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理论文章合集23篇(全文70186字)

目录
1.把握系统观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3
2.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1
3.用好系统观念这个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15
4.发挥消费牵引带动作用 20
5.从四个环节打通经济循环梗阻 24
6.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 29
7.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 35
8.发挥财税对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40
9.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45
10.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51
11.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 62
12.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几对辩证关系 68
13.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保障 74
14.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84
15.深化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 90
16.高水平开放促发展改革和创新 98
17.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特征与支撑 104
18.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 113
19.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 124
20.深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128
21.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130
22.高质量发展彰显新思想的重大贡献 139
2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 146

把握系统观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陈曙光 赵 耀
2022年05月31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总书记深刻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统帅局部,局部制约整体。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离开了部分,整体不复存在;离开了整体,部分不成其为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决定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我们认识事物,既要把握事物的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更要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搞改革,既要从整体着眼,从面上考虑,树立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也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优化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和方法论。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有机体,他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恩格斯也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是对普遍联系和系统观念的哲学表达。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了社会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分析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整体联系,分析了经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运动过程,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世界普遍交往、历史向世界历史演变的世界大系统,等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优化、形态演变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逻辑、把握治国理政规律指明了方向。
    坚持系统观念,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强调把事物置于系统中加以考察,综合分析系统的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从而科学地把握事物本质,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红军担负“三大任务”的要求,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纲领。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基本国情,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12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这些都是坚持系统思维、运用系统观念的光辉典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谋划,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统揽“四个伟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些布局、目标、方略和要求,都是系统观念的结晶,对新时代各项工作起到纲举目张、引领方向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坚持系统观念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和行动遵循。比如,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强调“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强调“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的典范。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有很多系统性工作摆在我们面前。从系统观念出发,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很多矛盾问题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如此,方能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新时代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与要求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必须把握其突出特点和实践要求。
    第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整体入手,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坚持整体推进,就要注重各项工作配套和衔接,注重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但同时要突出重点。***总书记指出,“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国理政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单兵突进不行,齐头并进也不行;畸轻畸重不行,同等发力、同步推进也不行;一哄而上不行,停滞倒退也不行。比如,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抓住关键性的局部,也要兼顾事物的整体,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入手,从“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着力,以点带面,激活全盘,这就是点面结合的系统辩证法。
    第二,协同配合与系统联动相结合。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要求各方相互配合、均衡协调发展,强调对系统各要素、整体各部分进行周密考察,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性、有序性和协同性,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协同作用。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改革方案要协同耦合,改革措施要协同配合,出台任何一项改革政策和措施,要考虑和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套和耦合,打好“组合拳”。注重改革的协同性,就是要讲究改革的有序性、耦合性和联动性,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第三,补齐短板与彰显优势相结合。系统各要素、整体各部分,不可能做到完全均衡发展,有优势的部分,也会有存在短板的部分;各要素、各部分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子系统,有独立性就必然产生离心力。坚持系统观念,必然要求补齐短板,形成合力,既要把优势发挥好,也要把短板补齐。相互牵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就拿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总书记指出,“形成改革合力,最终要体现在各项改革举措协调共振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整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推进形成合力至关重要。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影响全局,如果彼此不配套、不协调、不统一,就形不成合力。这种配套不应是形式上的“物理反应”,而应当是本质上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协同才是水乳交融的协同。
    第四,结构优化与功能优化相结合。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等的调整,比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系统功能优化。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曙光 赵 耀】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杨小科
2022年05月31日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这些都为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机遇指明了方向。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我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已经进入由大到强的发展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赋能力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重组实体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实体经济结构、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拓展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
    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实现实体经济扩容。回望历史,历次工业革命不仅孵化出新技术,更催生了新产业的发展。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纺织、机械等产业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电力、钢铁、化工、汽车等产业迅猛发展。当前正在突飞猛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显著特征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不但迭代产生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而且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促使实体经济领域不断产生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新的细分产业。要以壮大数字经济为依托,在新发展阶段赋予实体经济新内涵,不断扩充和完善产业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数字技术扩散融合,实现实体经济升级提质。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企业发展动力、场景与过去发生明显变化,供给与需求的互动性更强,实体企业依托数字技术可以打破生产要素、供给需求的时空局限,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互动式学习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和场景化需求,通过挖掘数字经济提供的海量数据能够促进企业提供更多具有差异化、多样化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再造生产流程,重塑产业格局,提升实体经济效率。要继续发挥数字技术新优势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焕发新活力。也要看到,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升级,也为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应用场景,提供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从而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此外,还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良好条件。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关键。以数字化场景应用为依托,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和场景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抓手,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植入和升级工程,发挥数字“新引擎”作用;以数字产业发展为机遇,不断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在中高端产业供给和个性化、定制化新消费领域培育新动能、形成新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赋予实体经济新的内涵,不仅让实体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方面完成数字化,加速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数字经济本身也催生出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使得实体经济实现改造与扩容相统一。未来,推动数字经济做深做实,持续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化,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新竞争优势,将有利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生产、流通、消费、分配方式,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小科)

用好系统观念这个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郑丽平
2022年05月31日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善于运用系统观念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本领的题中应有之义。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要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上、从要素的联系与结合上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规律、建立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要用开放的复杂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系统观念本质上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坚持系统观念,有利于更好把握客观规律,更好兼顾综合平衡,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回顾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突出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引。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国内来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国际来看,世纪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区和局部冲突频发,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要应对好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进入新发展阶段,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工作具有更深刻的时代内涵。***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一论述精辟概括了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强调运用全局、整体和战略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全面”,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如果缺乏系统性,就会沦为零敲碎打、单兵突进式的调整,难免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强调辩证处理好关涉系统的各种重大关系。如在乡村振兴方面,不能孤立地就乡村论乡村,还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如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既要抓好应急处置工作,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又要未雨绸缪、加强联动,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确保化解风险具有充足资源。如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既要加快能源转型和技术替代,又要保供稳价、最大限度兜牢民生底线,做到综合平衡、统筹兼顾。说到底,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既立足当下、又思虑长远,既有创新精神、又树牢底线意识,既做到胸中有全局、又做到眼下存一域。只有运用好系统观念,我们才能在各领域、各层次、各阶段上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的关键是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领导干部要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善于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我们既要在研判各方形势中作出科学预见,拿出科学办法,又要树立底线思维,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长期准备。二要加强全局性谋划。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谋划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大局中进行思考和定位,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做到坚持全国一盘棋,使我国经济社会大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益最优。三要加强战略性布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四要加强整体性推进。既着眼全面,坚持系统整体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丽平)

发挥消费牵引带动作用
高帆
2022年05月12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以降低和对冲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从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看,消费在经济循环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这对我国在复杂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消费是人类的基本经济活动之一。生产对消费等环节具有决定作用,但消费并不是对生产状况的被动适应,而是对生产等环节具有反作用。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通常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这体现出消费与生产的紧密关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而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引导刺激生产层面,而且体现在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方面。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城乡居民消费是影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的主要变量,既对畅通国内循环、推动国内供求相互促进意义重大,也对提升开放层次、促进国内国际经贸交往至关重要。而且,消费与居民的生活水平直接相关,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已有大幅提升,消费总量在持续扩展,消费结构也趋于多元。但是,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国际经验,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还不够充分和强劲。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情形下,我国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把握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和短期承压的现状特征,依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积极突破制约消费扩展的瓶颈因素,有效释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现阶段进一步扩大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提高劳动者收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因素,就业又是影响收入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应为各类企业提供更为稳定的制度和市场环境,通过产权保护、要素供给、产业政策实施、财税政策调整等途径,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以及灵活用工等提供更大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纾困解难的支持政策,通过三次产业的融合来增加县域和农村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提供保障。
    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提高要素生产率。要素生产率是形成微观主体收入的基础。当前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区、产业间充分流动和配置,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切实增加微观主体的经济收入。
    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是消费增长的社会条件。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财政等分配政策工具,持续缩小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依靠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形成国内需求增长的驱动力量。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预期功能。居民消费水平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结合,社会保障则是影响居民预期和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跨城乡、跨地区的社会保障有序转移接续方式,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居民消费与交易成本相关,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影响着市场交易成本和供求对接效率。当前,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扩展城市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带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重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电商下乡,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对接和顺畅循环。
    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来优化消费环境。消费环境会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当前,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依据市场信号提供创新性、多样化、个性化产品。
    总之,要依托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有效解决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消费规模扩展、结构优化和层次提升,进而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高帆 系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从四个环节打通经济循环梗阻
张福军
2022年05月12日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我们要瞄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着力点,通过结构政策的调整,扭转供需结构错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不断扩大内需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打通经济循环梗阻。
    生产环节需突破供给约束堵点
    供给约束不仅影响到我国能否持续做大“蛋糕”和扩大就业,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从总体看,供给约束依然较大,供需错配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不同产业之间和产业的各个环节之间循环畅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一方面,要着力补齐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和技术攻关,攻克跨产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着力锻造长板。发挥体制优势,继续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引导优势产业向精细化、深加工方向转型,提高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发展水平。
    分配环节需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分配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分配方式和结构是否公平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影响到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财富的多少,进而影响到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内需潜力的释放。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同时,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还存在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偏低等问题。
    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解决好区域、城乡、行业等方面的收入差距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二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三是要提高调节的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流通环节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是有效衔接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大动脉”。***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元化、各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同时,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依然不高、流通结构还不够合理,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落后,供应链一体化水平较低,有些领域物流短板明显。
    疏通流通环节的关键是建设统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要确立整体观念,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衔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确立全球观念,重视拓展全球流通网络,培育跨国流通企业,扩大生产交易范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增强我国完整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确立创新观念,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高效流通,推动商贸业态模式、物流业态模式创新,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流通的支撑作用。
    消费环节需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消费环节既是国民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这决定了消费是释放内需潜力的主要着力点。加速消费升级,不仅能培育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网络零售、在线文娱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同时,目前消费结构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体现为产品档次、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在产品品牌、设计等方面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等。
    扩大居民消费,根本的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为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消费层次,要重视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业态和模式,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上的短板,建设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一是要加快完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推广绿色低碳消费,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优质服务供给。二是要加快完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为新型消费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三是要用好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强化新型消费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作者张福军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
丁俊发
2022年05月12日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理论和实践证明,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四个环节,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再认识,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好打通四环节的大文章。
    正确认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生产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那么后续的分配、流通、消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决定分配、流通与消费。同时,分配、流通与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的产品需要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分配的经济职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分配原则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一般以工资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然后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支付、税收等调节手段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三次分配作为一种补充,可以通过慈善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就业联系在一起。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流通以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为核心,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与服务的完成,实现货币的回笼。可见,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分配和流通两个环节,正是这两个作用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环节,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
    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消费必须借助流通这个环节。由于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也必定对生产与流通的规模、结构、方式和速度产生影响和作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结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总量、结构、趋向。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国民经济的任何部分都与这四个环节密切相关。
    客观看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还存在短板和堵点,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障碍。
    从生产看,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所生产的产品还存在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而不求的情况。有些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有些产品缺少品牌,有些产品严重短缺。这些问题既涉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涉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还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分配看,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同时贫富差距也在加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较慢,居民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也还不够完善。
    从流通看,由于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业态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对消费的促进。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包含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目前都有堵点,不能完全通畅,致使物流成本与交易成本仍然过高。
    从消费看,虽然消费多年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其贡献度仍然不足,且后劲不够。无论是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还是消费环境,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做好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大文章
    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当前,要通过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确保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要通过国内生产、进出口贸易、国家储备、市场调节等手段来确保总供给,特别是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二是优化供给结构。包括商品供给、服务供给、人力资源供给在内的几类供给结构都需要优化。三是提升供给体系韧性。既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又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从总体上提升供给体系的抗压和调节能力。四是通过创新驱动与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分配体制。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把“蛋糕”切好分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在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且,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参与社会生产的要素内容在扩大,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二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方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完善初次分配外,我国已具备加大再分配、三次分配力度的条件和基础,可以更多运用转移支付、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再分配,通过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实现三次分配。三是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一方面,通过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行业发展的协调性等,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当前应向以下方面发力。一是降本增效提质。流通业的功能主要是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为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服务,应在降低采购、物流、生产、交易、管理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传统的流通模式向供应链模式转变。二是强化流通通道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市场监管体系等,畅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让智能化、数字化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与中国服务的影响力。为此,必须加强需求侧管理,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障碍,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作者丁俊发 系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成员)

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
王明姬
2022年05月05日

    围绕“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坚定决心,也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一)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任重道远。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首先应当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具体来看,一是经济支撑力有待加强。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由于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复苏动力较弱,企业经营压力和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二是中等收入群体需进一步扩大。从收入现状看,虽然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但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有所增大。从群体分布看,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相较于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三是公共服务优质资源结构性短缺。目前,城乡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网络覆盖落后于城市。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一些常住居民无法与户籍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城乡之间依然存在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还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同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需的文化建设也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长,但人力资本基础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部分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拓展增收渠道和提升致富能力。
    (二)
    ***总书记指出,“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其一,以就业为基础,在创造致富机会中推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扩大就业面,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
    其二,以分配为抓手,在维护公平正义中推进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要在初次分配中保障收入增长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再分配中实现财富积累合理,提高税收调节力度;在三次分配中实现财富转移合规,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慈善捐款使用跟踪机制。
    其三,以服务为保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通过高效精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其四,以协同为方向,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中推进共同富裕。应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加大对发展路径、功能定位、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力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跨区域转移。
    其五,以文化为引领,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明姬)

发挥财税对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席鹏辉
2022年05月05日

    ***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财税制度是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共同富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初次分配是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由市场上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禀赋的供需情况决定。一般而言,在供需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各要素的报酬分配格局基本确定,财税制度在优化初次分配格局中的作用相对有限。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收入差距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比,财税制度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
    第一,为稳增长保驾护航。经济稳定增长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前提,是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有力保障。从拉美各国的发展经历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下滑造成失业是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入21世纪,拉美各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就业情况好转,收入分配差距开始缩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充分就业提供动能。
    第二,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微企业对于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不仅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有效地增强了其发展活力。当前,应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合作,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促进其恢复发展。由于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也较差,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应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功效,促进低收入人群充分就业。
    第三,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增强劳动禀赋的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占比和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这方面,税收支持的重点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有效提高劳动技术水平;财政支持的重点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促进供需匹配。应持续加大对创新技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财税支持力度,带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水平。
    第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基本保障。目前,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仍然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的顺畅流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会妨碍劳动报酬的进一步提高。应逐步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公共资源,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在再分配中的作用
    财税制度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再分配工具。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体到财税制度在再分配中的作用,主要可向加大个人所得税减税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等方面发力。
    第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标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演变趋势,可考虑进一步降低个税边际税率,并相应调低不同收入档次的适用税率。在边际税率下调的背景下,可通过简并税率档次、完善综合所得扣除等,进一步减小工薪阶层的压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在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可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不同区域间的差距。尤其应注重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加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实施重点领域转移支付直达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整体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再分配功效。应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和保障基本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重点考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低收入者等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新型综合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加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础养老金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全国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保基金预算的收支平衡。
    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第三次分配指的是个人或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的慈善捐赠,可起到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补充性作用。加大对个人及企业捐赠行为的财税优惠支持,有利于激励个人和企业捐赠行为。目前,居民个人通过一定路径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在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中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本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也按一定比例扣除。为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可以适当提高个人和企业捐赠享受的扣除限额。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席鹏辉)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许宝健
2022年05月05日

    实现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目标。***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立足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所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为未来社会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也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随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劳动年龄人口保持在9亿人左右。我国产业基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科技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进而到2035年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共同富裕目标,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脱离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
    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高质量的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做好了,才能更公平地分配,才能对分配作更好的制度安排。着眼于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首先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发展生产力,重要的是要有配套的生产关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其根本在于通过构建合理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少数人的富足不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为按劳分配和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财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没有变”的重要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新的征程上,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宝健)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黄泰岩
2022年04月21日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塑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准确、科学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对于全面阐释***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确保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二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不断巩固和增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增加就业和收入,创造需求能力,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四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五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这五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有机的内在逻辑体系。
    国内大循环是主体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既是经济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立足国内循环发展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国的一般规律。比如,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英国,工业革命带动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使得英国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要看到,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成功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但由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经济发展具有脆弱性。比如,拉美一些国家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过度依赖,导致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些是支撑我国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中坚力量。同时,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亦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可以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整体上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防风险、稳增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重要保障。
    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
    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需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基础,特别是在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和世纪疫情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巨大规模的市场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而是要使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我国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进一步巩固和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现实可能性。
    第一,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形成更加庞大的市场需求总量。其一,作为人口众多的经济大国,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特别是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能够形成超大规模市场,形成可观的消费总量。其二,稳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会释放出巨量的增量市场需求。根据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国就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展现出巨大的消费增量前景。其三,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海量增加将成为释放巨大消费需求的中坚力量,从而推动我国市场需求总量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断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新需求。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升级通道,从而将不断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新需求。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特点,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比如,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催生居民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居民对个性化、创意化产品的追求,对品质化、品牌化产品的追求,对绿色化产品的追求,催生居民品质消费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等的快速增长。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新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出巨大的居民消费市场新需求。比如,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带来了信息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而信息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又直接带动了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亦带来了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和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等等。
    第四,投资仍有巨大增长空间。一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尚不平衡,中西部加快新型工业化必将带来大规模投资。二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必将引致大规模投资,加快服务业发展也必将带来大规模的服务业投资。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发展,将引发对新基建、新产业、新技术的大规模投资。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要大规模投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
    在不断巩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情况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就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从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就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要看到,供需错配不是供给和需求的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产能过剩和需求过剩并存。供需错配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结构升级滞后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导致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使传统供给出现过剩,另一方面新供给不足使消费被抑制或外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意味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供给和需求的这种错配是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的经济体必然出现的一般现象。
    既然供需错配的根本原因在供给侧,那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断点,就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点所在。这是因为:满足人民对产品品种、品质、品牌的需求,就需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满足人民对个性化、创意化消费的需求,就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满足人民对服务消费的大规模需求,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适应人民对生态、安全等新需求的快速增长,就需要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绿色发展;适应人民对数字消费的快速增长,就需要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总的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增强供给体系韧性,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科技创新是强大动力
    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竞争,是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只有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畅通国内大循环,确立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
    第一,科技创新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总书记明确指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是因为:一方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就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国内大循环,就会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国内大循环随时就可能被外部冲击中断。另一方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全面加大技术遏制的情况下,这些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学不来、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拼搏。
    第二,科技创新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在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下,扩大内需不仅要靠需求管理,更要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技术创新推动的供给结构升级相对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从而导致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被抑制或外流。同时,技术创新形成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足,还没能创造出足够规模的新需求。比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对消费增长的贡献仍然不足。因此,只有加快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才可以创造出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为扩大内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第三,科技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这是因为,一方面,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有赖于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比如,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多品种多层次的芯片形成了巨大需求,但我国芯片自给率严重不足,特别是高端芯片基本依赖进口。因此,不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难以推进。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通过不断扩大服务供给数量和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巨大需求,需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有赖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亦需要技术的自主创新。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基本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确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还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第一,国内大循环离不开更加开放的国际循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开始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来看,虽然我国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但已经开始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全面嵌入国际分工体系,这就需要积极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高质量发展来看,我国必须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弥补自身要素短板,这就需要积极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协调发展。总的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第二,国际循环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基本盘。目前经济全球化虽然受到了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逆流的阻碍,但发展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我国将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此,我国将积极构建沿海与沿边、“引进来”与“走出去”、贸易投资开放与制度型开放相互协调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顺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克服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逆流和险滩,就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基本盘,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好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主动权和规则制定权。
    第三,国际循环有助于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目前,我国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数量和质量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贸易强国、数字强国,就必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打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

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
迟福林
2022年04月21日

    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正经历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这些重要论述都是***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面对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必须以***经济思想为指导,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强安全,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开放强化发展战略,科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强安全
    发展与安全相互融合、互为条件。发展是目标,没有发展就难以形成持久可靠的安全保障;安全是前提,没有安全保障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发展与冲突成为全球突出矛盾的特定背景下,需要在高水平开放中促进发展,在开放发展中强化安全保障。我国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对自身中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有利于营造稳定安全的内外部环境。
    过去几十年,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我国在持续扩大开放中融入世界经济,既实现了自身经济的较快增长,也提升了在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矛盾风险因素将会明显增多。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推动高水平开放。目前,我国相当规模的重要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以高水平开放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商品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又要增强供需体系韧性,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还要把握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务实推进区域性、全球性合作。总的来看,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利于充分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有利于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主动。
    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主要目标推进高水平开放。从实践看,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推进高水平开放,重在优化内外开放布局,在扩大共同利益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安全发展。比如,要推进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为重点的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有世界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使其在区域发展合作中发挥战略枢纽作用;优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布局,深化中欧合作,为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赢得更大战略回旋空间。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是破解一切矛盾的保障,是我国保持战略定力的条件。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从而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趋势相适应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强调开放与发展的相互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连接。当前,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既要协同推动高水平开放与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在加快构建内外对接的市场制度规则体系方面全面破题,还要在高水平开放中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短板,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重在高水平开放。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既取决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转型,也取决于科技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优化。以消费为例,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人均支出超过1万元。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挑战,但以服务型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2151.html