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营造林暨生态廊道(全文8381字)

在全省营造林暨生态廊道、草原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在郴州市举办全省营造林暨生态廊道、草原工作培训班,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有关林草工作精神,开展林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做好下阶段造林绿化工作夯实基础、蓄积力量。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人工造林170.65万亩,为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10.10%,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和造林绿化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湖南省作为全国9个提前完成造林任务的省区之一,在全国推进2020年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视频会上受到通报表扬;湖南的草原工作作为全国6个成效比较突出的省份之一,在全国草原监测评价与执法监督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当前全省各地的造林绿化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够深、措施不够硬、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转变思想、攻坚拔寨、克难前进,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意志、更实的举措来取得更大的成效。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任务,准确把握造林绿化之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我们审时度势,转型应变,增加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工作地位之变。实践证明,粗放式发展致使资源环境领域积淀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国家调整了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举措。近年来,洞庭湖综合整治、森林督查、保护地优化整合、采石取土整治、野生动物退养、天然林保护等一场场资源保护硬仗,成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于是,不少同志对造林绿化在林业全局工作中的基础地位产生了动摇,有了一些模糊认识。存在湖南山清水秀、造林绿化该歇歇脚的自满心理;持有现在可造林的地方都是难啃的骨头、造林成本高、不值得的观望态度;难造林地多次造林都无果而终,不可攻克的畏难情绪;林业工作重点转移,造林绿化工作可有可无的消极思想等等。因此,对造林绿化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再认识、再提升。造林绿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第一个着力就是推进国土绿化,其他三个着力都与造林绿化密切相关。造林绿化是林业工作的永恒主题,造林绿化是全部林业工作的起点,也是发挥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林业多种需求的基础。而且,封山育林、禁牧休牧等保护措施本身就是营造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造林绿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林绿化是林业部门的法定职责,组织开展造林绿化,既是《森林法》对林业部门的法定要求,也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后林业部门的首要职责。造林绿化是建设生态强省的迫切需要,三湘大地是绿了,但石漠化治理、矿区和重金属污染地复绿、难利用地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等都需要加大力度、狠下功夫、长期坚持。因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一以贯之重视和狠抓造林绿化这一基础性工作,从事营造林工作的同志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争取在全局工作中有地位、有作为。
    (二)工作理念之变。当前林业工作已经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从经济引领理念向生态引领理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所谓经济引领,就是以生产木材为目的,向森林要薪火、要经济、要饭碗,木材经济是主旨、是纲要、是落脚点,造林主要是为了造“富”。所谓生态引领,就是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的,向森林要空气、要健康、要环境,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是要义、是关键、是着力点,造林主要是为了造“福”。因此,全省造林绿化工作要转变理念,去旧立新,加快实现从经济导向向生态导向转变,把生态思维贯彻到造林绿化全过程和工作各环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修复。
    (三)工作重点之变。当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90%,但林分质量不高、中幼林缺乏管护、纯林占比大等问题突出,造林绿化的重点要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切实提高绿色湖南的成色和厚度。为此,营造林工作要从大规模人工造林转移到现有林分的管护和质量提升上来,突出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国家储备林和森林抚育建设,着力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分质量,积极培育异龄、复层、混交、稳定、高效的林分,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四)工作职能之变。随着草原监管职能转隶到林业部门,保护修复草原生态,成了林业部门一项重要职责,某种意义上看,森林、草原、湿地“三分天下有其一”。因此,各级林草部门要牢固树立林草融合发展的理念,从骨子里打破林草行业界限,摒弃孰重孰轻的传统思维,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像保护森林一样保护草原,像修复森林一样修复草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特定生态空间,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需林则林、需草则草,林下有草、草上有林,并根据自然演替规律,实现动态管理,以此推动林草“两张皮”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要探索建立“林草综合覆盖率”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真正实现林草融合发展。
    (五)技术规程之变。技术是造林绿化的支撑和保障,是实施造林绿化的科学手段。与2006年版相比,2016年新修订的《造林技术规程》在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引入新理念、充实新内容、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成果,对造林工序、环节和绿化行为进行科学规范,对以往的造林方式和要求进行了大幅的调整。比如,在混交造林方面,修订了混交林的界定标准,单一树种控制比重从原来的80%降到了65%,降幅达到15%,特别是在各类工程造林中进一步强调了混交林的培育。在生境地保护方面,新版技术规程专门新增加了造林地生境保护内容篇章,提出了限制全面清林,除非不清理无法进行整地造林的造林地外,不应进行林地清理,同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地力维护,大面积造林应预留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等,将保护理念贯穿了造林的全过程。在管护方面,完善了以往只规定了未成林地抚育,没有把幼苗期管护纳入技术体系的不足,将未成林管理分为“抚育”和“管护”两个部分,强调管护技术和管护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提升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
    二、紧盯重点问题,全力提升造林绿化之质
    营造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业务性强,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才能事半功倍,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认识事物发展一般规律和营造林工作流程,我们应当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关于“在哪种”的问题。我省虽然森林覆盖率较高,到处青山绿水,但是,城市街道、公共场所、单位庭院、空坪隙地等开展绿化美化潜力很大,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林冠下造林任务仍然艰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建设、乡村公共场所绿化美化还有很大空间,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临时征占用林地、废弃矿山、拆除空心房和违建腾退地需要复绿。这些地方都是造林绿化的重要战场。但并不是这些地方都能造林种草,就是可以造林种草的地方也要分别轻重缓急,循序渐进。一要瞄准主攻方向,聚焦污染治理点、生态脆弱区、人口聚集地绿化攻坚。特别要聚精会神抓好相对集中的难利用地造林,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消除湖南绿水青山名片上的瑕疵,抹去我们务林人的这块心病;要大力开展是森林城市、绿色村庄创建,改善人居环境。二要围绕总体布局,抓好点、线、带、片生态修复。点上开展长株潭生态绿心和自然保护地修复,线上建设高质量生态廊道,带上构建“一江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涵养带,片上实施生态脆弱区复绿和人口聚集地增绿。在生态廊道建设中要特别注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2018)83号文件规定的“可建区域”规划建设生态廊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三要立足重点工程,带通全省造林绿化。大力实施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协同推进石漠化区、矿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修复。四要突出国有单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以国有林场为主体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战略储备林建设和各类保护地范围内的造林绿化,看好“责任田”,种好“自留地”。五要厘清交叉重叠,实现造林绿化地块的精准管理。通过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切实解决好同一块地上安排不同渠道投资、连年安排同渠道投资,商品林地安排生态林投资造林,采伐迹地实施国家重点造林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