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确保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意义极为特殊。
   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青年一直寄予着殷切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贯主张教育青年、争取青年、赢得青年, 视青年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总shu记指出, 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殷切希望,言犹在耳,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行动纲领。我党百年峥嵘岁月充分证明,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没有青年的认同和追随,党的执政基础不可能巩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群体,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始终具有现实的参与性和对未来的决定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转型期,青年成长发展的趋向高度分散,这种分散性源于青年的未定型和可塑性,他们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又在成熟中走向分化, 进而又影响我国社会发展,青年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执政党的地位不断巩固与广大青年认同和追随紧密相连。
   培育对党忠诚的青年人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 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党章》以专章明确规定了党和团的关系。《团章》总则开篇第一句话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全国社团组织中,共青团是唯一一个与共产党同以共产主义命名的人民团体,能享有“执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殊荣的只有共青

团。共青团承担着各级党委的青年工作部的职责,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共青团使命光荣、神圣。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通过这所“学校”的淬炼,将其中优秀分子输送到党内,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因此共青团员必须以共产主义为理想,在政治上完全服从共产党领导,这种党团之间意识形态同源、组织结构同型的党团关系,保证了共产党从共青团这所学校源源不断地获得近乎“同质”的新鲜血液, 不断培养对党无限忠诚、无限热爱、竭诚服务社会的青年人才。
   探索新时代共青团组织的有效工作方法。一个组织的存在,开展活动是有 效载体,组织活动开展得好,就可以提高组织的影响力。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稳稳站牢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锤炼政治品格,锻炼应对处理复杂多变的事务能力。必须明确活动仅仅是一个载体,而不是根本目的,在工作中切勿本末倒置,防止走得太远忘记为什么出发。共青团的活动很多,有一个前提问题必须弄清楚,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仅仅昭示有共青团组织的存在,活动开展的更深刻意义在于为执政党探索党的政治及组织行为在青年中的现实方法,为执政党探索党的意识形态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与实际效果,有效结合当代中国青年特点,做到组织一场活动就要起到一次教育引导作用及效果,激发青年爱党爱国决心,时代发展倒逼共青团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勤于动手,忌讳坐而论道的空谈者,只有成为撸起袖子的实干家,才能不辜负党对共青团的殷切希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韩庆祥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从“走自己的路”, 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道路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的全面阐释。
   这里有三个相关但也有区别的概念需要弄清。“走自己的路”是从共性角度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角度讲的,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角度讲的,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果说“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注重“中国国情”的话,那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注重“中国国情”,但更突显其彰显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属于“现代化”道路,当然要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既要在从农业化到工业化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注重工业化,工业化进程必然注重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内在要求注重政治领域的民主法治、文化领域的自由平等;也要首先注重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再进一步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当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时,要注重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的道路,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经济上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文化上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上体现为坚持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是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走出来的,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中国道路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其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中国道路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坚持社会主义。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性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道路;注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把动力、平衡和治理有机统一起来的道路;把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保持持续有序生产、保护生态统一起来的道路。
   这里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 打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思维定式和“美丽神话”;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运用市场和资本但不被市场和资本所俘获, 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在实质上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成果及其世界意义。

八年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晋利珍
(2021年7月9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年6月18 日***总shu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不论是建党一百年来的奋斗历史,还是具体的八年脱贫攻坚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所取得的中国发展的奇迹,都使我们收获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在历史与理论的贯通中,深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强大的真理与实践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历史”是昨天的现实、昨天的实践,也是今天的借鉴;“理论”是经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循环往复而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shu记坚持从我国扶贫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减贫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减贫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总shu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最大的理论成果,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总shu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最新总结的“七个坚持”。
   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彰显了这一理论强大的真理与实践力量。脱贫攻坚的胜利标志着我们解决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治理能力与贫困家庭可持续脱贫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伟大成就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减贫实践,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不仅是八年脱贫攻坚,我们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能”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之“行”。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推动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学史明理,就是要在历史与理论的贯通中,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二、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shu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始终是贯穿党的百年历史的价值红线。一百年来,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毫不退缩,一次次在磨难中奋起,始终不渝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全面发展又重点突破,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分配蛋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重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把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作为最大的民生与兜底工程来抓。经过八年脱贫攻坚,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整体发生历史性巨变,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都不能少。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尤其要深悟人民立场。以大历史观观之,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70多年新中国建设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史、8年

脱贫攻坚史所一再呈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这一历史过程展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两大奇迹,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价值观层面的原因。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今年是“十四五” 开局之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要保持清醒的价值观自觉,才能做到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从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转变为服务人民的强大实践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无私奉献、勇于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
   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战场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仍然涌现出那么多帮助贫困群众攻坚克难的脱贫英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团结互助、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勇于攻坚克难的红色精神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伟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就是凭着这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党才可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使之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推动世界减贫交流与合作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新时代我们主要解决挨骂的问题。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也吸引了世界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对中国的研究与关注。***总shu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2020年3 月6日,***总shu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八年脱贫攻坚涌现出很多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这些精彩的中国扶贫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优良作风、奋斗精神、信仰信念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小故事里蕴含着大道理与人性的光辉,给人以感召与奋进的力量。我们不仅在中国讲,更应该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因为摆脱贫困也是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可以增强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的信心。
   我们要主动讲好新时代中国扶贫故事,以世界人民愿意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与形式,讲清楚精准扶贫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中国的减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我们秉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他国家减贫和发展提供支持。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通过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有助于营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舆论氛围,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携手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坤睿
(2021年7月8日)

   展望未来,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党的为民造福史和自身建设史,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一百年前,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 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今天,伟大建党精神仍旧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 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动摇了对科学真理的信仰、动摇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展望未来,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 就要坚持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践行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必须见诸行动。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

心,担当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真理和理想信念的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毅然团结战斗在红旗下,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领导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为我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展望未来,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牢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涵养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定力;就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否践行初心使命,要看他能否为理想、为人民、为民族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壮大,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铮铮誓言。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昂扬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改革时期,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共产党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难关头,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脱贫攻坚以来,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展望未来,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党的敢于斗争史,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实处,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就要投身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忠于党和人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展望未来,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党的为民造福史和自身建设史,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永不脱离群众, 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乌海市委党校魏嘉
(2021年7月8日)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推进的百年征程。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领导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从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遵循,使中华民族谱写出“三次伟大飞跃” 的宏伟篇章。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 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喷薄而出的红日,照亮了中国人民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无数仁人志士也致力于不断寻求新的救国道路。一次次尝试的失败,无数个腐朽声音不绝于耳,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正苦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无法找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声炮响送来的不仅是科学先进的理论,更为中国革命实践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为在黑暗中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得工人阶级的意识不断觉醒,中国人民思想逐步启迪,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当这一科学理论被先进的阶级掌握之后,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崭新变化,焕然一新的新面貌;当这一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制定出正确的纲领和路线,使得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薪火相传的火炬,在代代相传中随着实践不断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并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翻开了全新的篇章。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向前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确了目标框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重大问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吴晓丹
(2021年7月9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总shu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宏阔视野和非凡气魄,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基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系列复杂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的一面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首次出访俄罗斯到出席联合国一系列峰会,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持续阐述并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把国际社会的认知不断引向深入。
   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主席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习主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这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1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 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该论述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架构、大方向、大主张,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从传统友好国家到更多合作伙伴,从周边到全球,从双边关系到多边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逐步丰富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
   在国家层面,中国正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习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并与各方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得到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随着形势发展逐步深化,更加彰显其时代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主席出席多场重要国际会议强调,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 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时代发展进步潮流,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写入联合国正式文件, 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其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彰显。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翔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奋进新征程,青年大学生要勇担时代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总shu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志向引领航向。青年大学生只有明确人生坐标,立大志、行大道,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树立远大志向,就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自觉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真正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矢志不移。
   ***总shu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要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种场合都能感知和领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艰巨的,需要奋斗者具备过硬的本领。当

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既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及时更新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把读有字之书和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 不断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在社会历练中增长本领、锤炼品格。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很多青年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协助学校、社区构筑起疫情防线,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蓬勃力量。迈进新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大学生应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紧扣时代要求、强化问题导向,面向实际、深入实践, 到社区、农村等基层,聚焦国家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见习调研, 更好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听取人民群众声音,深化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和把握,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奋发有为的行动,直面风险挑战,勇担时代重任。
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QQ3231169,加入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从人民军队历史功勋感悟党的伟大领导力
国防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1年7月8日)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90多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从此,我军高举着党的旗帜,夺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回望历史,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成为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党的伟大领导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在政治上不能有半点偏差、半点含糊、半点迟疑。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人民军队,确保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不变、老红军的传统不丢、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不改,确保了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向前,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及时纠正和肃清了当时党内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改造成“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军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4年,习主席亲自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深刻剖析了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从古田再出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人民军队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 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建军

治军的一条基本原则和根本经验。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创造辉煌,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军事领域新问题,引领人民军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勇于突破,让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伟大军事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就会极大地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进程;党在军事领域的理论创新每深入一步,就会极大地增加打赢人民战争的胜算。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国内外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解决了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和夺取武装斗争胜利的历史课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军能够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 在于***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强军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把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 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篇章。

   习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军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成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中坚力量、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坚强柱石,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科学正确的战略指导。回溯历史,我们党总是应时而变、应势而动,作出科学正确的战略指导,导演了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推进了波澜壮阔的军队建设进程。从红军时期的“十六字诀”,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持久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大军事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战略方针的不断调整,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 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战争指导艺术不断创新的生动篇章。70多年前,面对朝鲜战争的复杂形势,中国要不要出兵参战,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和决策水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和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领导制定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引领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这是我军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军逐步形成了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到基层党组织上下贯通的严密组织体系,军队党的组织与军队行政组织有机融合, 确保了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确保汇聚起贯彻党的意志主张、完成党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强大力量。
   我军自创建以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坚持把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建军之初,我们党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经过长期发展,党领导我军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备、功能耦合、相互贯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在这套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中,军委主席负责制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起着根本保证作用,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支部建在连上等制度则在不同层面起着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军队的党组织功能最终要用实战来检验,组织力量最终要靠打赢来衡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 党中央、习主席一声号令,军队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军队医学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展开攻关,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深入街巷保障物资运送,充分彰显了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了党在人民军队严密组织体系中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号召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要军队党的各级组织健全、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领导人民军队就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就能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 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人民军队之所以成为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军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我军创建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结合起来,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

伍。
   作风纪律出战斗力,作风纪律也是战斗力。在风雨如磐的革命道路上,人民军队始终是高度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令行禁止、执纪如铁已经成为我军的鲜亮标识。从立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到军队正规化建设必须实行“五统四性”;从加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的军队规章制度建设,到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立为强军之基,军令重如山、部队坚如钢,塑造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鲜明形象。正是由于有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作风纪律,解放军进上海不住民房睡马路,秋毫无犯的军风军纪赢得了人民拥护;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邱少云那样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壮举,人民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正是由于“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整风整训贯穿于军队建设始终,才能锻造出一支永不变色的人民军队。实践证明,有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铁的纪律作保证,人民军队就能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吴永生
(2021年7月8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shu记首次以32个字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一百年来,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如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上,每一名党员都要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磅礴力量,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shu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矢志不渝、一往无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上下在党的领导下协调行动, 凝聚昂扬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努力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辛苦指数”提升“幸福指数”。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狠抓“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要大力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同时,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还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深入学习贯彻***总shu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统筹

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学深悟透,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深化宗旨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效。

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通渭县委党校讲师 任岩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诠释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鲜明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真理之路无坦途。马克思曾说过:“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手段同时产生。”19世纪40年代,几乎在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一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正式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锻造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正当中国“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后,不管是弱小还是强大,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我们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真理的力量,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前进方向,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道路才是人间正道,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革命理想,才能让红色江山守得住,红色基因传下去。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总shu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强化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核心,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元素,其形成发展的过程正是共产党人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执着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历程。承载于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英雄人物、优秀事迹、高尚精神正是展示革命先辈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活橱窗,是强化共产党人信仰初心使命的活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我们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红色故事,在“活橱窗” “活教材”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 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我们了解,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的历史;是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历史;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历史; 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历史。在这部史诗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奋斗、顽强拼搏,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美的赞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认同感、时代使命感,担起时代使命,以持之以恒、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朝着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锤炼鲜明政治品格
乌海市委党校 马春雨
(2021年7月8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shu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伟大建党精神、锤炼鲜明政治品格。
   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锤炼鲜明政治品格的思想武器。在近代中国烽烟四起的舞台上,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农村主义,在中国都行不通。黑暗混乱的中国需要真正符合国情的理论作指导,许多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支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就是因为一路走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纲领、政策、方针,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思想武器的起源就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
   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锤炼鲜明政治品格的精 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从这些人的学历和职业可见,许多人的家境背景不算太差,显然投身革命、参与建党不是迫于生计,目的就是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面对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一种历史责任感驱使他们寻求解救中国的道路,产生责任之心;随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了最初的信仰,这是信仰之心;有了信仰就去为之奋斗,就有了奋斗之心;奋斗是为了民族、为了人民,这是为民之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继承了革命先辈的责任之心、信仰之心、奋斗之心、为民之心,弘扬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

   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锤炼鲜明政治品格的道德力量。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最新数据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共党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创业伊始,在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召唤下,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指引中,凝聚、培养、锻造了一大批优秀骨干,他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李大钊、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林祥谦、施洋、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革命年代无数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建设时期无数先辈“敢教日月换新天”,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仍有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弘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锤炼鲜明政治品格的根 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秉持的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阶级性、革命性,还有人民性。人民性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作的所有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伊始,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使自己逐步在中国的大地站稳脚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曲青山
(2021年7月8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整整100年了。100年对于不同政党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来讲,百年只是宏伟事业的开始,只是威武雄壮活剧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那么,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什么?***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这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深入学习贯彻***总shu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建党精神,一直激励全党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这两大历史任务,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提出来的。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毅然肩负起近代以来中国其他阶级及其政治力量不能肩负的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继续奋斗。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持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什么?就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不懈奋斗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不怕牺牲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怕牺牲的历史;理论探索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探索的历史; 为民造福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为民造福的历史;自身建设史,就是100年来我们党为了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得以铸造和不断弘扬。不懈奋斗史,始终激励全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不怕牺牲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理想信念;理论探索史,始终激励全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为民造福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光荣革命传统; 自身建设史,始终激励全党坚持推进自我革命。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100年来,中国共 产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事业等方面。我们党对国家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使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使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事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

理想和最终目标。100年来,我们党就是按照这样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来建设党的。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 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我们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 思想,就是认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10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立了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我们党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党的事业每发展一步,党的理论创新就前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真理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实践中获得并坚持的,理想是我们党在进行理论武装中确立并坚守的。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0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样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由于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异常艰巨。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进步就必须付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

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胜利,抵御和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我们才在应对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技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社会的、自然界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了优势、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未来。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 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华民族众多最优秀的儿女,他们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质,人民在共产党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靠忠诚滋养,靠奋斗培育;忠诚靠道德支撑,靠实践锤炼。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100年来,我们党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完成不同历史任务,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形成了塞罕坝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伟大精神,尽管内涵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统一的、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信仰、坚守理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担当使命、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自强不息、永远奋斗等关键词、核心语,是各种精神的内核和基本要素。伟大建党精神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 是党的各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总shu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 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宏伟目标催人奋进,但要胜利实现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懈怠、不骄傲,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奋勇向前。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 战。***总shu记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

而至。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在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总shu记强 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根本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要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层设计二十部曲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施芝鸿
(2021年7月8日)

   2021年7月1日,***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2012年11月29日***总shu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历史性宣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总结梳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层设计的二十部曲,就能加深理解为什么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能加深理解为什么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就能加深理解“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极端重要性;就能加深理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全面做到“九个必须”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部曲:
   2011年,***同志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带领文件起草组精心谋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全面”并列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2012年11月17日,***总shu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提出了与之并列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并列”的提法,大有新意和深意:新意在于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了“下半场”;深意则在于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的动力、焕发的活力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此后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预设了伏笔。
第二部曲:
   2012年11月15日,***总shu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分解为更加具体的“十个更”目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shu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段上任伊始的重要宣示,
   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的奋斗目标,具体化为更接地气、直抵人心的“十个更”奋斗目标,使党心与民心更加心心相印、党性与人民性更加有机交融。
第三部曲:
   2012年11月29日,***总shu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一道凝聚为中国梦,并且表达了“三个一定能实现”的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总shu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在一个更高的政治站位上,点燃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腔热情,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第四部曲:
   2012年12月,在首次出京考察广东时,***总shu记提出“两个没有”“两个加大”“两个统筹”“两个推进”,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欠发达地区。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贫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该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突破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是了然于心、成竹于胸。
第五部曲:
   2012年末在河北阜平考察、201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和此后到湖北考察调研时,***总shu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要三必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总shu记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自此,徐徐拉开了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的序幕。
第六部曲:
2014年12月,***总shu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扶贫工作事关全

局”,还催人奋进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6年倒计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shu记把扶贫工作放到了“事关全局”的高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年时间。从目前看,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稳步增加,到时候要全面完成扶贫任务很不容易。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
   2014年3月,***总shu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既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要发挥“三个积极性”, 即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交接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
   2014年11月,***总shu记在福建调研时强调,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强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第七部曲:
   2014年,***总shu记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和重申“两个全面”之后,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在内的“三个全面”,并且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有其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总shu记更加鲜明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第八部曲:

   2015年,***总shu记在党中央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并且提出实现扶贫、脱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以及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构建起从中央到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这次会议提出的实行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实行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构建起从党中央总shu记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 的局面,并且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还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从提出脱贫攻坚“总攻令”“总要求”“总格局”“责任制”到“军令状”,既指明了脱贫攻坚战的正确方向,又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提出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物质保障、政策保障。
第九部曲:
   2015年2月,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战略。
   这个总方略、总战略,是***总shu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就缺少活力,社会就没有动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第十部曲:
   2015年,***总shu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时指出,“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的规划。

   在这次全会上,***总shu记精准解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小康” 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全面,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是影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为建成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
第十一部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总shu记在这次全会上还逐一阐释了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

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必须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十二部曲:
   2015年6月,***总shu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打破常规思路,加快步伐进入快车道,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总shu记在这次座谈会上说:“到2020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6年时间平均每年需要减少1170万人,任务相当繁重。” “如果按过去30多年年均减贫600多万人的速度计算,7000多万人脱贫需要约11 年,即到2025年才能实现目标。”“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大力推进,再加快步伐,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
第十三部曲:
   2017年10月,***总shu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体现了守底线与守承诺的有机统一。守底线,就是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承诺,就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打好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庄严承诺的关键战役。守承诺和守底线,必然要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三大攻坚战”还鲜明体现了补短板、堵漏洞与固底板、强弱项的有机统一。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尽快补齐扶贫脱贫、污染防治中的短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则是尽快加固木桶的底板。既补齐短板,又加固底板, 三大攻坚战既势头强劲地齐头并进,又有条不紊地推进。
第十四部曲:
***总shu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生问题的“七个有所”目标。这是针对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提出来的。
   ***总shu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七个有所”是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九大一步一步提出并完善起来的。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提出和重申了“五个有所”,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九大则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将“五个有所”扩展为“七个有所”。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民生作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充分体现了党坚持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十五部曲:
   2018年2月,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大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领域的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组建了一批既立足当前、聚焦今后三年,又着眼未来、能持续健全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新机构。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总shu记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指出, “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组建了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以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
   同时***总shu记要求,经过此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各相关部门, 要牢记树立宗旨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加快内部职责和业务整合,尽快形成工作合力,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
第十六部曲: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shu记

总结回顾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内的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总shu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 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这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成就的热情讴歌,也是对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伟大建设成果的热情讴歌。
第十七部曲:
   2019年10月,由***总shu记主持制定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后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 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我们党有必要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 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时,强调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同时还强调,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把十九大报告关于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第十八部曲:
   2020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总shu记对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的战斗历程和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并深入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这场抗疫人民战争中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集中体现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总shu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第十九部曲: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 ***总shu记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建议》和***总shu记讲话都充分肯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建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总shu记在谈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情况和宣布的时机问题时说,“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不利影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经济社会恢复走在全球前列,主要经济指标趋好,社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预计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可以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第二十部曲:
   2021年2月,党中央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为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shu记作了重要讲话,对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的8年农村人口脱贫攻坚战的历程和经验作了 系统总结。
***总shu记指出:“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

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 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以***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总结梳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顶层设计的二十部曲,对于汲取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经验,从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廖胜平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经历百年风雨考验而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推进剂。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全面从严治党为永葆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建设从“伟大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古田会议、延安整风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整风整党运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面整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使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励精图治、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追跑、并跑,逐渐开始领跑,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党的人民性的黏合剂。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如果没有人民性,党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在一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面从严治党的价

值诉求在于服务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守住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能够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守住人民的心,从而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党的纯洁性的防腐剂。纯洁性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前提,是检验党的肌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党的纯洁性是坚决抵制噪音与杂音、防止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免疫长城,是始终保持全党的高度一致和集中统一的钢铁堡垒,是始终坚持优良传统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压舱之石。全面从严治党为永葆党的纯洁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强毅力和使命担当,抓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以刮骨疗毒、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敢于向损害肌体健康的一切病菌毒瘤宣战,持续亮剑,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董振华
(2021年7月8日)

   《诗经》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 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中点,是2050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台阶,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千百年来的夙愿
   中国自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历程。先是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创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先后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党的十三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第一个10年中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夙愿。***总shu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 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

奋斗的时代主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今天,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正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跃升上,更体现在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国梦,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精神旗帜。
二、意味着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共享和追求共同富裕为己任,一直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也体现在覆盖的地域是全面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全部被攻克,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减贫规模看,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 以上,超过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从减贫速度看,我国仅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这一伟大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意味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既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也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无论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或者阶段性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事实雄辩地证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造福全体中国人民,而且对促进地区繁荣、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充分说明人类

的现代化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从现代化道路的生成规律来看,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谋求现代化的征程中存在着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而在道路选择上也必定存在诸多差异。***总shu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机遇不是坐享其成,挑战也不会在等待中就无影无踪,要想抓住和用好机遇,就要准备迎接和战胜挑战。为此,我们要在打基础、利长远的问题上,通过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努力补齐短板,不断修炼内功,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撸起袖子加油干,化危为机,化险为夷,转压力为动力,变不利为有利,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推动“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驶向光辉的彼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中点,是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说明人类的现代化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河北日报省社科院副院长 彭建强
(2021年7月9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志,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终成现实,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自于党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书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

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过20多年的奋斗,建成了国计民生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和“小康社会”具体目标;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目标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飞跃,成

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涵盖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主要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先导性前所未有增强。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立。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大气、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公民道德和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主旋律更加响亮, 正能量更加强劲,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保障显著增强。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志,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占世界五分之

一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这一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壮举和成就,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立时代潮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并真正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前行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公有制为主体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能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高效配置社会资源并形成强大合力,确保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国家治理战略布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冲破各种艰难险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境界。
   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我国现代化建设彻底摆脱了发达国家的传统路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普遍交往、平等相处实现与不同国家的互惠共赢,树

立了发展中大国和平崛起、跨越赶超的光辉典范,为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辛鸣
(2021年7月8日)

一、人民至上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刻的历史自觉。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总shu记强调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深深知道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至高无上。
   伟大的国家来自伟大的人民。***总shu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从书写历史到创造文明,再到培育精神、实现飞跃,一个大写的中国在伟大的人民手中蓬勃生长、巍然屹立、阔步前行。
   创造这样伟大国家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正是这样的人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产生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伟大史诗、建设伟大工程,让一个五千余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正是这样的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让饱经磨难的吾土吾民过上日益美好的新生活。正是这样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 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

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正是这样的人民,从“民胞物与”到“大同社会”,把“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理想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一以贯之,汇聚成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伟大的人民更是创造了辉煌历史。***总shu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为这样的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给这样的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
   当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其凝练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作为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乃至外交国防各个方面。这一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总shu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国社会,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都得到很好的救治。中国社会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这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不负责任推行“群体免疫”,放任数千万人感染、几十万人死亡的行为相比,真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QQ3231169,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二、人民至上的理论自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首先要想清楚何谓人民,人民何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从来不是一个话语标签,而是有着十分确定的内涵和指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字典中,“人民”除了鲜明的政治和阶级属性外,还有两个关键维度:一个是“最大多数”,一个是“每一个”。
   “最大多数”的维度意在强调人民的整体性。早在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讲:“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 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进入新时代,***总shu记多次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段话道出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也宣示了社会

主义的政治品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社会客观上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以形成竞争、保持活力,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应该也不能被分成“你们”“他们”“我们”而各行其是。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一定是一个社会中的最大多数。因此,在党的文献中,经常使用“最广大人民”“全体人民”等全称性表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加强调人民作为最大多数的整体性。***总shu记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什么是“大家”,就是在人民的旗帜下被高度团结起来,有着共同利益、共同梦想、能共同奋斗的最大多数的人们,就是宪法所讲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在对人民的认识上一定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遮目,不能用一部分人取代最大多数。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意义与价值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只是手段, 共富才是目的,这一立场从来没有含糊过,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其谓“共同”, 指向正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总shu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每一个”的维度意在强调人民的具体化。作为整体的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最大多数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你、我、他组成的。***总shu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句话就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最好样本,所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十三五”时期,全部工作中重中之重就是让尚未摆脱贫困的5575万人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到2020年更是决战最后的551万人,这与中国社会14亿多人口比,可以说是零头的零头,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付出全部的努力。因为对中国共产党来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进入小康,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就不能算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精准”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贫困人口,既不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更不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
   我们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就是这“最大多数”与“每一个”高度统一的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放的也是这

“最大多数”与“每一个”高度统一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三、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shu记讲了这句话。时隔5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shu记又强调了这句话。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最高价值指向,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自觉坚守与践行。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不能为发展而发展,发展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目的。对中国社会来说,发展是硬道理,为人民发展更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如果发展成果仅仅是灌水的数据、空置的大厦、过剩的产能、增殖的资本,不能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能体现在美好生活货真价实的改善上,这样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不可能持续,也不值得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坚持“两个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发展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但是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出现重大转换,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这些客观“硬需求”的全部内容,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归属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
   因此,当我们讲人民获得感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绝对”获得感,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民群众今天得到的比昨天多,明天得到的比今天更多,还要在“相对”获得感上下功夫。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有段论述虽然不是直接用来讲相对获得感的,但是对于我们理解相对获得感很形象、很贴切也很深刻: “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缩成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

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马克思指出产生这种心理感觉的原因是:“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
   坚持新发展理念,让人民的收获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市场上不同要素获得之间保持大体协调、同向共进,这是相对获得感的意蕴所在。从满足绝对获得感到提高相对获得感,这一变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的现实内容,也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的更高标准,更凸显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蕴含价值指向的高瞻远瞩。
四、人民至上的制度自觉
   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就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以主人的身份行使国家权力。我们国家的名称,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宣示。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头等大事。
   对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政治制度的安排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能掌握这一制度、使用这一制度,会运用这一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利。已经有近70年历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作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把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充分激发出来,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让人民当家作主从政治理想变为政治现实。反过来,排斥最广大群众在外的、少数精英群体自娱自乐的制度安排,用“金主”决定“民主”、有钱就有一切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不具有政治合法性,也注定得不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深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决不能囿于“一人一票”的所谓直选。近现代政治学研究表明,不仅投票中的策略运用会改变民主的本意,民主投票本身就有自相矛盾的规则困境,这已经被18世纪孔多塞的“投票悖论”与20世纪的“阿罗不可能定理”通过严格而清晰的数学逻辑所证明。也正是囿于这样的困境,仅仅依靠选举票数很难赢得社会群体真正的认同与接受,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这种政治现象在现代西方社会已然出现。
   一个国家人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表现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更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的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这就需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探索民主制度的中国方案,让人民还可以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人民当家作主又增加一道制度保障。协商民主填补了选举民主之外的权利空白,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有效解决现代西方民主制度中的“权利跛脚”现象。协商民主不否定选举民主的根本性意义,而是直面选举民主的实践悖论。在选举民主的同时,辅之以协商民主,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让选举民主建立在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基础上,让民主的结果更有民意,更得民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商量中当家作主,在商量后行使权利,这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才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
五、人民至上的主体自觉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是也不能是一句空话,最本质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做人民群众的工具。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 “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 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更加明确地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安排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更先进、更优秀、更强大,但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管用、更好用的工具来创造历史,来改变世界,让人民群众通过中国共产党真实拥有创造历史的现实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定位为“先锋队”的本身就是一种对工具身份的自觉担当。***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这为中国人民塑造出一个敢于牺牲、敢于斗争的锐利武器,塑造出一个“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制胜法宝。有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使命型政党,有了这样一个党领导下的国家和政府,人民群众就更有力量、有途径、有手段在与市场、资本等外在力量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意志塑造市场、驾驭资本,让市场与资本“为我所用”,而不是“反客为主”。
   现在有些人把“领导核心”与“工具”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既然党是领导核心又怎么能是工具呢?所以“领导”讲得多,“服务”讲得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千万不要在人民面前讲什么“高人一等”, 谈什么“专业分工”,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身份就是勤务员,最本职的工作就是服务人民。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仅靠坐在办公室会议室里是不可能获得的,深入基层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了解群众的诉求才是真正的尽本分、做专业;走出办公室会议室,走到田间地头工地厂矿, 多一些现场感受,服务人民群众才会更好、更到位。
   走向人民,走近群众,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工作、为人民谋幸福,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获也更多、更丰富、更珍贵。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我们心中装着人民,人民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我们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有人民群众做后盾,不管多大的风险挑战困难都可以克服。***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之所以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与治理奇迹,就是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拥有“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走向更加光辉未来的核心密码与独门法宝。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广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胡建华
(2021年7月8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学笃行伟大建党精神,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华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立党之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充分彰显了真理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指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历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求我们要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必胜信心,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闪烁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建党之志。***总shu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切牺牲、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主题。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求我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兴党之要。***总shu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成为领导14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从成立时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 到改革开放实现翻天覆地,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顽强拼搏、顶天立地。这是共产党人的铁血风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品格,锤炼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忠诚于党、为人民服务的强党之本。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本质上就是对人民忠诚,忠于党和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主心骨、领航者,关键在于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凝心聚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的内涵是有机整体,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立党之基,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建党之志,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目标和不懈追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兴党之要,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强党之本,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力量之源。伟大建党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真理光芒, 是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新征程上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百年大党再出发,伟大建党精神是接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夏文斌
(2021年7月8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shu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事非经过不知难。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感受到,实现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 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更大的自信和勇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回顾过 去,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征途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正如***总shu记所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指出,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很显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离不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我国的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下一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各类条件与保障。
   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重要的阶段性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把握这一目标的前进方向, 需要我们深入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基本经验。这包括:坚持党的全

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坚持斗争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造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 王凡
(2021年7月8日)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开创的伟大事业是用鲜血铺就的,数以百万的共产党人在遭遇危险的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一百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同时也孕育出了伟大建党精神。***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动力。
一、思想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一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先进分子创建,通过千千万万为追求真理、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实践中发展壮大。伟大建党精神首先就体现在共产党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定不移。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一百年来我们党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最重要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一批又一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 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二、动力之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总shu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
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一百年风雨兼程, 这一根本动力,始终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迸发出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挫折所征服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危亡而奋起、饱受苦难而辉煌。
三、特质之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畏风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总shu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 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1800多人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开创的伟大事业是用鲜血铺就的,数以百万的共产党人在遭遇危险的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更需要我们继

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铸就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基因和特质。
四、品质之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决定了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的统一性,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素。
   对党忠诚,早在建党之初就融入我们党的精神血脉。翻开党章,“对党忠诚”是明确的义务;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就是庄严的承诺。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负人民,党和人民始终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一百年来,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年代,到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再到创造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攻坚克难、书写辉煌,靠的就是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靠的就是人民对党的信任拥护,靠的就是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继承发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乌海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 宋越
(2021年7月8日)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shu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伟大工程” 的党的建设,在民主革命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把它列为保证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因此,党的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来讲,不是可有可无、可重可轻、可以抓一阵放一阵的事情,而是要常抓不怠、常抓不懈的大事。
   在党成为执政党之际和之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已经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告,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但是实践告诉我们,执政党建设的难度要比没有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党的建设更难。改革开放以来,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的起点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着力提高政治站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坚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党的作风转变引领社会风气变革;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新气象;坚持“打虎” “拍蝇”“猎狐”一起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发展;坚持依规治党,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选贤任能育才聚才,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党建的生动局面。

通过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总shu记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
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员 李晓寒
(2021年7月9日)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7月1日,***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 通过认识和把握其前提条件、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基本途径、总体依据、客观标准,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当今世界“什么是现代化,怎么建设现代化” 的问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一、探索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的总进程中发生的,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必须从现代化的全景加以把握。***总shu记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
   (一)推翻“三座大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中国现代化的制 度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扫清制度障碍。在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最早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初步的发展思路。
(二)决定改革开放,踏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世界格局和时代特征已发生重大变化,“东西南北”关系左右世界 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
第二,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作出判断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第三,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第四,提出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战略,把二十一世纪头五十年进一步细化为三个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和谐社会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丰富和拓展现代化的内涵。
(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进入新时代。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一步明确。
   2017年,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还对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作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带领人民踏上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会详细规划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方面作出展望。党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规划,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年2月,***总shu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摆脱积贫积弱的落后状态,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自身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历程也进入一个可以产生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中国现代化理论已经从占有材料、梳理材料到了提炼观点、概括经验的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为人类社会探索出一条现代化新路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是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要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动荡。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门必修课。
(二)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矛盾的基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现代化转型中为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毛泽东、周恩来老一辈革命家着手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规划现代化发展战略,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和实践准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层面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质。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找到把社会主义与本国现代化相结合的途径。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总shu记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

化!”中国现代化不是“苏联模式”的再版,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出一条反映普遍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中国现代化不是简单延续近代中国的母版,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把现代化主张贯彻到底,抵制住各类保守主义、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的干扰,确保政令通畅。
(四)基本国情是制定现代化战略的总体依据
   必须立足国情,走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基本结论。
   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当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现阶段所处历史方位的总体判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看问题,充分说明了我们共产党人政治上的清醒。
   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总shu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五)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现代化。经济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到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的内涵和维度也在不断拓展,认识不断深化。

(六)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客观标准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193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关键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7年,***总shu记指出, 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总shu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各方面共同努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次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行程中,“中国道路”的启示是: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主导下,把社会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研判时代主题、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制定连续完整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是在现有世界体系内摆脱资本主义控制,实现自身独立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 滕文生
(2021年7月9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shu记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勇于自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夺取胜利,未来也必将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总shu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回顾百年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在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但近代以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党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总shu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一百年来,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我们党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总结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保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也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长期的理论建设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归纳为: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不断结合中向前推进。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以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变化着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不断地结合起来,我们党的理论才能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始终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三是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总shu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解,是调查研究;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学习,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这两种调查研究搞得越充分,越能保证和促进认识与实际、理论与实践的正确结合, 越能保证和促进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越能保证和促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总shu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一百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奇迹体现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
   我们党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正是这条道路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被侵略、被压迫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兴起;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社会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历史地位。
   我们党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体,确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确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沉重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党采用“赎买”的办法,成功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同时,将对制度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既强调消灭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又强调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通

过自我教育、自我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人民的一部分。
   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长期敌视、封锁的外部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世界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一远
(2021年7月9日)

   ***总shu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一代适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应实现“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实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绚丽的人生篇章。
   立大志,矢志为国为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今中外,但凡成就一番事业者,莫不志向远大。马克思17岁即立志为全人类而工作,终成一代伟人,为世界人民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相反,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即便才华出众,也必然成就有限。大志之为大, 首在为国为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造福苍生;“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行医70余载救治1.6万患者 当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当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各自岗位、矢志为国为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实现“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中建功立业。
   明大德,坚定信仰信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才者,德之资 也;德者,才之帅也。”养大德方可成大业;德不修,终难行稳致远。道德的锤炼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当代青年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与模范践行者,通过不断砥砺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为开创“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夯实思想道德基础。
   成大才,做到本领高强。当代青年要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既要理想信念坚定,也要本领高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当

代青年生逢盛世,从先辈手中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的重任自然地落到青年的肩上。因此,青年一代要努力打磨自己的“金刚钻”,以高强本领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要成大才,做到本领高强,既要下一番苦功夫,善于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又要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创新意识、永葆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新机遇、新条件,更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课题。当代青年要顺应时代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国家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担大任,永葆担当精神。当代青年要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既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还要有担当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勠力同心、接续奋斗。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新一代青年就不能作壁上观、“躲进小楼成一统”,而要敢于战天斗地,勇于担当、乐于担当,甘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真刀真枪的火热实践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3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